自從抗生素出現後,人們知道原來細菌也可以是新藥的上佳來源。當中,放線菌的角色尤其重要。放線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陸上和水中,也是平常引起食物腐壞的元兇之一,部分種類甚至可以引起肺結核或麻風病。同樣地,它也為人類提供了多種不同的藥物。人們進行了大量的放線菌篩選研究計劃,除了讓醫藥界找出更多的抗生素外,甚至還有抗癌用的化療藥和糖尿藥等等。
4 X& ]- }* M$ c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D; B2 h. p+ s! a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德國拜耳藥廠便展開了一項有關放線菌的研究項目,希望從中找出有用的藥物。結果在1975年,在一種名為遊動放線菌裏,科學家成功找到了一種名為Acarbose的物質。臨床研究發現,這物質能減低二型糖尿病人在餐後的血糖升幅。
* V: t2 t4 d. Y0 [5.39.217.76
& b3 |4 @! Z: }; o. x# {5.39.217.76Acarbose的中文名稱為阿卡波糖,分子的結構和醣類分子相似。在進入身體後,它會代替進食到體內的醣分,黏到小腸壁上的葡萄糖甘酶上,從而抑制其作用。而這酶原本則是負責將澱粉質、蔗糖和麥芽糖等大體積的醣分子,分解成較細小的葡萄糖方便吸收。所以抑制了葡萄糖甘酶,便能減低葡萄糖的形成。葡萄糖少了,餐後的血糖升幅也因此而降低。1990年,拜耳藥廠在歐洲推出Acarbose,成為市場上第三類的口服糖尿藥物。由於它的作用原理與Sulphonylurea和Biguanides完全不同,所以能和它們合併使用,以增強療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2 b' p0 `( u& @6 y* K6 j6 S8 s
# m8 g. n/ l6 J2 {! S8 f; wtvb now,tvbnow,bttvb在發現Acarbose後,拜耳藥廠繼續在放線菌的家族中尋寶。結果又在桿菌和鏈黴菌中找到了新物質1-deoxynojirimycin。不過臨床研究卻顯示它在人體內的效果較試管實驗差,於是藥廠便嘗試改良它的結構,最終開發出作用原理與Acarbose相似的新藥Miglitol。另外日本的武田藥廠,則從吸水鏈黴菌中分離出Valiolamine,由此再研製出新藥Voglibose。此藥的作用原理,亦與前二者相同。Miglitol和Voglibose分別在1996及1999年獲FDA批准上市,不過它們目前仍未在香港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