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勞基法“一例一休”於日前公告實施以來,百業齊漲,尚未漲的也準備在農曆年後跟進,雖然“行政院”表示通膨率仍在可接受範圍內,但由近月物價追漲,國際原油行情走高看來,此一政策非僅讓物價情勢不樂觀,其對就業、景氣及企業投資信心的影響亦不容小覷。
7 h* \ L' E3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b( r( _- A: h) G9 V" O公仔箱論壇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一例一休是著眼於工時過長,“行政院”認為經此修法後,勞工能享有較多假日,一旦假日加班也可獲雙倍工資,據此研判,不論是早已享有周休二日的65%勞工,或本次才納入的35%勞工,都可以因此獲得利益。“行政院”一定會認為,近年大家不是一直批評GDP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比例在下滑嗎?不是一直認為勞工沒有分享到經濟成長果實嗎?一例一休實施後,不就讓勞工可以多分享些成長果實嗎?何以近日各方反彈聲浪如此之大?
# I8 ^# }6 B% v公仔箱論壇
# J. ~( z2 g* L, ]: Y2 Gtvb now,tvbnow,bttvb 近日民怨之所以和“政院”的預期有這麼大的出入,就是因為政策的規劃與實現之間,不是以數學方程式聯結,而是循人類集體行為聯繫,既然有人的因素在其間,一切當然會產生變化。例如政策的善意落實到執行面會打折扣,僱主對法規的解釋會打折扣,成長的果實還沒享受到,市場預期漲價的心理已經浮現,加倍的加班費還沒拿到,排班的困擾已經出現,為了因應政府勞檢所需資料,企業行政作業更是忙到昏頭轉向,政策的善意傳遞至此,竟無一方得利,大家忙成一團也亂成一團,外界之所以評此一政策帶來了勞、資及消費者“三輸”的局面,並未言過其實。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H! w+ k( N
) T9 h- T O8 F7 P' F 社論認為,一例一休這項政策犯了三個毛病,就是政策推得太早、法規訂得太硬、推出的時機太急,底下就此三點申論我們的看法:第一、政策推得太早:一例一休旨在改善工時過長的問題,然而台湾勞工工時過長嗎?若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相比,我們工時名列第四長,似有過勞的現象,但這顯然是一個誤解,因為日、韓、美、歐逾20%的勞工是部分工時者,台湾僅3%屬部分工時,兩者結構不同,若直接平均必然會高估台湾的工時。依“勞動部”估計,排除部分工時者,只算全時勞工的平均每周工時,2015年台湾44.3小時,低於韓國47.7、新加坡47.1、日本45.0小時,也僅比美、歐多出2~4小時而已,這代表台湾工時並未偏高。
% E+ o8 h" N' a5 K# V5.39.217.76
& E$ Q' i1 \8 A, I" X# ^& Ltvb now,tvbnow,bttvb 經濟學上有“勞動供給曲線後彎”法則,這是指人們所得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寧可減少工時來換取休閒,一例一休隱約有此意涵,但台灣如今已符合後彎的條件了嗎?應該還沒有,因為我們的所得長期停滯甚至下滑,而工時也低於亞洲鄰國,此時推一例一休,條件顯然尚未成熟。
( Y4 C$ v1 r9 z) j' ~- I5 w4 o& }( Ltvb now,tvbnow,bttvb
$ N( F9 I2 c, X y% j6 R5.39.217.76第二、法規訂得太硬:周休二日原本已可使勞工多享有休假日,但政府又把這二日分成一個例假日、一個休息日,即所謂一例一休,休息日較有彈性可加班,但例假日除非天災、事變不得加班,“勞動部”說:“如為例假,縱使勞工同意,亦不得使勞工在該假日工作。”這項僵化的規定,讓企業與勞工備感困擾,政府維護勞工休假的權利是好的,但豈可連人們想加班的自由都要橫加剝奪,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5.39.217.769 y' K8 o, b; g6 Q$ n$ k
- o6 Q' `% ^% K8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們這一“例假日”之嚴苛足可媲美猶太人的“安息日”,然而翻閱新約聖經即可明白,耶穌基督認為享受安息比守安息日更重要,若為了守安息日而讓病人得不到醫治、窮人得不到食物,他寧可破壞規定也要讓人們得到真正的安息,這一思想當可做為日後修法的參考。
7 y4 `3 s; |1 J& s& b
4 n8 Z8 m% Z9 @, H, m$ Y: Qtvb now,tvbnow,bttvb 第三、推出的時機太急:再好的政策若推出時機不對,也必然要失敗,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的今天,各預測機構對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估計都在2%以下,這說明台灣景氣雖呈擴張,卻仍疲弱,一例一休此時登場,企業不堪負荷調漲價格者有之,陷入斷鏈者有之、營運前景雪上加霜者也有之,此外,醫療院所減少周六門診、社福機構也受到衝擊。在景氣寒意未退的今日,人們想要的是一份安定的工作與所得,而不是更多的休假,此一政策若不懸崖勒馬,待景氣蕭條又至,無薪假捲土重來,勞工的假將放不完,但這是執政當局想要的結果嗎? 公仔箱論壇) d6 m$ ]) H' ?# k5 i% h4 H5 j
1 Y7 T# ?* h1 _9 y+ e% G
王安石變法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他深知這個積習已久的社會必須加以改革,所提出的青苗法、均輸法及方田均稅法也都是有助於改善農民處境的對策,但執行的結局卻是謗議沸騰,怨嗟盈路,變法八年以失敗告終。王安石失敗的原因甚多,然究其根本仍在於民眾無法感受到變法的善意。如前所言,政策的規劃與實現之間,並非以數學方程式聯結,而是循人類集體行為聯繫,因此變化難測,於此而言,我們今日要比王安石幸運,因為政府可藉由輿論及時了解民意而速做調整,免於重蹈王安石變法失敗的覆轍。至盼府院當局察納雅言,儘速修正一例一休,則台灣經濟仍有可為,若仍像日前“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如此敵視不同意見者,勢必重創企業信心,則台灣經濟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