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副學位課程愈開愈多,但不代表基層有望藉教育脫貧。有研究發現,副學位畢業生出現「假上流,真基層」現象,20至34歲年輕人中,逾6成副學位畢業生月薪低於1.47萬元的工資中位數,與高中畢業生收入相差不大。
% r- C' c7 R5 w ?此外,直至30至34歲,僅6%副學位畢業生月入可達3萬元以上,遠低於學位畢業生有逾4成。受訪的副學位畢業生自感上流力低,且看淡生活前景。5.39.217.76 L$ u: w0 D; ^5 @& M4 y1 Z5 t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發布「年輕成人貧窮與改善生活機會」研究,根據政府統計處2014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分析20至34歲年輕成人的收入狀況,發現53%月薪低於2014年工資中位數、即1.47萬元,當中3%更低於中位數一半(7,350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4 s3 w# ~
以學歷劃分,63.7%副學位畢業生薪金低於1.47萬元,比率僅低高中學歷者10個百分點,相反學位學歷者只有27%。7 X5 T# f/ F- H/ A8 A) o
30至34歲 僅6%月入逾3萬5.39.217.76* k2 u# P* E3 Z; q% s
縱使工資隨年齡增長,社聯總主任(社會保障及就業)黃和平指,副學位學歷者收入上流機會低,30至34歲群組中僅6.3%副學位畢業生月入3萬或以上,遠低於學士學位者的42.3%。
! H; O- i& M. i0 l' W! L8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僱主決定升職加人工除看「沙紙」,還看僱員能力,若大專畢業10年後,收入仍跟大學生相距甚遠,即反映實際能力有差距,而大專生亦應在工作期間修讀學士學位,提升競爭力。她認為即使現時經濟環境轉差,但大專生只要不越級挑戰大學生職位,選擇中小企而非跨國企業,不難找到專業服務以外的工作,如行政、人力資源等。
6 O' O- x+ @! l& o, J& L$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外,社聯委託政策21,於3月電話訪問504名20至34歲年輕人,發現副學位及高中學歷受訪者認為於2至3年內,其整體生活質素、經濟及房屋狀況不會改善的比率相若;住屋是年輕人普遍面對的問題,不論學歷高低,認為難以改善住屋狀況比例,均較認為可改善的比率高。: i$ k5 \0 ]$ ^/ Z
社聯:受訪者看淡生活前景7 M' m% f$ Z5 h# O/ T# N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分析,數據反映副學位畢業生出現「假上流,真基層」的現象,擁有副學位者對收入有一定期望,事實上僱主不太認受副學位學歷,其薪金水平雖較高中學歷者稍高,惟差距不明顯,加上上流機會仍然少,故感到失望。他形容,這批年輕人經濟狀況尷尬,「月入1萬多元,想申請公屋已不符合資格,租樓選擇又好有限。」房屋開支愈來愈高,令他們無力儲蓄以提升生活質素,因而產生無力感,覺得無望改善未來生活。5.39.217.76/ A9 `# k/ H9 K( ^
教局反駁 向上流動性顯著tvb now,tvbnow,bttvb" h2 l( x& w( s' Z2 m4 C
蔡建議政府,增加資助學位學額,減免現時學債利息,或容許學生還款額根據工資調整,減低年輕人償還學債的壓力;亦要研究原因,檢討副學位課程結構,避免與市場需求出現錯配,及考慮更積極發展職業訓練,作為大專課程以外的選擇。* L( R: E6 g; d2 N+ Z/ n1 |9 ^
教育局發言人反駁,副學位畢業生享有顯著的向上收入流動性,根據政府最新發表的《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2001/02年副學位畢業生,公帑資助副學位課程的中位數畢業生可在10年內攀升8個收入組別,而自資課程中位數畢業生則可攀升10個組別。教育局於截稿前,未能提供政府公帑資助副學位的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