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的男性水電工吳先生,多年前因手部關節腫痛就醫,原以為是工作引起的筋骨痠痛,吃一般消炎止痛藥卻無效,後來確診,竟是較少發生在男性身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雖可幫助控制病情,但他從小就懼怕打針,每次只要看到針頭就「皮皮剉」,所幸,醫師評估改用小分子口服藥,讓他不再「聞針色變」,如今早晚輕鬆吃藥即能控制病情。
$ S. {6 u4 i) F) H+ t- ]) u& h) [4 |$ x t5 r9 K3 B3 x0 O! G
7 [" v# p6 X$ w& K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關節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最常侵犯四肢關節,導致關節慢性發炎,甚至會攻擊眼睛、肋膜與血管。根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率約0.4%,全台約有9萬人罹病,男女比例約1:3,且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病,一般以30歲到50歲的中年女性居大宗。
9 |% K$ y; w4 a, j9 Ytvb now,tvbnow,bttvb- J1 o# ~, b& T+ v
& T6 w# y5 r2 A9 I& W4 k: ]/ ?公仔箱論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像吳先生這樣的男性患者較少,也較容易延誤就醫,患者若無及早確診、接受適當治療,這種發炎反應容易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及骨骼,造成關節腔狹窄變形、僵直無法活動。一旦關節被破壞之後,即使用藥也無法恢復,恐對生活造成諸多影響。& a* o* Q% T3 o+ L
tvb now,tvbnow,bttvb9 ]( B2 `! L2 y6 j
! d. E/ f. G& X%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能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可預防關節腫脹破壞,大幅降低關節變形所造成日常生活的種種困擾。黃春明主任指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選擇相當多元,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可分5大類,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Biological Agents)、口服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s),各種藥物都有優缺點,民眾可跟醫師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用藥方式、控制病情。5.39.217.763 W8 _, ]4 b# G2 k E
) ~3 Q8 x& [8 R2 y4 otvb now,tvbnow,bttvb
, Y$ w) _#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吳先生為例,一開始用消炎止痛藥但效果不佳,後來獲得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十分害怕打針的他,對治療十分抗拒。去年國內引進小分子口服藥,讓吳先生多了其他用藥選擇,他現在早晚一顆藥,搭配止痛藥,發炎指數控制得相當好,生活也不再煩惱!
9 a* @" B0 j% e' D; ?, w5 f% G( V公仔箱論壇2 F# } R. O! C: |3 e
tvb now,tvbnow,bttvb" ]7 g( I* S- e# B; m5 w! {) e2 _
黃春明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果不好好積極治療,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風險,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一旦罹病病史超過10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提高到3倍,建議病患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藥物,才能避免其他共病風險,享受生活!
+ u! C* {7 W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