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按摩?
$ W) Z5 Y: z- L# k; }2 k y- y, c ?tvb now,tvbnow,bttvb$ w# _+ P5 G# v0 h! [
又是說多觸摸嬰幼兒身體,可增加親密感嗎?" _* A( W: U4 e3 H6 [# r/ W
tvb now,tvbnow,bttvb7 \) J( u+ {2 S, g0 J4 Q
當然不,標題大大隻字寫明「治療」,要介紹的是物理治療師進行的按摩處方,對改善 BB 的斜頸症、低肌肉張力或脊椎側彎等徵狀,都有正面作用,尤其適用於早產兒。
/ p7 w C, Y* }* Z( m/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W% f; A1 q. t) l" Z8 h+ n5.39.217.76事實上,治療性 BB 按摩是外國醫療體系的一部分,尤其早產嬰都會慣常配合此療法,使有助更早出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 s3 y/ M) C4 ?, s
/ G: s2 ^9 Q; [6 o國際嬰兒按摩協會首席導師、註冊物理治療師鍾穎傑(鍾 Sir)表示:「一般保健按摩形式是摸下、捏下 BB 的手腳身體,以增進親子親密關係。但治療性質的 BB 按摩,則會因應個別嬰幼兒的表現作出按摩處方,家長在導師指導下學習進行,可以有更針對性療效作用,例如有斜頸症的,可因應徵狀表現刻意在偏弱一側多做刺激性治療,而偏強一側就做紓緩性放鬆為主,加強平衡調治效果。」公仔箱論壇7 k- r( t# {" p: }# r2 J, s& b! Q8 E
" b7 K! H3 {# G# S" L針對按摩助 7 感發展
$ z ~+ U, A&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6 j+ R0 E5 ?( y6 O4 p+ j5 M! x
他直言,初生嬰兒的感官發展,包括有本體覺(關節感)、前庭(中耳的三圍空間感),連同眼、耳、口、鼻、皮膚即為 7 感。「事實 BB 初生頭兩個月發展都是靠觸覺及口腔控制,用口部及皮膚接觸來探索世界,至 3-4 個月頸部懂得控制後,才會追蹤事物開始發展聽覺等其他感觀,所以初生階段向被視為 7 感發展黃金期,特別是早產嬰兒未完全發展成熟已出世,更需關注 7 感發展。」
7 o( x! o3 p2 t/ c' R" E/ M; l% P7 s- r5 }$ Z
而具治療性作用的 BB 按摩,很明顯是要加強發展 7 感中的觸感和本體覺為主,不少研究實驗發現,皮膚接觸可以令 BB 的神經綫發展更易成長,從而增加腦部發展可塑性,改善 BB 體能、協調能力等各方面。「簡單理解,配合適當手法給 BB 進行按摩,既可作為徵狀辨識,像斜頸症、肌張力不足、脊柱側彎、協調性障礙、感統失調等徵狀,透過按摩過程都可評估發展進度是否正常。如若發現有異,則繼續對症針對配合刺激性及紓緩性按摩,亦是其一治療方法,因為透過觸感刺激四肢神經,增加 BB 本體覺刺激,跟大腦相關區域會有個 mapping 作用,相對愈刺激得多,便愈容易有進步改善空間,亦即 Use It Or Lose It (用進廢退)的道理。」5.39.217.76- [7 E0 T' c! D- J/ b
' q, v3 ^9 v) }5 S4 t0 C
臨床半數 BB 有斜頸
4 L" t$ w% {/ r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p2 K* x2 z. [+ V
在眾多初生 BB 徵狀中,要數最普遍者,鍾 Sir 指一定是斜頸症。「就臨床所見,每 10 個 BB 大約有一半都有斜頸症,部分先天形成的,有機會是頸前方斜側肌肉繃緊所致;另部分則是後天因為環境、照顧者等因素(經常側頭一邊睡)所致,通常只要細心留意外觀,都可能會發現有大細面、嘴角高低,或從頭頂看耳仔位置有前後不一等表現。」$ h+ U! m* u+ o* m1 Z, l+ C; i. T
?1 Z# U7 x4 E5 M6 [+ Z; i" z問斜頸症是否一定要治療處理,他老實答:不處理也不一定有問題,因為 BB 出生時腦囪未生埋,故慢慢透過頭部轉動塑造返頭形,也可以改善斜頸問題,最重要是照顧者要幫 BB 轉身轉得夠,待 BB 頭頸肌張力增加平衡返發展,大半個案都可隨成長自然糾正,頭形能大致對稱過來。「但臨床也見過有 BB 懶得郁頭仔的,照顧者亦沒注意多幫他轉身,於是經常側身一邊睡,頭側給瞓扁了,這樣頭形隨成長一定會有大細面,在外觀影響之外,嚴重者更可能連下顎也因頭扁扯向後移,長遠有可能影響呼吸,較容易有吞噬問題或睡眠窒息症。另外,因為頭形歪的關係,身體要平衡,脊骨也自然會微調作平衡,使由頸椎到胸椎再到腰椎的整個排序也可能『要錯位遷就返』,亦更易有脊椎側彎的徵狀。」
T" O8 V; Y: }) J4 O3 p2 f, p: D$ V' a" e+ M
1 個月大可做按摩* ?8 Q7 \' P9 |4 Z9 z
+ x5 m' L; T% n% v) E% m% I# b5.39.217.76若然家長心掛掛,想令斜頸等肌肉痙攣情況加快痊癒,則對症學習適合自家寶寶的按摩手法,會是其一有效處理方法,臨床亦可配合其他治療手法如拉筋、針灸或手法治療等。9 w6 w0 [4 H. ]8 f2 ?
- z9 i/ x, s6 r( ? C9 J1 } O「如一出世便配合物理治療按摩手法處理,加上父母學懂幫 BB 頭頸放好 Positioning(擺位)的技巧,問題更可以大事化小。通常初生 1 個月以內的 BB,可以安排上門做按摩檢查,以捉出有沒斜頸、低肌張力等問題,這樣子及早對症配合放鬆及刺激按摩處方,改善程度可以很明顯,若非刻意細看也未必能看得出有大細面的情況。」但若到 BB 成長至 3-6 個月大才查找出徵狀,則因為很多發展如頭形方向性等已然成形,變相配合按摩也只能作輕微適度的微調。「始終當 BB 頭頸肌張力夠懂得自行轉動後,就算你點幫他擺返啱個位,BB 頭仔都很易會慣性側返埋一邊,較難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公仔箱論壇1 n' q- M7 p(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F" @3 {9 M( q! a( T
至於另一透過 BB 按摩常見發現的問題:低張兒(低肌肉張力兒童),鍾 Sir 指家長更應及早配合按摩手法給 BB 增加本體覺刺激,且會建議持續進行至 6 歲。「嬰幼兒腦部一般至 3-6 歲才完成發展,此期間對一些經常懶得郁攤大身體、腳軟無力、頭仔扁晒、肌肉軟腍的低張兒童而言,尤為重要,因為研究指低張兒成長後會較易有學習困難,所以及早透過按摩檢測出問題,再日常家長配合針對性按摩手法,透過本體覺刺激調整肌肉張力鬆緊度的同時,也可對促進腦部發展有幫助。」
) L' E& ?) g- H0 d
( g! Q" M7 L$ e* h9 g---------------------------------公仔箱論壇6 n! c! r) f8 a
5.39.217.768 S1 I- Y/ ~: o9 k
對稱摺紋助評估公仔箱論壇! R: k0 a1 F4 ?
5.39.217.76& F# x$ U/ p5 y2 `' V
作為一個治療性的 BB 按摩,初期評估,鍾 Sir 指會以檢查「綫」為主,包括身體後方的不同摺紋,例如頸後方、腰背、腿部關節摺位的摺紋等,以評估對稱性、深淺程度等是否一致。
M/ I# Z I" `5 J! y# H公仔箱論壇
+ z+ H) @; a! E6 B( g以這次幫忙示範的樂樂為例,拍攝時 8 個月大的他,明顯有後頸摺紋高低不一,以及左右大腿內側摺紋不同的表現。「樂樂有後天習慣性引致的斜頸症,頭左後方有點扁平,顯見有向左側身入睡的慣性,以致右半身郁動機會較多,所以右大腿內側會多了一條摺紋,亦即此為主力腳較常發力之故。而為免長期身體兩側肌力一鬆一緊,像樂樂的情況,便可透過治療性按摩一方面作伸展刺激,另方面則起放鬆紓緩作用,令身體肌力發展能更對稱平均,預防對脊骨排序可能造成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