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改地名莫丟了“鄉愁”

3月24日電/現在,改地名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現象。有些地名崇洋,比如“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現。有些地名古怪,例如某地把“土橋”和“八公里路”合併後竟直接命名“土八路”,林林總總,光怪陸離,讓群眾看著是一頭霧水。
( j( J. V) E4 v$ v  Jtvb now,tvbnow,bttvb+ W# D  f6 m4 S0 x; Y/ ]) \
  還記得前段時間滁州“琅琊山”,傍上電視劇《琅琊榜》,將“會峰閣”更名為“琅琊閣”,不免媚俗。這只是現實中一些地方為了追求商業利益而急功近利地更改有悠久歷史或廣為人知的歷史地名、路名的一個縮影。社會發展之快,每天都有新的社區、道路在湧現,同時,有些新地名、路名往往追求新意,喜好洋名、怪名。相反,有一批老街道地名卻慢慢地消失了,在北京,1980~2003年間胡同地名消失了40%;在南京,最近15年來約200個老地名消失。 tvb now,tvbnow,bttvb; h( _$ u9 q/ `( ?& ^7 ?5 s' m( J. b

5 n% n: G1 _- T  y: ]- n5.39.217.76  新舊更迭中,傳統在消失,而有些新城區使用的新地名既缺乏文脈有難尋記憶,公眾的認同感普遍較低,“貪大、媚洋、求怪”則是對這些新地名的很好詮釋。殊不知,如此這般既不利於文化傳承,也不利於地域的宣傳和發展,甚至一些地方的地理和歷史脈絡都會因此中斷或消失,曾經的故事只能默默地躺在故紙堆中。
7 S; I" k+ D  j: k* a5.39.217.76" W. h5 y" M% w+ Y$ T
  規範地名,城市發展就要充分尊重民意,在實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基礎上還要讓大家從具有符號意義的地名中“記得住鄉愁”。此外,地名保護雖迫在眉睫卻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步步科學合理的規劃、規範,也要清理那些不符合民意也違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初衷的地名。 tvb now,tvbnow,bttvb2 \! R) P( d3 p
9 W7 V; X& N: V+ Y- I
  然而,解決地名問題不是一個部門的事,也不是一個地方的事,需要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地理、歷史、風俗、經濟和城市發展方向等因素綜合考慮,才能構建既保留地域特色和文化遺產又兼顧城市建設的地名保護體系。當然,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那些具有古老特色、有影響力古老街區、巷道、建築,也彌足珍貴,需要保護。避免一些城市和地方趕流行、不自信,盲目改名,保留優秀、傳統文化並加以發揚,需要城市管理者們避免浮躁和媚俗,更需要完善現有的法規、制度去規範。任時光飛馳,但願那些擁有底蘊和內涵的地名不被遺忘!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