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行止: 步操男兒雄赳赳 核懾走馬客京華

林行止: 步操男兒雄赳赳 核懾走馬客京華tvb now,tvbnow,bttvb  V; u+ Q! f$ v; u

* R" v* @) C/ q8 ?, M5 J8 `tvb now,tvbnow,bttvb三、  ^0 S5 }) Z3 i. e! w

& V3 J: b$ \# c除了展示眾多新銳軍備,「大閱兵」正式受檢閱的五十個方隊、共約一萬二千名官兵,以七十五厘米踢出的步幅、二十五厘米腳掌抬起的高度,分毫不差地正步行進二百公尺、齊步行進一千公尺,動作不變形、整齊有序,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軍威」!「大閱兵」的確震撼人心。這樣子的列隊閱兵,西方國家特別是先進軍事大國,是無論如何無法和不會仿效的。不會仿效,是據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所說,這樣大規模高(經濟)成本的閱兵(據說把打造「閱兵藍」要工、礦停產及王府 井等五大商區停業的損耗計算在內達二百一十五億元人民幣),那不是美軍的風格,而且美國無必要藉此展示軍力,因為其「宇宙最強」的軍事實力,已是眾所周知、無人敢予輕試的事實。至於不會這樣做,則有深層文化原因。tvb now,tvbnow,bttvb1 w) u$ h  |! y8 T+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s1 L- w4 I0 M
以六十年代中期出版《西方的崛興》(The Rise of the West)在象牙塔內外享大名的芝加哥大學歷史學教授麥尼爾,退休後於一九九五年,把任教時蒐集的史料,寫就一本百餘頁的小冊子︰《聞樂起舞─人類歷史上 的舞蹈和步操(練兵)》(W. McNeill: Keeping Together in Time: Dance and Drill in Human History),對原始人何以聚眾隨着叫聲歌聲鼓聲圍着祭品、族長或祭司,有韻律地扭動軀體,麥尼爾認為這種常見於荷里活電影的「野蠻人祭禮」,目的在稟神或示人以族人「團結一致」(Consolidate group solidarity)的意志,進而「建構」出人人對外、崇拜神或領袖的「社區精神」。人類學家稱此為「肌腱聚合」(Muscular bonding︰也許可譯為音義較近的「綑綁壯男」)的集體活動,從「出土文物」看,真是「古已有之」,而且一路發展不輟,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德國的操兵閱兵,可說把此「一致行動」(Movement in unison)發揮至極致。便如球迷集結的叫囂吶喊,軍人擺開堂堂陣勢,目的無非在凝聚聲勢、震懾對手(敵人),在「訊息閉塞」的古代,這確能生宏效(人多聲壯揮舞木棍的部族因對方懾於聲勢逃遁而成功「攻城掠地姦淫搶劫」的例子,數不勝數),但如今只能「自我陶醉」,能否使外人退讓卻步,完全是另一回事。 納粹終於慘敗而曾因「紅場閱兵」名揚四海的蘇聯最後「無疾而終」,以至有「聲大夾惡」球迷的球隊不等於與勝出畫上等號,皆為最現成的例子。
+ f1 g7 |! j  P+ D) }$ B: {
) J: }3 u8 `+ A, [士兵操練(麥尼爾一九四一年被徵入伍,天天操練,孕育了他寫本書的意念!),久而久之,士兵之間自然而然衍生「無私的同志情誼」(Selfless camaraderie),同袍互相關懷、化解個人恩怨、促進死生與共的合作,結果大大提升部隊的作戰效能;有趣的是,麥尼爾指出,在各兵種中,惟騎兵不能展示這種雄赳赳亦可稱鬥志高昂戰意甚濃的態勢,因為馬匹並無「一致行動」的天性(這也許是「大閱兵」未見騎兵隊伍的底因)。tvb now,tvbnow,bttvb8 q1 L. T( V. O8 j/ i,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t# D2 N3 }6 x
以男性賁張的胴體「融成一體」示人,在戰場上發揮先聲奪人效能的時代,早已隨武器現代化成為過去,那即是說,當槍械取代徒手搏擊後,這類足以震懾敵 人的「閱兵」,便失實際功用,只能作為當權者展示其有權力動員以千計官兵馴服地列隊向其宣示忠誠的表演。顯而易見,在現代化國家,這種形式的「顯威風」早被摒棄。
9 ]& }4 L& d6 p) j% C* n4 x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 A& H+ O; |( B# m& d
應該一提的是,麥尼爾指出當日本經濟在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時,不少西方論者認為其企業不論大小,早上開工前那場體現全體員工團結一致為做好分內工作 而努力的「健美操」(calisthenic),大有貢獻。麥尼爾不以為然,因為沒有這種如先民祭禮儀式的先進國家,生產力絕不比日本遜色。事實上是,日本企業已無法受惠於這種「早操」,這是這種早晨「祭禮」在日本已式微的原因。一句話,不論用什麼形式,以肢體展示力量在現代社會已不管用!
. D" b: q: g% N" W  _/ Y$ G8 G* K% ]& d
四、
; D. X  `8 b3 L4 N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5 @3 J: |* j0 T) ?+ `$ o; E
以內地人民的愛國情懷、排外心結(尤其是對「日本鬼子」)和狹隘的國際視野,「大閱兵」可振奮民心、提升民族情緒,無可置疑;然而,看深一層,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大閱兵」對外的影響,卻是負面和消極的。' n- r2 @4 i" Q
7 u( o6 C/ q4 J/ q& [& a$ n
首先是,戰爭有利經濟建設論,在西方漸成「顯學」,六月初前後四天,筆者在本欄對此作了詳盡的評介;這種想法的普及化,提高了「戰爭販子」對西方政治的影響力,這種情勢對口宣「和平必勝」實際上全力研發先進軍備的中國頗為不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0 Z/ `6 B! f: \8 R

+ n! v; p4 N' e. a( Y- xtvb now,tvbnow,bttvb一如筆者早前指出,和平與擴軍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沒有強有力的軍隊,和平環境便不易獲致;打造中國成為軍事強國,的確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要如何排除西方國家特別是強鄰如日本(請別小覷小日本的軍力!)對中國追求和平與致力武備研發的憂慮,中國在外交上要盡更大努力。
" S  R* l. Q! x9 t' T& V
& L* N% _- M* N9 S; I& i5 btvb now,tvbnow,bttvb其次是,在華盛頓有一定影響力的「美國奮進學社」(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月初發表題為《重振美國核文化》(Reviving America's Nuclear Culture)的報告,從向日本投擲原子彈、冷戰期美蘇各擁大量核彈對峙以至奧巴馬二○○九年四月訪問布拉格時重申美國矢志不渝地致力於「無核世界」 (是年十月奧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諾委顯然未視此為政客的謊言),但時移世易,美國非再重建核武無以當世界警察!tvb now,tvbnow,bttvb; l& r9 q. a- r2 n
- ]. K' P1 z; _5 F) D
美國目前的「核子彈頭」只有七千一百枚,比一九六七年少百分之八十,「布陣」(currently deployed,隨時可發射)的有二千零八十枚(核彈的載體不寫了);這些核彈,不少「存倉」已達七十年!( S* R, P5 d! H
5.39.217.762 A4 c' ]. p* O
如今美國(和西方社會)又生活在「蘑菇雲」的陰影下,以聲聲不會動用核武的俄羅斯、伊朗(已擁有核武?),為了因應新的形勢,隨時可以改變主意;這 篇寫於「大閱兵」前的文章,特別指出中國為捍衞、奪回其在南中國海的「固有領土」,亦有「動核」的誘因。「大閱兵」展示的犀利核武,加上外人可能有此為「比堅尼式」演出的憂思,令文章建議「重新啟動美國核文化」,大有市場。所謂「核文化」,指的是美國要釐訂在這方面保持絕對優勢的核政策。事實上,沐浴在 諾獎光環下的奧巴馬,雖然並無檢討核政策之意,但美國空軍見核形勢險峻,已創立「核威懾高級學校」(School of Advanced Nuclear Deterrence),路易斯安那州科技大學則有「保障、制止、升級及核不擴散科學及教育中心」(CADENSE)之設……。這類被視為重新研究核武戰 略的研究機構,在美國大學有愈來愈盛之勢;美國輿論認同這種趨勢,原因是「中東和可能亞洲核武泛濫(cascading)」,不僅已威脅到美軍的「海外活 動」,向來依賴美國的「諸小」,更有受保護的迫切性。在這種情形下,美國「重振核文化」便大有必要。
2 N% s6 U  _- x6 k* X+ D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9 `, {3 _) Z3 N( b
如何緩和、扭轉這種國際形勢,相信是習近平主席稍後官式訪美與奧巴馬總統會商的要點,數天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說此行必有好消息,但願此中包括北京 允許在香港貫徹《基本法》中許諾的民主;事實上,綜觀世界大局,在香港落實「真普選」,即使只朝此方向踏出一小步,已足顯示習近平有帶領中國民主化的決心。這點些微的民主曙光,可以化解不少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疑慮和敵視!
) y2 z0 G3 e$ U0 D$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F0 d" A. |4 Y
‧熒幕觀「九三大閱兵」有感.二之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