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法國華人維權 團結贏得尊重

法國華人維權 團結贏得尊重
4 d8 j) T; R7 w3 E/ M& v5 B7 C4 Utvb now,tvbnow,bttvb
& W1 ~" A9 g0 a) Z3 i: ?' T

) _3 J( ]* |9 H! g, u;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鑑於晚近法國社會上針對華人的暴力罪行層出不窮,旅法華僑反暴力華人簽名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終於得到法國政府高層回應,不單收到總理瓦爾斯的親筆回信,而且還獲瓦爾斯委派的內政部和警方代表約見,聆聽華人對改善有關地區治安不靖的訴求。tvb now,tvbnow,bttvb6 t4 S, U8 B; `# M$ I- c

4 w( t* l  u" b
以堂堂一國的總理竟能親筆致函回答一個少數民族代表的訴求,縱非前所未聞,也是極為罕見之事。這無疑充分顯示了瓦爾斯本人的風度,同時也顯示了當今法國政府對少數民族開明的一面,海峽對岸的英國實不可同日而語。諷刺的是,法國人擁有種族歧視的斑斑往績,實與此成一強烈對照。法國人儘管高唱自由平等博愛,但多年來一直被視為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民之一。法國先後在非洲、亞洲與中美洲佔有不少殖民地,戰後其前殖民地不斷有大量移民進入法國,法國人固然仍自視高人一等,而這種歧視亦延及包括華人在內的所有非殖民地的其他人種,一直為人所詬病。

: l  j" X2 i- H5.39.217.76
- L' R7 G; t3 d7 F3 ?" ktvb now,tvbnow,bttvb
種族歧視至今在法國儘管尚未根絕,但確已較戰前大為改善,其原因固然隨全球化一日千里,包括法國在內的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新一代都在不同程度上接觸、吸收多元文化,隨而對這些文化及其人民增加了解和接受。

0 o4 F8 q; D1 h8 F  H# `
; N8 L# G9 {3 @9 @3 i
與此同時,近三十年全球經濟力發展地圖的激變之下,法國以至英美加澳等多個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力已大不如前,這種新形勢使它們每每仰仗新興國市場,往日的驕氣傲氣逐漸消減,種族歧視亦隨而下降。不過,居法華人贏得當局的尊重當然亦與他們能較團結地不懈爭取本身權益有關。不論任何種族,其社區之內總不免這個那個的分歧,法國僑社亦不例外,然而他們往往在大問題上一致行動,只看每年春節多個社團代表總會一同上台慶祝新年快樂,便可見一斑。而這種場面在英國是難以一見的。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很多參政的居法華人一朝當選,仍然積極為華人爭取權益,巴黎市議員陳文雄這次列席與內政部及警方會談的華人代表團之內,便是好例子。這與英國好些從政的華人可說形成強烈反差。

9 u/ K% w, f$ p9 e% {: b9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9 l  H% b& j5 _4 M9 s
事實上,英國自稱民族大熔爐,嚴刑峻法管制種族歧視,但少數民族所得的尊重卻與法國不成比例,華人所獲尊重尤低。種族歧視在現今開口「民主至上」的歐美社會本就是複雜的東西,而英國朝野可說在這方面玩弄得淋漓盡致,隱性歧視無疑是其顛峰手法。排擠少數民族的明顯歧視固然牴觸法律,但對華人等少數民族的訴求置若罔聞卻每難指為違法,隱性歧視於是便得其所哉。始作俑者且又極富「彈性」,在非裔民權高漲之時積極應對唯恐不及,以博順應民意、關心民情的美名。君不見當年非裔青年勞倫斯被數名白人刺殺後,非裔社區抗議浪潮洶湧澎湃,當局即成立專責部門改善非裔社區警民關係。
8 g  }: S2 X+ g. H+ Y/ r
0 q3 n0 d- d1 t' C1 {/ \
然而華人多年來投訴飲食業人手不足,要求放寬聘請外勞的限制,當局始終視若無睹,不單如此,還針對中餐館派人四處緝捕非法勞工。這些行徑未免使人興「雙重標準」之歎。華人前曾就勞工不足事宜要求與政府高層會晤,但結果只獲見邊境署的代表官員。若想像法國華人一樣獲首相親筆覆函,內政部高官接見,英國華人可謂難若登山。

  F: [/ k3 J2 V' U/ {
% h0 I3 g: I! i" S; Htvb now,tvbnow,bttvb
然而要知道,不論消極對待華人社區訴求或於少數民族社區厚彼薄此,均屬歧視。但華人在指責當局隱性歧視之餘,也應撫心自問,有否積極爭取本身的權益,而更重要的是,有否團結一致,伸張華人社會的訴求,還是自掃門前雪,又或奉承於外,自鬥於內。法國華人維權行動珠玉在前,英國華人能不藉鏡!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