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不平等 核心價值剩幾何
, ^7 j. j j1 Wtvb now,tvbnow,bttvb* a4 V9 ? o/ P5 l" t O4 i, y+ _
佔中行動爆發近一周年,當局的檢控行動卻老鼠拉龜,引起廣泛批評。繼律政司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質疑裁判法院定罪率低下,佔中搞手之一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陳日君也忍不住諷刺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叫當局情何以堪。7 N! N7 V) g& I* H% U) R* C& e# h
8 b/ w3 @9 w4 L1 ^5 |- K& u公仔箱論壇陳日君向有「政治主教」之稱,與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前民主黨主席李柱銘以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組成「搞事四人幫」,專門搞風搞雨。佔領行動爆發,「四人幫」同樣居功至偉。與其他人逃避責任不同,陳日君是少數肯兌現承諾、佔領落幕後向警方自首的搞手之一,惟令其失望的是,當局遲遲沒有預約拘捕他,遑論提出檢控及定罪,為參與非法佔領付出代價。5.39.217.762 ^% K# m* u, \
+ V2 g' t8 V/ y既然港府一再強調佔領行動非法,陳日君亦老早擺出一副願為理想犧牲的架式,為甚麼港府不願成全他呢?是因為他年紀大,出於人道考慮,還是忌憚他在教區的影響力,又有外部勢力支持,以致投鼠忌器呢?不管港府有何苦衷,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已是不爭的事實,難怪陳日君以嘲諷的口脗說,雙學領袖已被落案起訴並於明日提堂,他自己繼續逍遙法外,為此感到「慚愧」,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已「成為政府的統戰對象」。這一辛辣諷刺可謂擊中了港府的軟肋,戳破了法治的假象。8 v3 o% V+ W s( L( [
5.39.217.762 F" G: L! U) E) o. f
的而且確,自詡法治之區的香港,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平等,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陳日君絕非個案。以黎智英為例,他不僅是佔領搞手及幕後黑手,更是金主,他本人對此並不否認。雖然廉署一早立案調查,多位捲入黑金案的政客也被請喝著名的廉氏咖啡,可惜調查至今未有下文,大有不了了之的勢頭。還有最近搞得滿城風雨的港大副校長風波,當事人陳文敏接受匿名捐款,行為不符預期,加上立場偏頗,被質疑不是副校長合適人選,當局卻不敢採取斷然措施,結果自找麻煩。5.39.217.76( c$ Q% j# \& J6 |3 H3 s
' k' s7 I* A5 I. v% ^7 n) x4 j2 o
司法機構輕縱違法是備受詬病的另一個問題。有數字為證,一三年裁判法院定罪率跌至四成七,遠低於區域法院的近八成和高等法院的六成七,觀乎當局對佔領及其他暴力行動參與者的處理手法,就知道「警方捉人,司法放人」顯然不是沒有根據。對於定罪率低下,江樂士認為問題出在律政司檢控人手不足,經常將案件外判予年輕律師,致使裁判法院變成訓練場。當然,除了檢控質素下降,恐怕還有政治因素。司法獨立被賦予至高無上的地位,彷彿神聖不可侵犯,然而當司法獨立變成司法獨大,效果只能適得其反。「佔中三子」之一的戴耀廷曾公開揚言即使判刑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如果沒有足夠底氣,他敢說這話嗎?
# H g; [. ^9 G$ ^# Vtvb now,tvbnow,bttvb- h; L! c4 Z7 i* C% m* u
法治是港人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可惜回歸後早已遭侵蝕,從前特首貪曾及前廉政專員貪湯至今逍遙法外可見一斑,尤其是經過佔領事件,法治即使未死,也處於彌留之際。陳日君的嘲笑,再一次戳破皇帝的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