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曾俊華說,若無共識,貿然重啟政改只會為社會徒添爭議,還反問「為何要做?」認為當「集中精力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同日,林鄭月娥亦以保守態度回應重啟政改,指要視乎社會條件和氣氛。兩位參選特首的forerunners皆如是說,2022年想普選特首?危矣!5.39.217.76. Z) W8 f o+ I1 a& R! w8 E
# ~' {# M% d: m& I5 s qtvb now,tvbnow,bttvb或曰:北大人為了面子,急於向全世界展示香港終於實現普選,未來5年還是願意重啟政改博一博吧。這想法未免過分樂觀,忽略了中央至少有兩個原因就此嘆慢板:一來就算在人大八三一框架之下,普選特首總會令北京在掌控選情方面多了變數,反而一拖再拖,當局尚能維持相當可控性;二來去年的選委會選舉,民主派在多個界別大勝,更獲得前所未有的超過300個選委席位,從而間接令商界在選特首的過程中多了議價能力,為免夜長夢多,中央可以暫緩政改進程,用10年時間從長計議,重新部署。
4 D" ^8 m! b) V/ L: |2 |tvb now,tvbnow,bttvb
* k" B- P: u+ m6 `3 I- g- ktvb now,tvbnow,bttvb以上的估算,當可反證為什麼前年的政改方案需要「袋住先」,因為蘇州過後可能會無艇搭,重啟政改絕對有機會遙遙無期;倘下屆政府真的認為政改「無建設性」,那便要等到2022年始會重啟,亦即2027年才有機會普選特首,然後最快2032年方能普選立法會。如果還要像過去的政改進程般,任何方案要走兩回才會通過,那立法會普選就要待至2036年始能實現;到時候,距離「五十年不變」的期限尚餘10年,普選對香港前途實際上有何影響?有沒有具體意義?
- B7 j7 q/ w2 _ Y5.39.217.765.39.217.762 }% ^# j$ J$ e* g
逝者如斯,既然林鄭和曾俊華已經表現出不太願意在未來5年為政改向前衝,香港人就要所有特首選舉參選人交出「若2022年沒有普選」時的Plan B:會沿用現時的產生辦法?還是某程度上改變選委會界別的選民基礎?如要改的話,應該怎樣改?
Q6 {* `$ {1 z" B$ b8 C: {tvb now,tvbnow,bttvb
1 r8 W" J& e; _6 h, U( c3 K5 l這些問題,實際上不單止一般香港人要關心,現時的選委當更肉緊。正如前一段所論,民主派在不少選委的界別佔優,間接令商界左右選情的能力提升,故若然選委會的選民基礎建議轉變,多數會不利民主派和商界。因此,選委更須在現階段公開問清楚各特首選戰參選者,到底有沒有打算改革選委會,然後再按其答案而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