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鄺健銘: Empower your future — 從新加坡一句競選口號思考政治哲學

鄺健銘: Empower your future — 從新加坡一句競選口號思考政治哲學
% U& X* J8 t% |2 l% b0 I/ Q-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y8 I( C& |1 C9 p- y4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7 U  a* ^% ?" r9 [" u+ Q/ O. [$ {

. i: Y0 i, K7 V8 ^- Y公仔箱論壇5.39.217.767 |  F! l8 P8 S" ?9 R" s3 c
新加坡大選,其中一句很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語,出自工人黨。那句話很值得注意的部份,是「令我們的民眾變得強大、成為贏家」(empowering our people into winners)。
* U: L+ r; ^9 y( y* s/ A1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_  q% [7 j  c
這句話所突顯的精神,與工人黨今屆大選的競選口號 — Empower your future — 脈相成。工人黨黨主席林瑞蓮(Silvia Lim)曾如此為這句競選口號下過註腳:「民眾可以自我管理,政府不需要身影處處。」("People are able to run things themselves. We don't see a need for the Government to be present everywhere")5.39.217.762 `1 j- J* {6 P%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Q! H/ z2 A8 I3 ^
工人黨的競選口號與其相關理念,與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口號 —「你我同心,為國為民」— 截然不同。這兩套口號的最大不同處,在於管治理念 — 前者接近「以社會為中心」的思維,後者則強調「以國家為中心」。在後者的管治想像裡,民眾相對居於次要,政府/國家,才是治理的主體。這引伸出來的思考,是何謂善治、善治是否需要「凡事依賴政府解決」的一類問題。9 b. M8 Q: c4 t6 X

2 ?0 ^' C$ _0 g- j( K2 I! V人民行動黨的管治理念,源於李光耀時代的精英主義。執政者眼中的民眾,大概只關心個人物質利益,沒有足夠智慧與能力,參與政事反會阻礙執政者「做正確的事」,因此信奉自上而下施政的精英主義。李光耀曾作比喻,大意是如果載滿全國官員的飛機失事,國家便無法生存。這成為新加坡管制言論的一大背景。5.39.217.76  B! r8 k/ L' D' Q

% q# Q* g+ G  K5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在最近的文章〈不羈放縱愛自由 — 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想像〉,嘗試思考這種精英主義以外的管治想像。在文中,我以香港為例,寫道:「一個社群要管理好集體事務,可以依靠政府來解決,但也不可以忘記民間力量這實然的『第二管治梯隊』。」背後的假設,是民眾並非如想像般愚昧無知、無法自理。專欄作家James Surowiecki的著作,The Wisdom of Crowds: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正是通過不同案例來引證這點。因此,當我見到工人黨能有這種政治理念,很感共嗚。
; Z( v( S0 f2 j$ i; Z, @6 q4 h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1 H2 e7 l% i1 K0 h/ r0 ^9 }
要理解「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何以行得通,需要還原基本步,思考政府何以會存在。政府的功能,很簡單地說,大概就是聚集資源(通常是稅收),然後按社會的不同需要再分配資源。現今資訊科技發達,如果民眾能善用crowdfunding與crowdsourcing,就能做到同樣的事。台灣朋友告訴我,現在有愈來愈多人回到農村,進行各種按著民眾不同理想而行的社區營造實驗,其實也是「以社會為中心」管治理念的實踐案例。9 v" e7 n% T- b% P; z% y
公仔箱論壇" l4 f+ O6 |3 e+ M
具體地說,新加坡如能孕育這種與執政黨截然不同的管治認知,利多於弊的原因,大概有三個:  G8 u5 w+ l  b* g& M; d

! M. L) W' s2 |7 U  C0 |% h)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 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言,There are no facts, only interpretations. 套在公共行政的世界、以「成本效益」(Cost Benefit Analysis)為例,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是決定如何計算「成本」與「效益」的關鍵,因此這看似「客觀理性」的分析,實際上也躲不開主觀判斷。既然如此,返璞歸真,讓民眾按不同需要更妥貼地自理,其實更能達致善治。這大概就是耶魯大學學者James Scott,在著作Seeing Like a State :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裡,崇尚地方智慧、抗拒中央規劃的原因;
1 F, U& k. Z( ^7 _- a4 h+ Y5.39.217.76" T3 S. S& z$ d4 h" H
(二) 一般有關民主的文獻講權力制衡,都只聚焦於選舉。問題是,就算不是選舉威權主義、選舉在社會享有各種自由的脈絡下進行,如何確保當選執政的政權在選舉過後、在下屆選舉前,能尊重民意,仍然是個大問題。這問題衍生了「參與式民主」這類概念。「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可以視之為新的一種制衡方式──這種制衡,就是民眾自理,減少對政府的依賴。須知道,歷史中高舉道德旗幟的左翼,屢屢衍生殺人如麻的暴政,其一大原因,正是太相信「凡事需要政府來解決」、令公權力大至不能制衡。這種國家主義的遺禍、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
3 X/ W4 H) C7 E8 c9 |- E3 C1 o* u. d: I) ^8 a
(三)「以社會為中心」的管治理念,其實與中國經典著作《道德經》所述說的「善治」,相當扣合。這部著作,講治道的,有這幾句話:「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2 }( ?( K2 O' }( S. n$ K) W# J/ f8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c6 {6 A; ?; z! H; {& Q7 b5.39.217.76不單是新加坡,這幾點同樣適用於香港、甚至台灣。恆久以來,我們不斷聽到「現代化」一詞,且也視之為「進步」象徵,卻鮮會意會到,所謂「現代化」,本質就是國家統籌一切、「有效率」地運用各種資源,實現各種目標。我們所處的時空,卻是教育普及、資訊爆炸、對資源如何運用與所為何事,也有林林種種、各式各樣詮釋的年代,也如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所說、是社會行動愈來愈不需要金字塔領導的年代。何謂「進步」、何謂「美好生活」,乃至我們在當下時空需要怎樣一種政治秩序之更新,正是思考“Empower your future”背後政治哲學的一大意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