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珠三角的變化

珠三角的變化
) O: |+ b7 @% A( i- ]$ a

3 H% X1 I9 g4 {$ H( itvb now,tvbnow,bttvb香港人在無厘頭的政治口號之爭下不斷浪費時間,今次立法會選舉的結果,相信會將這些爭議帶進議會,香港的政治不可能會有改進,香港的發展仍然沒有方向。
4 w2 E; b$ C! y( \7 i# s; R+ S
" N4 D3 p' B( E0 M$ V/ o/ N% \公仔箱論壇我已經寫過,深圳河以南的港人似乎愈來愈像二世祖,不思進取;相反,深圳河以北的珠三角幾千萬人卻不斷努力,力爭上游。不要說地鐵、城鐵、高鐵的投資發展愈來愈快,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也在轉變,再不是二、三十年前深圳東莞由港商隨意剝削的低工資出口加工,華為、中興、比亞迪、美的、TCL等帶領珠三角工業升級轉變。美的收購東芝,反映內地特別是珠三角的家電行業,已基本打敗了日本的家電行業,全球半數以上的家電都是來自珠三角的生產,而全球九成以上智能手機都是產自內地,其中珠三角便佔了大部分。珠三角的世界工廠角色再不是服裝、玩具、聖誕禮物的加工,而是原屬發達國家的主流生產範圍。7 d. i2 Y% W6 x* [

0 \' u% B( U* |$ n' U) v+ j5 Rtvb now,tvbnow,bttvb這次轉移,不是中國工人、企業替外國品牌打工,賺血汗錢,而是中國的研發、品牌、智力出口,利潤留在內地,積累的知識技術也留在內地,珠三角已超越在一九八五年打敗美國製造業的日本。/ p$ D# \3 S4 F! F2 _0 @
" F: C! V/ v) O, M% `+ R8 Q. z7 G! Y
與這樣的生產和技術升級的配套,是教育體系的轉變。以深圳為例,深圳技工學校的作用愈來愈重要,也與德國的應用大學乃至以色列等外國教育機構合作,重點不是學位,而是實實在在的技工教育。珠三角西部的佛山、中山也開始加強與德國合作,大的變化正在開始。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