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近年投放超過二百億元資金,促進大學進行研究項目,但是審計署調查發現,負責審批款項分配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屬下研究資助局,沒有嚴格執行防範利益衝突的要求,以致部分項目是否出現審批者“自己有份撥款給自己”,都因無記錄可稽而說不清。有大學校長更認為須改善機制,確保撥款能夠顯得公正無私。
^5 F7 J8 }5 U! X
0 R& O2 M1 M2 d& O" z+ ^5 M9 d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指出,政府透過教資會撥款給大學,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撥款二百三十億元用作研究基金,透過基金利息來支持大學研究,研資局委任了數以百計各個學術範疇的專家學者,分門別類審批各項研究撥款申請,單是上一學年,研資局各項資助計劃批出的撥款額接近十三億元。
9 f1 [- @% [5 C%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i( k- Q4 X5 @公仔箱論壇 大學研究工作甚為重要,不但在於提升大學國際排名地位,以吸引優質師生達致良性循環,還在於近年全球發展大勢所趨,創新和科技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研究成果商品化有助香港突破經濟發展瓶頸,發揮創富潛能,在全球一體化激烈競爭中,繼續處於領先行列。
$ {- P; y0 R; l: f: I! a; x0 d
- e6 b1 A2 [2 ]8 M+ i( U; ytvb now,tvbnow,bttvb 利益申報空有制度公仔箱論壇+ g1 o1 @0 C1 Q/ U4 f2 L, V! ] Y" T
( R( L- P8 B5 O S [
對大學教職員來說,自己的研究成就,以及為大學爭取到多少研究撥款,構成事業發展的重要條件。教資會的研究撥款有限度,大學研究人員為此競爭激烈。公仔箱論壇4 z) Q/ q) j" c9 `. \, m: E
% S* A1 r {" B
研資局審批撥款,有一套機制避免利益衝突,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參與審批者入職時要作利益申報,而且須每年更新,如果研資局秘書處發現一些撥款申請文件內容,可能與審批人員有利益衝突,就不會向這位審批人員發放有關文件,在討論有關項目時,他需要申報利益和避席。
" x) G' y k1 q4 U2 ptvb now,tvbnow,bttvb# ~4 {1 F) Y% O3 p" {9 u
審計署的調查卻發現,有兩個學年的部分利益申報表竟然不知所終,個人研究計劃的二百多名審批小組成員,去年有八成半遲交利益申報,其中最甚者遲了超過半年,還有人一連四個學年都沒有提交利益申報表。
' T3 O) Z; J5 U- s i" ^$ M$ ?' O5.39.217.76
2 {- o1 s/ a0 W0 Y! m# m 公帑審批須保公正tvb now,tvbnow,bttvb3 d. A4 `" f! `* K;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_( {, b3 v. W. z! G# J. N' h0 p
審計署又發現,對上三個學年,有六個撥款批准項目的首席研究員,本身就是研資局成員,不過,研資局屬下的委員會和小組,大部分都沒有會議記錄,這幾位成員在審批有關項目的會議中有沒有申報利益,沒有記錄作為證據。
: k8 P& F3 J0 w; j! g公仔箱論壇/ z' s' `2 J9 w. g) V# y, i
研資局在執行防範工作上的過度寬鬆和漏洞處處,讓人容易有機可乘,並且打擊市民對公帑公平善用的信心。
% C9 F3 Q. X, v$ o0 U6 \tvb now,tvbnow,bttvb
0 P" h* k( g: b 即使接受政府資助的各所大學校長,都知道這情況多時,當中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更提出修改制度,令現時委任大學高層教職員兼職出任研資局主席的安排,改為效法美國的嚴謹制度,要其全職擔任主席,任滿才可重返大學,以釋除任何瓜田李下的嫌疑。
* E/ e& [7 v; v* n0 `2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7 X, D" z" T( ^4 `, {/ E
由於制度改革涉及額外公帑等連串問題,非短期能夠確定,當局可以立刻做的,是嚴格貫徹執行防範利益衝突的機制,讓人看得出審批撥款評審過程確保公平公正,看實力而非看關係,確保公帑的使用能夠符合最佳的學術和社會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