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30日發表社論說,颱風史上“杜鵑”留下的紀錄,不是蘇澳的17級強陣風,也不是近1000毫米的強降雨,而是北北基屈從民意的颱風假決策過程。民粹成為最高決策動力,民眾在爽休颱風假時,也應該想想民粹要把台灣帶向何方? 公仔箱論壇% n5 i0 S. | C
5.39.217.76/ m# ? w/ p, Q8 G, R# i I
北北基前晚8時宣布29日上午停班停課,3位市長的臉書、市民熱線隨即遭憤怒的聲音灌爆,3位市長不敵民意,很快地於2小時後、晚間10時做出全天颱風假的決定,宣布的時間距離杜鵑出海不到3小時。29日無風無雨,台北市柯市長的感言是“我覺得這種天氣放颱風假,對不起國家民族”。 tvb now,tvbnow,bttvb. `7 p7 f" Q7 S Y; L, _, _" C% l
5.39.217.76! M: D( S" v2 ~/ Z7 h
社論說,柯市長的感言應不是矯情,今年放假115天,工作只剩250天,休假已經比往年多,整體產值難免受到影響。台灣經濟已經壞到連“保1”都難,內需、外銷全都陷入困境,當下不要說應舉國奮力求進,賣力衝刺業績,如此輕率就放一天颱風假,生產線完全停擺,且由資方承擔停工的所有損失,“保1”已添寒霜的台灣經濟要怎麼復甦?這恐不是杞人之憂。
% S4 t% w$ u z: B& F(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r E9 F. ~% V
更糟糕的是民粹治國的氛圍。近年民選首長的決策關鍵力量,不是IQ、前瞻、遠見的政策思維,不是律法及事實的思考判斷,馬英九是民調、柯P是I-Voting,民意決定一切,不必管對不對,“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這樣的氛圍下,父母官不在意法律衡平、行政溝通、權責相副,完全跟著民粹走,即便警覺這好比拉K、吸毒,上癮後沒有退路,仍執迷不悟。
0 i/ x. F$ V7 a( w
2 v: I3 B8 ~2 l0 V' Etvb now,tvbnow,bttvb 社論說,半天假或全天放假?決策過程其實有明確規矩可循。人事單位有清楚的決策常軌,氣象局也有科學、客觀的觀測資料據以遵循,完全不存在市長的個人權衡空間;依循專業決策,也可杜絕民眾的僥倖心理。“灌爆市長信箱”不代表民意,是愛吵的小孩搶糖吃,市長們的屈從,只會造成下次搶糖小孩更是爭先恐後。
/ W8 B# \4 k8 j, D" T0 ^5.39.217.76
# C8 Z7 F, W& D2 s 杜鵑颱風假的決策閃爍,嚴格說,不宜太過苛責“交通部”門,只是忽略了颱風撞上中秋連續假期,這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節慶,外地遊子多返鄉省親,承歡膝下,一盡人子孝思,應對突發暴增的人潮,反應不夠迅速。氣象局掌控杜鵑颱風不到位,讓民眾降低戒心,也應受責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E) c! y1 a+ q( w
3 ]3 x8 Y2 p0 i4 f- v 但是,父母官棄守颱風假的原則,確實是“對不起國家民族”。要知道民粹形同吸安、拉K,癮頭會愈來愈大。服膺民粹在台灣,幾乎已到了失控的局面,不惜把袋里最後幾分錢拿來買毒,只求過癮,不管那是買命錢,耗掉就沒翻身餘地。
/ I* ~ {6 b+ W' K/ t
/ H$ _! t* p1 t 社論說,民粹治國其實已嘗苦果。2年前的洪仲丘遭虐死事件,引發聲勢劇烈的“白衫軍運動”,要求“立法院”3天內完成修法,剝奪承平時期的軍事審判體制,軍人涉案須交由司法單位審理。軍法系統雖有其不透明部分有待改進,但軍法系統無疑是統帥權的一部分,執行尺度雖有討論的必要,但民粹壓力下3天內修法廢除,留下許多後遺症。民粹可以主宰立法,當然也能主宰行政,形成民粹無所不能的失控局面。 5.39.217.763 _! H" c" {0 k
5.39.217.76+ `* U3 V6 b' I: O+ K9 W
半天或一天,對民眾其實只是感覺而已,沒有太實質的影響,其實就是不放,以國人堅毅的個性,也會撐著傘,淋得一身溼地趕去上班,就算取消颱風假制度也無妨。今年多個颱風侵襲日本,造成通勤族極大的不便,但沒人抱怨風雨這麼大卻不放假,他們在意的是把工作做好,不能讓經濟停擺,這正是日本遭三一一福島這麼大的災難,能夠淬礪重生的動力。
( `5 k' q! P1 c1 i# |"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d0 o) v* J0 F3 z% }) [, V
社論說,放颱風假,將生產損失、勞務支出完全交給資方承擔或許還不是最大的問題,該關切的是,民粹決定一切的後遺症。台灣民粹風已形同脫韁野馬,連行之有年的法律都可限期廢止,如此下去,國家重大建設、制度若是擋了民粹的路,隨時可能遭廢棄。 2 @5 Y+ Q8 c+ \. \' W& l
; U- |0 v5 X$ B 社論說,當然,民粹與民意只是一線之隔,理性與否而已。能顧全大局,顧全權利義務,衡平大是大非,民意當然是施政的依循;若是為一己私利,聚眾叫囂,形成對行政系統的壓力,進而一遂私利,那就萬萬不可取。台灣已在抉擇關頭,不能不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