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1-11 07:13 AM 編輯
* n: n4 E+ D( S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q1 k% S5 f; F/ X
劉銳紹:欲蓋彌彰的「李波雪球」效應
' F, Q7 o3 ^. a0 e' i7 {! u5.39.217.76
/ o! o7 p' @! z3 ~8 C% x6 W; n- a公仔箱論壇2 A) Z9 l* J% w& @0 h S2 {
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疑點重重,至今仍撲朔迷離。最近,又有內地消息指,這只是私人經濟糾紛。容或這些消息屬實,但在疑團未釋之下,這些消息都失去了它的可信度。可見,有關方面如果不用事實說話,反而不斷製造新的疑惑,甚至在有意無意中破壞現行機制,只會導致此案的負面效應像在煤礦上滾雪球那樣,愈滾愈糟,愈滾愈黑。
2 B9 B$ h' h) q0 N0 vtvb now,tvbnow,bttvb
; e- G2 V2 O2 @8 R, {! E+ _tvb now,tvbnow,bttvb兩個核心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X5 i4 b* d1 l' C
公仔箱論壇! j; a. o' \/ [# }8 c7 O4 b
事件發展至今,各方應該牢牢抓緊兩個核心問題。一、案中5人是怎樣失蹤的?是不是有人越境執法?或者有人越境犯法?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公職身分的人,後者則可能不是公職人員。但無論越境執法也好,越境犯法也好,香港警方和內地有關部門必須認真處理和公開真相,因為這涉及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公仔箱論壇3 V G- l6 F8 I: L
5.39.217.76, ?! R0 M: r' ]* J" G x4 D1 C4 p
二、此案是否涉及出版和言論自由?內地消息指,「這只是私人經濟糾紛」,不涉出版自由,但經濟糾紛也可以通過法律解決,而不能令人「用自己的方式」失蹤。如果此案涉及出版和言論自由,那就更不能接受了。公仔箱論壇# E& N8 _! D# ?' Q! e* }
$ \3 r# y/ A' E3 Q, J3 f4 e" L
建制派提出,此案真相未明,不宜諸多猜測。表面上,此說可以成立,但這種態度只會令事件更不透明;連追問一聲也不敢,更會令事件無法解決。須知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猜測是自然出現的,換言之,這些猜測是官方間接造成的,也說明有關方面沒有現代化危機管理的意識和經驗。
: x) N1 J; |9 S1 b- W4 U公仔箱論壇
$ o2 i- N h3 x$ A3 z& v+ Q公仔箱論壇與此同時,內地有關方面對事件的解讀,也給人一種強權政治的感覺。例如《環球時報》提出的「強力部門」,以及「政治有時會超越法律」;有建制派人士甚至提出美國也是越境捉拿拉登。但是,他們所說的只是現實,而不是道理,在邏輯上也說不過去。假如引用美國捉拿拉登的例子,藉此證明「強力部門」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可以越境執法和規避法律的話,那麼,美國在中國境內幹同樣的事,又該怎樣對待呢?8 ?/ a X, D' W: B5 @* @7 j. a
& t& V& E' a; T0 N# o又如王毅回應英國時說,案中人首先是中國公民,其意是阻止英國干預中國內政。從外交層面看,這可以視為一種策略,但從老百姓的角度看,即使是中國公民,官方對他們也要依法辦事,而不能為所欲為。* o- s% _, s( _1 u9 O
p6 |$ V( N* Q$ X9 l5 ?
說到這裏,不能不說發生此事也跟中國的體制有關。中國的管治架構,有時是條塊分割的,大家都按中央的精神辦事,但又有各自的理解,因而出現各自為政、政出多頭的情况。香港回歸18年了,有些人感到「為什麼在香港辦正經事也是困難重重」,因而對「兩制」失去耐性。為了完成他們認為重要的工作任務,於是慣性地應用了內地的方法,連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和人士也未必知情。加上中國政治不想公開出現「政策分歧」或「部門打架」的現象,所以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和人士也不願意澄清外間的疑問,包括環球時報的言論是否代表中央政策,這就令到事件更像脫韁之馬,難以駕馭了。
8 q. ]; `* {- c* e0 A( W( J公仔箱論壇. `3 `2 c3 n% H* R% ?
倘官方不妥善處理 有何惡果?
* X8 R$ a* k4 \# ytvb now,tvbnow,bttvb( M5 c% v# v T- b& z7 z* N4 O
在此不妨預測,如果官方還不趕快妥善處理,此事將如何發展?還會產生什麼更嚴重的惡果?
! b ?/ h6 ~! P3 e1 V5 Gtvb now,tvbnow,bttvb
1 s9 m {% Z8 @0 F) e% s! R$ r5.39.217.76其一,香港人對習近平所說的「『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依法治國」更無信心。尤其是香港與內地之間行之有效的通報機制,這次也失靈了,港府和警方在傳媒查問之下,也無法回應,深有「難為了家嫂」之嘆。8 y5 @- X; |9 c9 Y/ m1 H
5.39.217.766 d4 q8 q5 g( @3 V* ~7 H' r
其二,這次事件肯定打亂了有關部門對香港事務的部署,包括如何策劃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從另一個角度,這是對泛民有利的,而冥冥中好像這類事件必然發生,例如上次立法會選舉之前港府強推國民教育,又例如政改投票的「甩轆事件」,只會增加人們的離心力。# ~; [5 n: q& ?' r1 I5 V6 P
. g/ x& i) H N1 \ c(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三,內地最擔心的外部勢力,竟然在莫名其妙的情况由官方主動引入。從公開看到的,英國和瑞典由於有涉案人士屬於其本國國籍,不能不表態,後來歐盟也關注起來,顯示此事已上升至廣泛的國際層面,而且還不斷發酵,即使不能沾邊的美國也趁機「抽水」。可以說,這次「引狼入室」完全是不必要的。
2 H! z5 E0 Q9 `! O0 o3 s0 b'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H( v) Z/ h( y$ M
內地有意見認為,這些國家只是表態而已,它們絕對不敢破壞跟中國的關係,因為它們都看重雙方的經貿關係。但這只是表面的自我安慰,其實外國關注這次事件,還因為它們擔心中國最終會傷害其本國國民,至少為它們製造難題。這次事件中的兩名當事人李波和桂民海分別持有英國和瑞典護照,但中國強調他們首先是中國公民,藉此排除外國的干預。這種做法雖可解釋為「只針對涉事的華裔人士」,不是針對原來的外國國民。可是,無論如何這種做法衝擊了有關國家保護本國國民的權利。公仔箱論壇& O: H1 Q2 F. B
4 q! @4 Y+ e; m在澳洲,更發生若干宗中國執法人員越境執法,導致澳洲向中國交涉,據報道中國已承諾不再發生同類事件。但在去年3月,一名移民澳洲多年的內地商人張健平返回大陸時,被中國當局指他的真正身分是多年前外逃的經濟犯謝仁良,理據是「上海警方是通過追逃數據庫和面部識別技術鎖定謝仁良,再通過與其兒子的DNA比對檢測,確認其真實身分」,結果引起兩國爭議。澳洲和澳洲人不相信中國的「證據」,而中國則認為「有權扣押中國外逃犯」。餘此類推,外交界紛紛引述過去的事例:英國商人海伍德在中國被殺;中國異見人士王炳章在越南失蹤但後來在中國被判刑;民運人士姚勇戰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轉交到中國手裏……tvb now,tvbnow,bttvb* P' y. A$ |4 A- k; w' w
/ P5 W( a$ m2 b9 B5 A6 C這些雖然只是個別事件,對中國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外國對此也無可奈何,但如果這類事件不斷積累,對中國開展外交工作總有不利之處,尤其是習近平正大力推動「一帶一路」,沿途涉及60多個國家,而其中大約40個國家跟中國的關係處於不牢固的狀態。倘若中國在政治、人權等問題上不斷積累仇怨,難保會影響全盤計劃,實在不划算呢。目前,也許只有美國才能使中國有點忌憚,例如持有美國護照的吳弘達非法入境,被判刑15年但馬上被送回美國。如果中國只看實力而不按道理行事,總難實現真正的「中國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u7 A9 ~/ z9 M: f0 i7 v. N
5.39.217.76; r7 V6 x* {" T4 Y" J- V7 q; R8 u
也觸動了台灣人- v w- j0 |% R3 ?, j- W% \5 W1 F3 H
公仔箱論壇4 q' ~3 I" q3 T: Q, ^- }: J5 B
其四,這次事件也觸動了台灣人的穴位,蔡英文已抓住這個話題,作為競選的一個籌碼。3年前,台灣人對香港的形勢不太關注,但太陽花運動、雨傘運動後,台灣人已提出「警惕今日香港,避免明日台灣」。可見,假如有關方面還不趕快處理好這次事件,只會令兩岸的距離更大,「統一大業」就更無從談起了。
6 p. } _3 o1 u1 h7 T" ftvb now,tvbnow,bttvb: b, l/ w& t+ Y: b- v;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