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以形補形誤解

誤解一:純粹基於食材外形。以為食材單憑外形即可補益對應的人體器官。支持或批評這種涵意的「以形補形」,都顯得膚淺幼稚。+ ~6 U& D" M  r- ]% F( K
tvb now,tvbnow,bttvb- B  _9 `1 U7 n/ S( k& B7 u/ q
誤解二:純粹為了補充普通營養素。某動物器官富含某些營養素,從而可以補益同形的人體器官。例如動物血液富含鐵質,所以補血;動物骨頭富含鈣質,所以補骨;動物肝臟富含維他命A,所以補眼(中醫說「肝開竅於目」)……甚至延伸至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對人體的補益作用。但是,普通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食材之中,並無專屬性。如果只是為了攝取普通營養素,實在不必大費周張地「以形補形」。第一種誤解屬於幼稚園級的話,這種誤解就屬於小學級。
8 U, k" r* H: }4 U: B: L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F1 @% r, @1 {; u- w
關鍵在於「度」
# x6 \5 x% M* M. H% c9 k/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J4 ~6 H, L6 ~# H5 x  s
誤解三:拒絕含高膽固醇的動物臟器。半個多世紀以來,權威機構一直建議低膽固醇飲食,令人相信進食高膽固醇含量的動物臟器,會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其實膽固醇是構造生物膜、膽汁、維他命D,以及多種荷爾蒙的直接原材料,低膽固醇飲食可能把吸收好膽固醇的機會也降低了,膽固醇過低會造成貧血、免疫力低等問題。最近權威看法亦出現了重大轉變,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2015版的膳食指南,剔除了每日攝取膽固醇的限制。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最新發表一份引人關注的研究報告,該項研究對象涉及9423人,結果顯示降低血膽固醇反而增加了心臟病死亡風險。我們當然不會因此而提倡高膽固醇飲食,因為常識告訴我們,要從飲食獲益而免於不良反應,關鍵是一個「度」字。「以形補形」亦然,只要適量進食,實在不必顧慮膽固醇而放棄這種獨特的進補方式。
+ t! ?) I, c9 S* V8 N% F5 i公仔箱論壇
" E7 G5 ~5 \1 r  u( f( dtvb now,tvbnow,bttvb誤解四:「補」作「清」用。例如食豬腰治腎炎腎結石, 肝炎發作期的人以豬膶作食療。「以形補形」的功用在於補不足,而不是清有餘。當人體器官有濕熱、結石時,理應清之消之,補之反而會加重病情。
9 e# X0 a0 K- N7 ~) i- c  ]公仔箱論壇5.39.217.76/ o" Z* b: w+ F) b* ]4 i- y6 [: c& A, J
誤解五:未經科學研究證實。不少人相信,未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的療法,都是無效無根據的療法。事實上,飲食養生大大先於現代科學的出現,並不依靠科學而行之有效。況且,即使經科學研究證實過的療法也未必等於有效,例如飲牛奶補鈣仍然爭論不休,又例如不少西藥的用途也不斷更新。「以形補形」未經科學研究證實有效,亦未經科學研究證實無效,而歷代醫家把它認真地記錄在冊,當中有多大的可信度呢?對此切實地作一個為期幾十年的大群組研究,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科學精神。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