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推自閉症社交支援計劃
4 R7 ~; B6 P" X7 D& o M6 D+ w* C4 V
" r8 H" s2 [7 {. p! F, x2 J& p8 `& ^! W
東華三院較早前進行調查,發現自閉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都需要有朋友,但因他們欠缺社交技巧而出現社交障礙,使人誤解他們不想要朋友。為此東華三院推出計劃幫助自閉症學生學習與人相處。有參與計劃的家長梁太指,兒子上課後變得有同理心,又會跟同學傾電話。
% I9 `. K9 q% o, i9 ] tvb now,tvbnow,bttvb1 k' N- x4 k: V5 Q: {7 m
主動為媽媽準備早餐
4 r0 A) {" C# t0 [. G) e# ?: G公仔箱論壇
3 \3 T3 {8 R4 g1 O6 a5.39.217.76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較早前得到慧妍雅集資助50萬,推出「社交導航──支援自閉症青少年服務」計劃,安排兩名心理學家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接受專業培訓,取得一個專為訓練自閉症青少年社交技巧課程的導師資格,並隨即開展支援自閉症青少年的服務,以影片、遊戲等方式教導自閉症學生社交技巧,例如開玩笑。tvb now,tvbnow,bttvb6 _* B+ Y" Y5 i
; v) k. Z0 L2 x;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負責課程的心理學家表示,他們會把課程內容分成很多部分,自閉症學生每次要專注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他們認為學生們對課程有興趣,表現績極。不過上課時也有衝突場面出現,他們認為這是好機會立即教導自閉症學生。
# T# b" j# G( p* ]/ l$ `! S
$ ^7 H+ X" _4 S$ s6 Btvb now,tvbnow,bttvb參與計劃的梁太表示,患有自閉症的兒子Kelvin以前經常於校內發脾氣被老師投訴,也甚少與其他同學玩耍,雖然曾想主動提出想結識多些朋友,但也不太被同學接納。不過,Kelvin在參加課程後開始有跟同學傾電話,話題也不再是只說自己愛的話題,也會關心別人,又會主動分享身邊發生的事,甚至主動為媽媽預備早餐。# E6 P4 h+ q' t$ u* n
5.39.217.768 ~1 S2 A& I9 B8 z f3 h: j
專家建議與自閉症患者溝通時要「畫公仔畫出腸」,表示他們不會非言語表情,建議家長可以示範與人溝通時可以怎樣表達,並且要用簡潔的說話,不應用潮語、彥語或比喻等。% \5 J5 g& K+ N2 E9 M6 l
5.39.217.76: |# o9 T+ \* O) a7 E, @
同常人一樣期許友情
+ {7 f5 ?6 O- i( G0 Z5 X: |公仔箱論壇
2 }) V3 f$ i# G' G4 Q9 \2 z東華三院較早前進行首個「本港自閉青少年的友情需要調查」,教育心理學家唐瑩指:「自閉症患者並非不需要朋友,他們其實並不封閉。」調查結果顯示,自閉症患者與一般青年對友情和獨處的期望相似,但他們的社交技巧、朋友量和友情質素較低,較多受到欺凌。臨床心理學家陳詠恩表示,朋友對支援精神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正在建立自我形象的中學生,並會影響他們的校內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