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趙永佳:青年問題是一本難懂的書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3-21 06:15 AM 編輯
& [5 ]9 G& C4 |' |# S9 F公仔箱論壇
5 l: q, l8 O6 x8 U3 ~公仔箱論壇趙永佳:青年問題是一本難懂的書5.39.217.76  m' h: A" ]8 p- o2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D) v5 z! q5 s( A

2 N2 b6 m. h3 s( U2 K3 x4 C5 q5.39.217.76戰後香港歷史中,青年人曾數次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共通點是,每次都是以「社會問題」的形態出現,成為社會「道德恐慌」(moral panic)的焦點。: K. M- K7 E2 J3 f' n' x9 U: y; p6 F
, E' _) S! h- j* [: y4 x
從「飛仔」到「廢青」
9 Y1 ~" Y! o; i$ m4 H+ L8 i5 X
5.39.217.76. J3 e7 g% A# n1 Y* p1 k% _
第一次要算是1960年代。上年紀的朋友都應記得所謂的「飛仔」。在當時的粵語片中,麥基就是這種「飛仔」的代言人。他們多數讀書不成,聯群結黨,「蝦蝦霸霸」,很多也成為黑社會的基層骨幹。在其他流行文化,如《龍虎門》等作品,「飛仔」也是歹角的形象代表。/ R& |/ A9 b1 N' w3 Y! a: ]& u
當時社會變遷迅速,經濟起飛,但教育制度滯後,大部分青年都未能接受中學教育。在1960年代後期,「飛仔」就代替了「六七暴動」期間的「左仔」成為了道德恐慌的焦點。在新發展地區和公共屋邨,「阿飛」群毆或械劫,成為當時新聞的熱點。
' C' X# P. A" L7 {tvb now,tvbnow,bttvb1 E7 ^! {  i# Q0 @# T
到 了1970年代,本地教育制度迅速發展,「學生」取代了「阿飛」,再一次令青年人成為輿論的中心。中文運動、「反貪污、捉葛柏」、「收復釣魚台」,都是以 學生為骨幹的社會運動,成為當時衝擊殖民管治的先鋒。當然,當時的主流輿論,還是把學運成員描寫成衝動、不務正業的狂熱分子。今天的知名人士如梁國雄、岑建勳等都受過這種待遇。5.39.217.76' s, h: i9 ~5 U3 W) ]( p# Z
+ Q9 X) c# q' J8 ^
時光流轉,1970年代的學運成員,後來年歲漸長,都成為社會的中堅,「青年」不再是社會政治運動的象徵。到了後過渡期,中年人,甚至是上了年紀的愛國建制派,也出現在歷史舞台,與泛民分庭抗禮。後來的大型社會運動,如「六四」和支聯會也不再是由青年人擔起來。5.39.217.76' v5 n3 ~* t: F8 T8 Q" k8 I

/ z6 E* Y( F, h7 I* _( ~9 N
不 過踏入21世紀,年輕人又再一次成為社會運動的核心、進步力量的希望、建制道德恐慌的對象。2003年「反23條」運動中,自發的中學生站在遊行的前列。 2009年「反高鐵」,更將「80後」青年人變成了反建制力量的象徵,「世代」也成為社會分析的基本起點。其後的「反國教」運動,就使中學生也成為了社運先鋒,將黃之鋒、張秀賢等變成知名人士。
! ~5 _) J. B" l2 g5 u2 |4 g5 Itvb now,tvbnow,bttvb
) a5 g4 a2 R9 ]% Atvb now,tvbnow,bttvb
最後,到了2014年的「雨傘運動」,十來二十多歲的青年人衝擊了「佔中三子」的「大台」,「雙 學」(學民思潮和學聯)取代了前者成為了運動的核心。「勇武派」的青年「村民」,也不斷在媒體的抗爭影像中出現。在後雨傘時期,本土派冒起,「光復」、「鳩嗚」、以武制暴,以一波比一波激烈的抗爭行動,爭相奪取輿論的鎂光燈。同時,道德恐慌也以不同形式出現,例如由佔中期間開始,參與抗爭運動的青年,也 往往會被標籤為「廢青」。
2 T: H, e$ X- L7 t' w5.39.217.769 ^, [9 E  f9 U  d" P, G
青年所以成為「問題」
7 c# B6 \3 u" p2 A6 Y$ I4 F

( s+ D: A- r/ E, T$ r一時間,所有「不再年輕」的人都在問:為什麼年輕人對現有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有這麼大的反抗情緒?又是不是反映了他們背後的社會經濟訴求得不到回應而產生怨氣?向上流動、就業、升學、置業,是不是他們「激進化」的誘因?他們的行 動,又是否對「一國」的反抗?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像建制中大部分年紀較長人士一樣,為中國今天的成就而自豪,也為香港能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而努力,反而質疑中央為香港所作的民主進程的構想?
2 z1 R/ h) ^$ T5.39.217.76
% J( \+ b4 S* @: D% C1 W% j6 g
趙永佳那一代,在龍獅旗、「事頭婆」的光照下長大,本來就是「天然獨」,從來沒有人叫我們關心國事,但隨着我們年歲漸長,卻都會對中國有感。這—代年輕人,在洋紫荊、五星旗的澤被下成長,中國經濟發展也是欣欣向榮,天天向上。我們自然很難明白,為何年輕人會 在千禧年代的後半,發展出愈見激烈的本土主義?4 }2 i0 L0 V9 R3 r3 ]9 u/ T; A

: r) t* G) E. l$ F. N& ?0 A
說「青年問題是一本難懂的書」,是因為不同的論述、因素、背景、近因互相糾纏,錯綜複雜。香港對所謂「青年問題」的公眾論述很多,尤其是每一次由年輕人帶頭衝擊建制之後,都會有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解釋」。好像從「反高鐵」運動以來流行的「上位 論」,其實破綻百出,但卻一直在建制中間流轉。改善年輕人的社會經濟境况,彷彿也頓時成為根治青年問題的一服靈丹妙藥。
$ `1 t8 ^9 Z  O+ `- I

* E9 G" U* @: B; q; ^* @1 b6 Z毛主席提醒我們,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校長,前一陣子在《明報》撰文(〈香港可以如何走下去?〉,3月2日),同樣逼問政府「是否有勇氣探討為何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出現如此反政府、反建制的情緒及行動?」個人不能同意以暴力手段提出訴求,但和李校長一樣,我們渴望了解年輕人,也懇求社會大衆,尤其是建制、高牆的一方,在嚴懲「暴徒」之餘,想想辦法來解讀青年問題。
  a# i/ w! J4 R1 U
) m: p3 p2 N* N# K5.39.217.76
嘗試讀懂青年問題
& A; g7 @# k: [2 b

- x8 B( d3 V) b; `7 Z6 R8 W' g誠然,在輿論 中不停流轉的論述很多,但真正直面青年問題,而又不是結論先行的卻甚少,《躁動青春》可算是例外。如面對近年異軍突起的「本土」論述,本書在分析長期數據後,發現自覺是「香港人」的年輕人的比例,回歸之後屢有起伏,但近幾年升勢銳不可當,到了2014年,已達四分之三!這應該是香港歷史中,前所未見的局 面。這又是不是可以用個別「野心家」的煽動,或某些老師、學校,以至教育官員執行國民教育不力來解釋?
1 k) P# H" c- Z' R" J, f( m" J& d4 q4 K! s/ u0 @; R' |
另一方面,邵家臻的《時代廢青》則另闢蹊徑,把焦點由青年抗爭,轉移到似乎是其對立面的「廢青」問題。所謂「廢青」,說到底其實也是「上位論」的一體兩面。很多時候成年人都會指,青年不能上位,是因為他們缺乏上進心,不能吃苦,又不願意擁抱「中國機遇」。
' ^$ ~' p5 W( U. B8 b: J3 n

% F) {1 L% @# V/ c2 _'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 書中,邵家臻嘗試解構一個又一個的 「廢青」現象,如夜青、濫藥、援交、網絡成癮。他從事社會工作,但反思青年社會工作,如青年就業培訓計劃與現在流行的生涯規劃教育活動。邵家臻認為「大人們」應反思自身,接受青年的挑戰;我們未必會完全同意他的結論,但他對時下流行青少年問題論述的批判,卻是社會不能無視的。
, ~. ?. n4 K7 K8 t' P5.39.217.76
6 i& n1 E  U+ j6 ^
在「本土」與 「抗爭」以外,其實年輕人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太懂,卻必須要懂的。要了解年輕人,我們必須要明白青年也並非是「問題」,不是研究的他者、「對象」。對青年問題的反思,是承認他們是時代的主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但世代隔膜和青年面貌的多樣,往往令社會人士未能充分理解他們的心境和現實狀况。公仔箱論壇- P! Y* g: |& e
公仔箱論壇; `% ^; W$ m% w
正因為明白年輕人心中的鬱卒和憤怒,才有與他們對話、和解的可能。這兩本著作嘗試做到的是,擺脫社會的「道德恐慌」,跳離「青年=激進社運」的標籤,把本港青年的處境,更立體、更全面的呈現在讀者眼前。' A: r# }$ j$ |2 L2 M, x8 ^

! g$ p8 Y( C- d( A延伸閱讀:
* ^* V3 d4 F5 c3 K1 R
5.39.217.763 f1 z8 W; }7 b" H+ {+ u- a1 E
.邵家臻(2015),《時代廢青》,圓桌文化tvb now,tvbnow,bttvb! M' ?6 s6 Q9 o8 O
.趙永佳、葉仲茵、李鏗編(2016),《躁動青春:香港新世代處境觀察》,中華書局
5 U, D( s9 @8 L; ?& D9 e公仔箱論壇% g6 K2 A+ Y$ Z7 u  p& `; W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e( P9 n1 H9 Y  w
作者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