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研究宮廷檔案得知,清朝皇帝中,乾隆皇帝愛吃鹿肉,咸豐愛喝鹿血,而雍正皇帝最喜食鹿筋,因其可壯筋骨、補體力。據載,雍正皇帝在圍獵時,喜將鹿筋和山雞、白菜、野生枸杞等一起燉煮,這道菜隨後也成為宮廷御膳。5.39.217.767 @' T( [. [* m
; I$ [3 o( ?1 C" P1 L% a公仔箱論壇鹿筋作為鹿產品的一種,是梅花鹿或馬鹿的四肢乾燥筋。鹿筋作為中藥,始載於《唐本草》,稱其「主勞損續絕」。《本經逢原》稱「(鹿筋)大壯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中醫認為,鹿筋可生精補髓,益血助陽,強筋健骨,用於治療腎虛、虛勞形瘦、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手足無力、眩暈、耳聾、陽痿、滑精、腰膝痠痛、風濕關節痛等症。
O7 C5 \2 B6 Q5.39.217.76公仔箱論壇: k7 U( _" O: c1 s
膠原蛋白多公仔箱論壇, F+ t3 b4 x+ R9 V. F
公仔箱論壇" z- d1 [3 t4 O+ _$ f/ e
鹿筋含大量膠原蛋白、多種氨基酸、激素、硫酸軟骨素、肽類、脂類、鈣、磷、鎂等。而鹿筋中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Collagen)。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極其重要的結構蛋白,其作用為支撐器官、保護機體,同時也是決定結締組織韌性的主要因素。膠原蛋白與機體組織的形成、成熟、細胞間資訊的傳遞、細胞增生、分化、運動、細胞免疫及關節潤滑等密切相關,也與一些結締組織「膠原病」的發生關係密切。膠原蛋白對關節症等「膠原病」具有很好的預防及治療作用。現代藥理實驗表明,鹿筋具有性激素樣作用,能增加紅血球、血色素及網狀紅血球,促進潰瘍創口的再生過程,並能促進骨折癒合,同時,其對心臟也有保護作用,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加速消除疲勞等。
9 I& f, j# W. }* B& S ~8 }tvb now,tvbnow,bttvb
! p# K+ Q ]: ]! S'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鹿筋呈細長條狀,金黃色或棕黃色,有光澤、半透明, 長約45至65厘米,懸蹄小,蹄甲黑色、光滑,呈稍狹長半圓形,蹄墊灰黑色、角質化。蹄毛為棕黃色或淡棕色,細而柔軟。有籽骨4塊。鹿筋質堅韌難折斷,氣微腥,味淡,以條長、粗大、有金黃色光澤為佳。市面常見的偽品為黃牛筋、駝鹿筋、麅鹿筋、豬筋及羊筋等,可從蹄的形態大小、皮毛的色澤粗細軟硬、籽骨的形狀大小等方面鑑別。( r& I3 }+ l( O0 e
$ t5 p6 k6 H5 R5.39.217.76補腎鹿筋湯5.39.217.766 c9 ^. j7 J) i
8 c0 T, L& V# k1 v; o3 I, N/ Y5.39.217.76鹿筋食療多樣,筆者長研養生,有一做法簡單、功效甚佳的「補腎鹿筋湯」推介,用料為:鹿筋40克、淮山藥80克、雞腳6隻、豬腳2隻、枸杞子20克、生薑3片、紅棗5個。製法為:先將鹿筋用溫水泡軟,放入開水略煮除異味,切斷,洗淨;雞腳過水後,去皮去爪甲,洗淨;豬腳刮毛,去蹄甲,斬段,放入開水,猛火煮10分鐘,取出用水反覆漂洗;淮山藥、枸杞子、生薑、紅棗(去核)洗淨。然後將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加適量開水,加蓋,隔水慢火燉4小時後調味食用。此湯補腎壯陽、強壯筋骨,用於腎陽不足之腰膝痠軟、步履不健、筋絡攣縮;中風後肢體痿軟乏力、偏癱或產後受風,下肢痿軟;及筋骨失養、產後體弱、風邪內侵、阻滯經絡,下肢痿軟或偏廢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