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国男篮某战术—简单图解

随便谈谈中国男篮的一个战术变化,顺带扯一扯个别球员的战术作用。

记得姚明受伤,有记者问老尤国家队备战是否措手不及,老尤气定神闲得回答道:不会。国家队还会按照原来的计划训练,战术也不会调整。食材都变了,烹调方法不变,太匪夷所思了。经过这三场和半冒牌孟菲斯大学较量,老尤的“不变”显然欺骗了单纯的我们。虽然很多人(包括门户网站)把这些战术改变归结为半场开放式的“跑轰”战术,个人颇有异议,但这不影响我们一同赞赏此类战术妙用。本贴希望讨论的是4、5号球员高位挡拆和组织策应的战术延伸。

A





没错,上图是最简单的横挡掩护突破,但简单不等于没有看点。通常在mid -screen战术中,4、5号球员一人到高位掩护,一人在篮下低位等待持球1号位队友突破drive & drop分球,而中国队却将4、5号球员同时拉到高位为1号持球队友作掩护,个人觉得原因有二:

一、彻底清空篮下,为持球队友创造直接运球攻击篮下的机会。老尤称陈江华为“奇兵”,其实就是充分利用快速利落的突破能力,不管是否利用队友高位掩护,只要篮下被清空,无人正面补防,他都可以直接攻击得分。

二、国家队4号位的炮架子特性需要合理使用。姚、王、易不在,中国队4号位很多时候由杜锋和丁锦辉轮番上阵,两人面对欧美对手,篮下对抗能力显然不足,所以老尤干脆让4号位到高位,一方面给持球的1号位队友对一个掩护选择,另一方面一旦队友冲击篮下破坏对手的防守格局,随时等待队友drive & kick分球,外线发炮。当然,我所说的是杜锋和丁锦辉两位3、4号位的摇摆人,还有就是上图直接上王磊,1大4小的阵容,如果阿联回归,老尤是否还坚持4、5号位同上高位,我们还有待观察。就如今人员来说,老尤的确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球员特点。

B






持球队员借掩护运球吸引双人trap(包夹),和掩护球员执行pick & roll,让5号位的掩护球员冲击被清空的篮下,这是广大球迷熟悉的篮球进攻战术手段。

如上图,张庆鹏借张凯掩护后,从左侧突破,对手两人包夹封锁前进路线,张庆鹏在两人缝隙间传球给张凯。张凯接球的位置在罚球圈,直接跳投肯定最省事,但张凯决定更有把握地快速运球,左手挑篮得分。广东球迷都清楚,张凯不但中距离投射神准,难能可贵的是他大高个具有快速运球移动攻击能力。如果唐正东或者大巴和队友配合pick & roll,在高位接球后,他们能够如何finish呢?

很多球迷一直围绕“吨位”讨论4、5号位的国家队人选,认为姚明下场休息,就应该让同样壮实的球员顶替。好吧,我就从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能符合“壮实”条件的候选球员,只有唐正东或者大巴(张松涛得分能力大家心照不宣)。进攻方面,两人的速度让他们和快攻绝缘,只能参与阵地战。前者有把握的得分手段只能依靠低位背身单打,后者顶多加上滥而不靠谱的三分。在国际赛场上,他们两人一对一很难在低位取得任何优势,又无法快速移动制造进攻空间和从外至内直接运球攻击,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对4、5号位的低位防守,并不一定死板的在对手身后靠力量和体重一对一硬扛的。大家看过好运北京女子篮球赛,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两次面对美国的比赛,就会对此观点有更深的认识。第一场比赛,陈楠和陈晓丽一对一防守被莱斯莉等人完暴;第二场,我们的内线球员在低位采积极取绕前防守策略,阻断传球路线,即使对手勉强接到球,外围的防守球员也会收缩合围,让对手内线球员进攻上一筹莫展。我们必须明白,防守绝对是讲究整体合作和策略的!另一方面,如果对手4、5号如奥库、诺维斯基之流喜欢拉到高位活动的内外兼修的高手,“壮实”型球员的速度和脚步显然无法跟上对手。

C






C是B的延伸,pick & roll配合,5号位球员只有继续运球冲击篮下,才能改变外围防守球员的态势,吸引补防,让我们两底角和两翼的球员有空间轻松投篮。上图非常清晰,就不多费唇舌了。


D





D1

我们4、5号位球员在三分狐顶两侧为耻球队友作掩护,掩护后却只有5号位球员空手切入内线。即使1号位持球球员是通过4号位球员的掩护,吸引两人包夹,4号位球员也不会快下篮底,而是选择跳出外围空挡,让5号位球员空手切入。原因当然还是让偏软偏弱的4号位充当三分炮架,让更有高度优势和活力的内线球员冲击篮下。如图D1,张庆鹏可以选择传球给切入的张凯。



D2

如图D2,张庆鹏借杜锋掩护运球至右侧,吸引两名球员(盯防自己和盯防杜锋的球员)包夹,没有传球给内线的张凯,而是横传给跳到三分弧顶中央空挡的杜锋,盯防张凯的球员被迫从内线跑出来补防,杜锋聪明地再把球传到内线给张凯,轻松得分。

总结:
一、1至4号位在此战术中是外围炮架。
二、外线队友快速传导球,找出最佳机会传球给负责空手切入的5号位球员攻击篮下。

E




E1

图E是一套很完整的战术演变,很值得探讨。

如E1阶段,持球的张庆鹏没有执行mid-screen掩护战术,而是直接传球给张凯,自己空切入篮下。正常情况下,2号位的王磊是不应该这么早进入低位,而是在底角等待张庆鹏空切快下作空手横挡掩护后,再突然起动借掩护摆脱盯防球员,切入篮下,张凯在高位传球给他。这套战术在中国女子篮球队已经频繁熟练运用,可在男子队,执行的质量确实.......



E2

王磊没能形成空手切入机会,和张庆鹏在低位形成stack状态。张凯立即从强侧转移球给弱侧外围的杜锋,启动弱侧二人攻击组合:弱侧底角的李楠迅速到low post卡位,向杜锋要球单打。



E3

当李楠未能找到良好的要球机会,立即撤出内线,到弱侧翼位接应杜锋传球。而强侧低位王磊和张庆鹏作连续的上档掩护,让张凯从强侧高位空切到弱侧低位要球进攻。李楠传球给低位的张凯背身单打,其余四人迅速回撤到两底角两翼架炮台。

任何的进攻都必须有后续战术,plan A不行,实施plan B;plan B不行,实施plan C......用连绵不绝的流畅战术组合击败对手,肯定胜于单打独斗。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图E是明显的普林斯顿战术。
Little MM & Little M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