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鄺健銘: Empower your future — 從新加坡一句競選口號思考政治哲學

鄺健銘: Empower your future — 從新加坡一句競選口號思考政治哲學2 G; T4 o1 u) ~" f  r
5.39.217.763 s- A, W% b+ K! @  {
& B0 E8 \/ i5 T- O; _

4 d" Q+ \- _1 i* K" S( O& jtvb now,tvbnow,bttvb
5 Z+ R8 B  K$ C) Ntvb now,tvbnow,bttvb新加坡大選,其中一句很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語,出自工人黨。那句話很值得注意的部份,是「令我們的民眾變得強大、成為贏家」(empowering our people into winners)。tvb now,tvbnow,bttvb; _; W6 x& W+ r8 r, E* b* ?
公仔箱論壇9 Z. o, D* ~: Y* }
這句話所突顯的精神,與工人黨今屆大選的競選口號 — Empower your future — 脈相成。工人黨黨主席林瑞蓮(Silvia Lim)曾如此為這句競選口號下過註腳:「民眾可以自我管理,政府不需要身影處處。」("People are able to run things themselves. We don't see a need for the Government to be present everywhere")
5 r1 s! }& E" g5.39.217.76
- K7 {3 x  L' L/ ]' f公仔箱論壇工人黨的競選口號與其相關理念,與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口號 —「你我同心,為國為民」— 截然不同。這兩套口號的最大不同處,在於管治理念 — 前者接近「以社會為中心」的思維,後者則強調「以國家為中心」。在後者的管治想像裡,民眾相對居於次要,政府/國家,才是治理的主體。這引伸出來的思考,是何謂善治、善治是否需要「凡事依賴政府解決」的一類問題。
* y& U* j/ P- e* C# P  K( h. M( U; f
人民行動黨的管治理念,源於李光耀時代的精英主義。執政者眼中的民眾,大概只關心個人物質利益,沒有足夠智慧與能力,參與政事反會阻礙執政者「做正確的事」,因此信奉自上而下施政的精英主義。李光耀曾作比喻,大意是如果載滿全國官員的飛機失事,國家便無法生存。這成為新加坡管制言論的一大背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7 R# u  q3 l, Y
tvb now,tvbnow,bttvb7 Y' u0 z) ]6 E' c3 E9 B
我在最近的文章〈不羈放縱愛自由 —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嘗試思考這種精英主義以外的管治想像。在文中,我以香港為例,寫道:「一個社群要管理好集體事務,可以依靠政府來解決,但也不可以忘記民間力量這實然的『第二管治梯隊』。」背後的假設,是民眾並非如想像般愚昧無知、無法自理。專欄作家James Surowiecki的著作,The Wisdom of Crowds: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正是通過不同案例來引證這點。因此,當我見到工人黨能有這種政治理念,很感共嗚。% n5 h0 K0 A5 R8 F4 o

5 @& ^0 ~1 z2 I3 E! ^2 r公仔箱論壇要理解「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何以行得通,需要還原基本步,思考政府何以會存在。政府的功能,很簡單地說,大概就是聚集資源(通常是稅收),然後按社會的不同需要再分配資源。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如果民眾能善用crowdfunding與crowdsourcing,就能做到同樣的事。台灣朋友告訴我,現在有愈來愈多人回到農村,進行各種按著民眾不同理想而行的社區營造實驗,其實也是「以社會為中心」管治理念的實踐案例。公仔箱論壇4 ^& p% D+ }9 \6 n

0 ^: _+ {3 n2 z2 g5.39.217.76具體地說,新加坡如能孕育這種與執政黨截然不同的管治認知,利多於弊的原因,大概有三個:0 u& }% E& d6 Q8 I0 _- h, l* B
5.39.217.76% b% q4 F- I$ j2 p/ r. w
(一) 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言,There are no facts, only interpretations. 套在公共行政的世界、以「成本效益」(Cost Benefit Analysis)為例,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是決定如何計算「成本」與「效益」的關鍵,因此這看似「客觀理性」的分析,實際上也躲不開主觀判斷。既然如此,返璞歸真,讓民眾按不同需要更妥貼地自理,其實更能達致善治。這大概就是耶魯大學學者James Scott,在著作Seeing Like a State :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裡,崇尚地方智慧、抗拒中央規劃的原因;
* @' _7 p0 n( \- F: O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T( m* G( Z: L  y- N( U& _" k
(二) 一般有關民主的文獻講權力制衡,都只聚焦於選舉。問題是,就算不是選舉威權主義、選舉在社會享有各種自由的脈絡下進行,如何確保當選執政的政權在選舉過後、在下屆選舉前,能尊重民意,仍然是個大問題。這問題衍生了「參與式民主」這類概念。「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可以視之為新的一種制衡方式──這種制衡,就是民眾自理,減少對政府的依賴。須知道,歷史中高舉道德旗幟的左翼,屢屢衍生殺人如麻的暴政,其一大原因,正是太相信「凡事需要政府來解決」、令公權力大至不能制衡。這種國家主義的遺禍、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 t% Q( s' D- e3 |0 @$ T

+ c8 k) V. E/ d(三)「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其實與中國經典著作《道德經》所述說的「善治」,相當扣合。這部著作,講治道的,有這幾句話:「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c% W" Q7 ]" K. J0 _" S+ J% f公仔箱論壇5.39.217.768 R% x) d% H9 T; }$ B4 h1 Y, u; L
不單是新加坡,這幾點同樣適用於香港、甚至台灣。恆久以來,我們不斷聽到「現代化」一詞,且也視之為「進步」象徵,卻鮮會意會到,所謂「現代化」,本質就是國家統籌一切、「有效率」地運用各種資源,實現各種目標。我們所處的時空,卻是教育普及、資訊爆炸、對資源如何運用與所為何事,也有林林種種、各式各樣詮釋的年代,也如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所說、是社會行動愈來愈不需要金字塔領導的年代。何謂「進步」、何謂「美好生活」,乃至我們在當下時空需要怎樣一種政治秩序之更新,正是思考“Empower your future”背後政治哲學的一大意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