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傚法國模式自行掌控生活 朋輩自組長者屋互助享優質晚年
1 z" Q$ f8 k' a0 p( h% `. C- f: V+ ~ Itvb now,tvbnow,bttvb 6 w$ V# p( Z4 _9 |
7 }0 ]! D' W( `& Q$ H) H2 ~1 m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Y: \2 a7 f6 Z9 ^7 P7 }$ w
嬰兒潮人士成為退休一族人數將迅速增加,他們不僅比上一代長壽,較少兒女在身邊照顧,過黃金歲月的生活也會明顯不同。有人倡議長者共用房屋模式,有好友相伴互相支持,也有尋找居住地方連接社區與交通系統,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成為退休生活未來趨勢。tvb now,tvbnow,bttvb8 X. J& ]) B4 ]/ c# y( m( ^+ f$ n/ _
tvb now,tvbnow,bttvb, l6 ~1 T- b' [
有專家指出,現時人們心態正在改變,兒女成家與父母分開居住,這些退休人士可能選擇繼續留在舊居,或遷進長者大廈甚至是長期護理中心。CBRE長者房屋及健康護理部總監麥哥尼(SeanMcCrorie)表示,預計不少嬰兒潮人士未必留在舊居養老,因為現時房屋及鄰舍設計並非為長者而設,或未必與社區連接,當長者健康出現問題時恐會與社會隔離。
. J0 R, B1 p( h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k+ V, v+ l; B1 Z. \! d1 @
服務長者組織CARP多倫多主席勒寶稱,大部分耆老每月最大開支是房屋,平均房租加上一餐膳食,全國計是2,000元,多倫多是3,206元。對他們來說,留在唯一居所花掉手上的積蓄,如果賣掉將會無處可容。CARP副總裁伍素屏(Susan Eng)表示,有不少退休人士大廈對住客的獨立生活有所規定,如果需要較多照顧,可能不會被容許住下去。
/ Q8 L, q( n: |- q& T& e
6 b! o* a2 P C0 Atvb now,tvbnow,bttvb須近公共設施
( w W; ~. P7 n8 a$ _公仔箱論壇 # F6 ?- u3 F( Q" J
康山市居民兼多倫多Baba Yaga Place委員會代主席高美度(Beth Komito-Gottlieb)認為,居住在城郊是建立家庭的理想地點,對於她這類步入退休階段的人,這種生活方式卻是與社會隔離,出入駕車開支較為昂貴。所以她與多名女性朋友計畫創立另類長者屋,仿傚法國模式,住客互相照顧,像回到農業社會年代。她指好處是自行管理生活,又可以長期參與社區活動。tvb now,tvbnow,bttvb, z2 E5 E) n8 a; p' ^0 r
tvb now,tvbnow,bttvb3 @! i" b# w" A5 U' X
高美度表示,尚未決定這個居所地點,但必須接近公共設施及交通便利,可能會選擇空置的學校或教堂,甚至共管豪華大廈地面單位;鄰近健身中心、日託或餐館,可以尋找工作機會,與社區保持聯繫。
/ E1 H4 P$ V" ktvb now,tvbnow,bttvb8 E' W/ ], h3 ^6 Z
另有奧羅拉居民與多位同為律師的朋友,計畫賣掉現居,一起購買分成6個單位的住所過晚年生活。他們4人各佔一個單位,一個留作照顧者居住,另一個供客人或成年子女前來探望時留宿。公仔箱論壇1 E2 c3 j- q0 `$ d4 Q$ N+ G) J
/ q; B! ?6 G( G$ B
此外,有人採用丹麥和英國的模式,把房屋部分房間出售,讓長者居住,耆老與社區保持聯繫,又獲得支援,同時財政上獨立自主。紐芬蘭聖約翰斯實行共享房屋方法,大專生與長者業主共住,前者分擔家務可以減租,讓長者既有人作伴,提高安全性,又能分擔開支。
: o+ T) m5 t) | @' |* q: [/ C5.39.217.76/ s4 m2 K9 g: o, N. ?" m0 t/ y" l8 C
資料來源:Metroland 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