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一詞大家耳熟能詳,普羅大眾總以為「健脾」就等於健康,覺得健脾就是指食物或中藥的補益作用。尤其是香港人,總喜歡煲湯水時加入北芪、淮山、黨參、白朮、茯苓等「健脾」中藥,真的有這需要嗎?tvb now,tvbnow,bttvb) k( K" `" Y7 L9 ~7 t: H# y
健脾非一定要吃藥,健脾不只是中藥的專利功效,即使在《本草綱目》上的記載,白飯也有「益氣、和胃、補中、壯筋骨、益腸胃、通血脈、和五臟、好顏色」的效果(見「粳米」條目),甚至比「健脾」多出更多功效了!吃飯絕對可以補身,而非只有吃藥才補。
& e8 b' E0 K4 e, R公仔箱論壇稱得上「食物」的,皆是可供人食用,作用較為平和,能化生人的血氣。各種食物有不同的補益程度、補益不同臟腑的特性,可是無論如何,皆是能夠補益脾臟的。其實,多吃點飯,也可以有吃人參的效果。
' N8 f) a+ U3 @; }+ c$ O5.39.217.76中醫講求中庸之道,講求過猶不及,過度健脾也可以讓人生病!很簡單的道理,吃太多米飯,也可以食滯甚至變肥;過度吃補藥,太補也會傷身。當你在家用心熬製一鍋「老火湯」,加上補益藥材,很可能會好心做壞事。
% V3 n/ M. z1 z4 [公仔箱論壇藥不可當飯吃tvb now,tvbnow,bttvb2 O0 [" I7 X7 W( O, q/ v$ M
筆者行醫過程常有一種體會,在貧困農村給人義診看病,吃中藥效果相當迅速!反而城市人吃補益中藥,效果往往不如理想,這與城市人本身常吃中藥有關(這也是「濫藥」啊)。當沒病時經常吃中藥,生病就沒藥可吃了。 i. B& j6 J% v- }$ q' l1 X
常有人說「藥食同源」,然後就說「藥膳」可以補身,其實剛好相反,「藥食同源」本來是指食物也有藥性,所謂「藥補不如食補」,本來是強調透過食物補身,比吃藥更重要,而不是鼓勵將藥物變成食物來吃。
8 Y" P1 @- G( H' X/ Xtvb now,tvbnow,bttvb聽過「虛不受補」嗎?有些人身體虛,吃黨參北芪也總是補不上,甚至出現不適;又或者有些人,就算吃很多飯也不長肉,這也同樣道理。不是你隨便吃健脾的東西,你的脾就可以補過來,這還需要經過醫師判斷,透過不同方法。吃黨參北芪能夠健脾補身,這種想法,更多是商業上的宣傳口號,他們要將中藥當成商品賣給你,肯定希望你將藥當飯吃吧。如果是醫師處方用藥,肯定不贊成你濫吃藥物。
/ ?3 U" U+ P: Ztvb now,tvbnow,bttvb香港社會常有一種畸形現象,當人人都說補身要在湯水放藥材,如果醫師不這樣說,反而被人詬病醫師你不懂養生。其實,很多時醫師也身不由己,如果電視台邀請醫師上去講養生,他們順應民情,總會希望你介紹湯水,湯水之中也必須要加點「補藥」、「加點瘦肉」…… 如果不介紹,就很可能無法上電視介紹「中醫」了。
+ C% F$ S+ d0 I. ~為了你自己的健康着想,果斷戒除「濫藥」習慣,藥,應該是生病才吃的。
! h; z9 \1 b; ]# i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