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缺席」 引發健康思考
- [! E M) Q: f; d2 r' R
+ F) P1 { Z0 M+ y3 d6 C, w5.39.217.76
8 n/ V! g& j+ \( l: [6 ?4 o, A5.39.217.76在中國本年度全國政協與人大會議即將召開前夕,有消息說:共有四十八名全國人大代表「鐵定無法參會」。這當中,除了總數超過二十人的貪腐、賄賂群體之外,引人注目的還有在過去一年間病故及墜樓身亡的七名代表,僅管他們在代表總人數中的佔比很低,但由此牽出的執政、參政團隊的身心健康問題,卻須引起當政者重視。
, c: U1 q# J+ x
; O5 L9 r7 `6 W' [在中國「兩會」前梳理這份「鐵定無法參會」者的名單,形同觀察一張中國官場現狀的流變圖。在這張「圖」中最惹眼的,顯然是那些貪官污吏,以及七名因向官員行賄而捲入官非的私營企業家。7 I& X- J6 u0 d
8 t. Z0 v" i/ [. V; ~公仔箱論壇他們以如此不光彩的方式作別全國人大,純屬咎由自取、自我斷送政治前途。外界從中亦可深切感受到中國反腐風暴的持續性與猛烈性,並未隨着時間推移而有所衰減,但同時亦顯示腐敗現象對中國整個政治肌體侵蝕的嚴重程度,凸顯反腐任務之艱巨。
7 [" v' A( L: `1 q. W' `- V' w5.39.217.76& `+ [# m7 z7 f4 T7 z ^
在這樣的官場大環境下,身在仕途的黨政軍官員及國企負責人,自然要背負比以往高得多的自保廉潔的壓力。而中國當前面臨的急劇變化的內外部形勢、由經濟下行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以及不斷發展的社會對各級政府執政能力構成的一個接一個新挑戰,無疑又給他們增添了另一重壓力。公仔箱論壇" v4 Z7 L( L, D1 o# D; q7 E
/ d$ E9 L) ]) h)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回顧過去一年間,共有九名全國人大代表身故,除兩人是遭遇車禍意外身亡外,共有六人是因病去世,其中包括病發當時在職的福建省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雲南省曲靖市委書記鎖飛、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黨總支書記張家勝,以及解放軍總政治部直屬工作部部長戴雲鵬。這些病亡者的離世,對家人來說是巨大的不幸,對其主持工作的地方政府部門或軍隊系統來說,無疑也是重大損失——一方面造成了新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則可能遲滯甚或延誤一些工作的進程。比如在其病重期間,或人雖故去,但其人大代表職缺因程序原因未獲補缺期間,其所佔據的人大代表名額仍在,實際上卻無人履行相應的代表職責,使得在全國人大這一代表中國十四億人口的寶貴的參政議政平台上,普通民眾可賴以發聲的可能性管道變得更為稀缺。
" v) `" m9 j4 d- A/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K, w$ c6 U0 w8 ?6 \2 P8 m
一個人想要躋身政治舞台服務大眾,健康是基本條件之一,而這也是確保由國家到地方,黨政軍各機構、機制正常運轉的必備要素。一個病怏怏的執政、議政團隊或軍隊組織,實在令人無法想像。
- e+ M# J8 H: r% s6 I- f4 v
- A: W4 C8 Q; g( }& u& R6 L. {0 T5.39.217.76然而中國絕大部分在職民眾不僅長期忽視身體鍛練,且很少有主觀能動性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如何維護心理健康也知之極少,這就使得亞健康狀態在中國的在職者中成為普遍現象。公仔箱論壇, w: i1 b# X/ n% D, m
* |7 M1 a5 l+ m! R' _普通民眾身心失調甚或身患重病,影響的只是一人、一家,但若執政或參政、議政團隊中這一現象不予改觀,影響的就是廣大的公共利益。像早前落馬的原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早在國企任職時便罹患胃癌,卻為不影響提拔而隱瞞病情,其後躋身副省級,並連任兩屆中央候補委員。) S% c2 b# X& [' S3 K
& O1 b$ C5 \4 x$ t! [" C0 m) \* j而自十八大後,中國官場中出現許多自殺事件,其中不少人生前曾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症狀,有的病情早已確診,卻顧慮仕途受阻或遭人白眼而羞於就醫,對同事也絕口不提。另有一些人,則是在受到調查之後走向生命的終點。像去年身故的九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就有一人——原長江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澤柱,是在被調查期間墜樓而亡的。在這些人中,不排除有人以「一死百了」、「犧牲一個,保全大家」的方式對抗反腐調查,同時也存在因懼怕後果、痛感無路可退而自殺的可能性。但他們的死,給社會留下對執政團隊相當負面的觀感,同時也令當局難以拔除其幕後的「保護傘」,做到除惡務盡。生命何其寶貴。由數名全國人大代表的死,人們需要沉思的,不僅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更應該是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更好的制度,匡正、幫助那些步入仕途的人們,讓他們能有更多獲得身心健康的機會,從而堅守正途,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