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沉重壓力多 難怪港童不快樂
* W; X' A' W( G& n V
y: E; O: y/ ?5.39.217.76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了嗎?可惜,夢想對於香港兒童來說太遙遠,做不完的功課,考不完的試,還有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已把他們壓得透不過氣,本該屬於孩子們的快樂已經淪為奢侈品。
. k k/ z- f. d$ b' Q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l; b8 M( K* S7 k% c
今日兒童節,一項關於香港兒童快樂因素的調查顯示,跟○八年相比,「兒童感到快樂」的百分比由七成四降至五成七,幅度不可謂不驚人。其中六至十一歲的兒童認為「考試成績好」是快樂的元素,十二至十七歲則認為快樂是「可以做喜歡的事情」。另外近六成兒童認為「放假」是最能感到快樂的因素,其次為「成功做到想做的事」和「獲勝或獲獎」。
) }! S9 {0 p; [tvb now,tvbnow,bttvb0 a9 G6 _# F- T. |3 C! Y: q
顯而易見,兒童眼中的快樂元素跟學業成績息息相關,成績好才有快樂,成績不好就無法快樂,為「求學就是求分數」提供最佳佐證,由於背負沉重讀書壓力,所以不能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大部分兒童渴望放假,也證明上學成為畏途,讀書淪為苦差。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在香港,小小年紀已經識盡愁滋味,這叫人情何以堪。
! G' K W E% t# q( z
0 z6 B! R$ B: ^4 L( g.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本港教育制度畸形,長期以來不以學生為本,只求學校達標,攀比之風愈演愈烈,結果無間斷參與一場又一場競賽,從小學派位到小三TSA,從小六升中試到中學文憑試,過五關斬六將,弄至身心俱疲,怎麼可能享受校園生活和學習樂趣?加上家長普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催谷孩子,不是補習就是參與各種興趣班、雞精班,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壓力,想快樂並不容易。
! j9 W8 t9 H1 X( s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u& E2 ^" b/ q) k$ J1 N0 v
事實上,現今學生功課壓力沉重,早就超出人們想像。為了完成各類功課,孩子們不得不廢寢忘食,另有調查發現,三成四學生每日只能睡六至七個小時,部分人睡眠時間少於四小時,同兒童正常每日需睡眠十至十一小時相差甚遠。就在這個復活節假期,有同學抱怨學校布置了二十三門功課,可見孩子們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假期可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竟然聲稱假期二十三門功課不算多,令人質疑他的心到底是否肉長的,所謂為學生「減負」根本是漂亮的口號。
1 K$ Q+ g2 Y" Itvb now,tvbnow,bttvb
* K1 y0 U6 |' L% H/ Z* o公仔箱論壇何況孩子們面對的壓力不僅是繁多的功課。多年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從母語教學到語言微調,從通識教育到學制改革,從系統評估到基準試,反反覆覆,兜兜轉轉,沒有愈改愈好,反而愈改愈亂,孩子們慘成白老鼠,無所適從。近日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令人痛心,更令人反思,教育政策失敗肯定難辭其咎,而整個社會紛紛擾擾,亦無可避免地對孩子的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公仔箱論壇( O- G. n! ^9 Q- M8 o
4 Y: D8 E- Y! ]( n# F- h說到底,每個人只有一個童年,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學校有責,家長有責,港府更是責無旁貸。光是「兒童節快樂」是遠遠不夠的,孩子們應該每一天都快樂,否則怎能實現豐富的人生?社會又怎能朝氣蓬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