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規民約失範 中國農村「生瘤」& P) s) T% z* \4 O5 L5 F% C
2 l3 W0 L! A; H( s9 {
中國的執政者們,眼下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將於下月末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全面從嚴治黨、整固黨員政治生活及黨內監督的約束力,成為本次全會的突出主題。北京的目的顯然是要強化執政能力,然而中國社會能否良性發展,不僅仰賴執政的效能,同時還需要社會成員自身的不斷提升。對於生活在廣大鄉村的農村人口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關鍵。
# m- i; i' M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3 r2 g( S, t" R3 `# u# ]$ i! T
眼下中國一些鄉村由於風氣的敗壞及貪慾的膨脹,淪為「詐騙村」、「乞丐村」、「黑醫村」……這些村落,猶如中國農村的一顆顆毒瘤,不但自身處在灰色甚至暗黑的境地,更輻射周邊,甚而負面影響遍及全國。公仔箱論壇* i- J; R u/ U" _/ T8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x3 D; M) M1 y1 E3 O5 {
鄉村經濟凋蔽導致的人口向外尋求生路,是這些村落「生病」的原因之一,然而農村舊有的道德規範被完全打破,才是其惡變的根本。
, j; f; q& a0 T% x6 W0 R$ L公仔箱論壇
2 R8 p8 B9 i% ~8 F8 p3 Qtvb now,tvbnow,bttvb從現實角度來講,要根治這些毒瘤有一定難度。由於自然條件受限,加之政府基層組織的失能,政府的管治要麼是鞭長莫及,要麼如蜻蜓點水,很難於短時期內扭轉當地的面貌。要想讓當地恢復健康的生態,還得從重建「鄉規民約」的道德規範入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l2 Z2 a: G; M; C% u& i' ~
! @* O# ?# N& s* w. T9 }4 Jtvb now,tvbnow,bttvb鄉規民約實質上是農村基層自治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內容多以村民的日常行為準則及道德約束為主,像敬老、持家、交友、禁賭、禁毒、鄰里相處之道等內容,都有規範性要求,體現出農村人口的一種自發的道德教化與規勸互省。tvb now,tvbnow,bttvb. z, J" E! m' E+ b6 b9 X7 e3 N
5.39.217.768 g z1 v! A0 _( P& ?6 r5 p
據載,早在北宋時期,陝西藍田的呂氏兄弟創制了《呂氏鄉約》,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最早一部成文的「鄉規民約」。5.39.217.76% j4 s% b* ^% B, M W. V
3 I2 e4 o+ H8 N! D8 b, l這種具有濃厚組織意味的社會契約,對於構建、維護農村的道德規範與社會秩序、形塑農村人口的價值觀,以及和睦的人際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建屋搭橋時家家出力、婚喪嫁娶時鄰里相幫,都是舊時農村常見的景象,體現出相互扶持的濃濃人情。, m" I3 s6 Z! m9 A# p$ U: Y
! B& z0 {+ B; L(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儘管鄉規民約本身大多並不具備強制性,然而村民們通過對這一獲得共識的道德與行為規範的共同遵守,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之下,早已將之銘刻於心,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印記。
/ c/ _& H. F8 q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m; W; @3 M7 ] U- T5 Z
寫下長篇小說《白鹿原》的作家陳忠實,曾憶及自己每每外出時,雙親在家中迎送他的眼神,就像給他一個永遠的警示:「怎麼出去還怎麼回來,不要把齷齪帶回村子、屋院。」正是這種文化印記的體現。
' U! y- z# Y& X H3 y. Xtvb now,tvbnow,bttvb
# k5 ^% g- O1 R5.39.217.76今天的人們若遍訪中國各地,依然會發現許多鄉規民約的留存。比如在福建省薌城的洪坑村,至今仍有一塊數百年前立下的示禁牌,要求族人「不許犯尊欺弱、竊取物件;前埕不許架棚、作廁、栽植果木;湖墘不許開井、築園、起蓋小屋……」
- M, z0 A5 F2 @6 U& \tvb now,tvbnow,bttvb
3 w: U |& o H5 W; s1 L& k' Ytvb now,tvbnow,bttvb河南滎陽高山鎮某村的祠堂,亦立有一塊要求村民「崇儉約」的石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 |9 H4 j9 l
tvb now,tvbnow,bttvb* m. i F. u/ L# l
中國農村的基層治理,雖然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於鄉規民約,但卻可以通過鄉規民約移風易俗、教化人心,這對政府將法治精神、政策推行真實落實到基層,對農村在經歷極速「空心化」甚至惡變之後,去除凋蔽、自我修復、恢復生機,有著良好的補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