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審核標準 事主申覆核再被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W- y, V& J# `2 ~! a! m- @9 O8 t
; ^/ X3 Y7 S+ l) J W) G
% r f# w% V/ I+ Ytvb now,tvbnow,bttvb據當事人聲稱,她分別在2008年和2010年兩次出境到美國,均是當天往返,但又未能向公民法官提出任何證明文件。
" _5 e* a3 S4 c3 U! ~- otvb now,tvbnow,bttvb
$ z f5 U" {# v& d' _( R%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民法官指出,當事人沒有銀行月結單、信用卡賬單、汽車保險、手提電話或醫療單據,證明她本人是居住在加拿大。tvb now,tvbnow,bttvb1 Q& r* t" i; |0 x3 @
tvb now,tvbnow,bttvb4 z; Z% \. ?8 k: D' P7 \% f! }3 w
當事人申請司法覆核的理由是,公民法官未有在事前講清楚是依據哪一種入籍標準審核申請人,有違公正,並且是不合理地拒絕她的申請。
! p1 f9 z- Z3 \* i0 y- mtvb now,tvbnow,bttvb
$ ]5 L8 S8 i1 W& N# q$ i5.39.217.76當事人表示,依以往判例,為了申請程序的公平性,公民法官應告訴申請人究竟是採用「數量」(Quantitative)或「質量」(Qualitative),作為評核申請人居住時間的標準。否則申請人將無所適從。
! g9 I2 K \$ b) m6 a8 m. \
( s9 c# s: U! l/ Z當事人又表示,如果公民法官是以實際居留時間作為標準,查問她在海外就業和工作,以及是否在原居地擁有物業都是與實際居住標準沒有關連。法官只是要計算居住日數,但公民法官未有解釋為甚麼無法計算日數。
! l0 T* w6 I: ]% @' g, N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O1 s. M8 B8 {! @/ A
聯邦法院法官就上述爭拗作出裁決時指出,法例規定了3個標準衡量申請人是否符合資格入籍,包括「數量」和兩個「質量」要求。公民法官可以任擇其一。公民法官有責任告訴申請人採用哪一種標準,但在法律上並不重要,目的只限於讓申請人有機會作出回應。tvb now,tvbnow,bttvb( L# q6 J7 U2 \/ ^# b) t$ W
5.39.217.765 B M5 a! n) a- b: x; q. U
以往的判例也指出,公民法官在約見時詢問一些問題,令申請人以為是依「質量」標準,但公民法最終按「數量」標準並沒有錯。聯邦法官認為,公民法官採用實際計算居住時間的標準並未妨礙公正程序,因為當事人有公平的機會提交證明文件。5.39.217.76% u8 F' I- ^4 {+ ]6 `* Z
公仔箱論壇1 ] t3 e( T) r$ I" m8 K
至於公民法官在約談時雖然向當事人查詢銀行戶口、報稅和加國物業等,與「質量」標準相關的問題,但公民法官的焦點仍然是「數量」,也給予當事人機會就離境問題作出解釋。因此,公民法官提出有關「質量」標準的問題,並不會干擾判決。5.39.217.76, N- W3 R6 y& v* \ R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