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電/近日,有媒體報道,武漢市江岸區“吉慶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4年門庭冷落,於是新掛“漢口歷史文化展示中心”的招牌,招標1500餘萬元用於部分重建。 & d$ O' t+ |6 C6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5 A8 I. I4 e4 a. q
報道說,“吉慶民俗街文化中心”一樓為旅遊接待廳,因平時不使用,現在已斷電;二樓、三樓分別為劇場和演藝廳,一場免費電影常常只有幾個人光顧;四樓為非遺項目工作室及民俗工藝展示廳,偶爾有人過來交流一下……4個月前,為了盤活一樓和四樓,江岸區文體旅遊局準備增設“漢口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布展項目。 5.39.217.768 M% n7 _" [* H! u+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 N4 P1 t. K3 i h4 m# W& ?
“建設熱熱鬧鬧、活動冷冷清清”的文化中心,凸顯了城市中某些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利用率低的問題。有人說,有錢就能搞定硬件,但怎麼把硬件用活,這考驗著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我曾經去多地採訪,見過不少“豪華不輸國家大劇院”“德國原裝進口管風琴”“規模宏大的非遺展示中心”等場所和設施,而每當問起這些設施設備使用率如何,便似按下了靜音鍵,管理者臉上露出尷尬。
. I2 q" G+ v8 O"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i! j6 ?% u& D7 P1 W8 Y7 x. F0 R 政府投入不少、群眾滿意不多——為了避免類似尷尬,“不缺錢”的城市文化主管部門,在前期調研和後期管理方面下的功夫也不能缺位,多幾個設問絕對是必要的:設施設備是否是當地群眾需要的?管理部門是否有專業的運營能力?建立什麼樣的考評機制來考評設備的使用效率……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裡做規劃、閉門造車搞活動,還抱怨“設施、活動在這裡,大家不來,我們也沒辦法”,群眾的滿意度就會越來越低。
3 C2 X' h. X2 |6 g: p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4 {+ q N6 t# g/ L
面對瑣碎的事務和有限的編制,倘若政府真的力不從心,購買社會力量來做好服務也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把做好服務的要求提出來,把做好裁判的任務給自己,獎優懲劣,自然能“逼著”服務質量跟上去。 0 C: F1 A$ Y, m2 K" `" [5 H, s
% r7 m6 u7 K' `; M2 W* x% I3 C 總的來講,建設施容易,聚人氣不易。希望花費千萬新建的“漢口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和各個城市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都不再只是物理上的文化標誌,而成為市民的精神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