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議題封口令 十九大風雲再起
" [6 V3 Z( ~+ D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D" j: g) N) j1 e8 y
中共宣傳系統日前頒布封口令,要求內地媒體停止對人事問題的預測及報道。此舉很可能是因為中共十九大的人事安排將全面展開,當局擔心各種猜測會干擾人事布局。5.39.217.763 m( z8 d. W, u5 `
4 o# C1 G! V; d2 s/ K8 H這道封口令是在去年十二月下發的。宣傳部門要求,報道要避免政治敏感議題,比如人事變動。同時,編輯在處理非敏感議題時也要小心。早前,上海「澎湃新聞」發表一篇有關重慶市長黃奇帆的文章,仔細講述黃奇帆如何推動重慶經濟發展,並分析黃奇帆的政治前途,因而被當局點名批評。5.39.217.767 t: c7 J- d7 b' s' b
2 A0 |% p+ c- h2 }: G: T
人事議題成為禁區,主因是明年將召開中共十九大,相關人事考察與安排將在今年全面展開。往往在這個時候,各大媒體喜歡對人事問題進行各種預測,對地方諸侯「排排座」,估計誰能上位、誰靠邊站。諸如此類的新聞,經過放大炒作後,又成為海內外街談巷議的話題。八卦新聞滿天飛,一些稍欠定力的官員都無法安心工作,使官場風氣愈發混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f2 k4 a e6 k7 d: ?
) U/ m+ b% a* R1 {4 G' u& N
干擾政局 製造事端
" C3 Z5 t3 W, [, i/ C$ H
/ ^5 N8 ?# z g$ |5 J) y o1 e一些諸侯為了上位,或利用本地傳媒自我宣傳,或以深度調查報道為名抹黑競爭對手。更有甚者,有些人利用海外媒體刻意放料,不時發放駭人聽聞的消息,干擾政局,製造事端,企圖將一己私利凌駕於全黨之上,嚴重削弱整個黨的威信。tvb now,tvbnow,bttvb& u$ v# a) U& q' F$ g9 Z" m
, h6 n2 ~1 V5 u, q9 o3 k"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上,從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八大,海外媒體早早就能披露三屆黨代會的各種安排方案,黨代表們尚未選舉,海外媒體已經公布結果,而且百分之百準確。這是天大的政治笑話,反映有人嚴重洩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前夕,紅牆政治鬥爭的每一個細節都被海外媒體詳細報道,包括薄熙來免職、令計劃兒子車禍、李源潮黯然出局、溫家寶家族坐擁巨額財富等重大事件都被一一披露,似乎海外媒體記者坐鎮中央辦公廳進行現場直播,誰要提拔了,誰被調查了,全部準確預報。
5 A4 X: c4 P* C0 T8 J$ r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H- w0 d' i" u
海外媒體成為中南海政治氣象的預報台,讓中共極其尷尬,顯示保密工作有嚴重漏洞。試想一下,連最敏感的人事秘密都保不了,那經濟、金融、軍事、外交的機密又如何保得住?這個「深喉」佔據核心崗位,能夠獲得中組部、中央紀委甚至政治局常委會的訊息,並適時向外傳遞,不僅引領政治鬥爭的走向,也激起社會民心的漣漪,能量巨大,影響深遠。5.39.217.76# u' i8 {8 ]3 b$ }9 i& t/ r
5 ~1 [ W; q1 K# e! H* Y有見及此,當局一方面大力加強內部整風,尤其是對中辦這些核心崗位進行大換血,還加強對媒體的整頓,打擊有關人事議題的炒作。問題是,按照媒體運作規律,議題愈是被封堵,傳看的人就愈多。一堵了之難以解決問題,歸根究柢,當局還是要加強政治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