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時:沉默隱性選民該發聲了

中國時報19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蔡英文主席獲得提名擔任“總統”大選候選人,密集展開競選拜會行程,國民黨提名人選雖然難產,但2016年究竟會換誰當家已成為社會關切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民調公布,預告各種配對的支持比例是多少,加上網上鋪天蓋地的各種大數據分析,連算命、占星預言都出爐了!但台灣選舉經常讓人跌破眼鏡,沒到明年初開票結束,其實誰也拿不準結果。無意加入預言遊戲,只想就近日幾樁訊息,探索台灣究竟存不存在著所謂“沉默的隱性選民”,也就是絕緣於媒體(包括傳統與新媒體)之外的民意,而這群隱性的民意會不會在明年大選發揮力量? 
4 {$ l- r" P!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y4 ]& y! ^& P. i; ~. H) d7 ]
  社論說,我們的好奇,在於最近一家學術單位做的一項民調,其中一項調查數據挺有意思,問卷中詢問受訪者“贊不贊成將投票的年齡從20歲放寬到18歲?”調查的結果是非常贊成10.9%,還算贊成33.3%,合計贊成的有44.2%;不太贊成31.2%,非常不贊成15.9%,合計不贊成的有47.1%。換言之,不贊成降低投票年齡的比例,不僅超過贊成,而且非常不贊成與非常贊成的強烈態度對比差距竟然達5個百分點。 1 d" C7 k( @4 G( i
5.39.217.76* y* H! [: [) }* |8 a8 H$ ?+ k
  這項調查數據,與最近以來的媒體主流意見相違背。流行的觀點是,新世代的意見應該受到重視,因而將投票的年齡從20歲放寬到18歲,應該已是當下台灣社會共識,至少在主流媒體的論述中,基本上是找不到太多反對將投票年齡從20歲降到18歲的;但民意調查的數據結果卻顯示,原來更多的人是反對這種主張的,甚至反對降低投票年齡的意見,照比例看應該才算是主流意見才對。 . u/ C: x$ s2 N1 Q
公仔箱論壇1 L! j! ^" U2 j: l: z: }
  社論說,有趣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明明是占多數的意見,竟然在媒體論述中幾近乎全面消失?如果說反對將投票年齡降低的人確實占多數,為什麼他們的聲音發不出來?甚至還聽任少數意見凌駕他們的多數意見?不諱言的說,如果不是調查數據透露了事實真相,許多人恐怕還是認定降低投票年齡,就是當下占多數的主流意見呢! 
9 c! O7 T1 T% o5 u9 _0 F! B5.39.217.76/ y* |7 g0 g: @* w
這種現象,很像是上世紀德國學者紐曼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論。意旨在意見市場上原本占少數的意見,因為積極主動表達,反而造成那些原本占多數的意見選擇沉默,造成了少數意見逐漸凌駕多數意見,甚至被塑造成是主流民意的假象。許多社會中的偏激少數意見,有時能夠壓垮溫和多數的意見,正是源於這樣的因素。 公仔箱論壇+ V/ I4 ]3 [6 c
tvb now,tvbnow,bttvb) m4 k( I9 p& v& j
  社論說,台灣面對各項議題的真實主流民意,可不可能因為少數意見的強烈表達,而一路都選擇沉默以對呢?從上述的數據看來,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換言之,這意味台灣的民意板塊中,存在著為數不少的“隱性選民”,他們對那些活躍於各個平台的意見喧囂,很多時候是不以為然的,但或許是因為工作忙,或許害怕觸怒激進少數惹麻煩上身,因而多半選擇沉默以對,變成安靜的隱性選民,最終的結果就是,明明根本是少數意見,竟能理直氣壯的以主流意見自居。
2 Y; ?0 d4 O2 _) y3 l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s" j' H6 K3 U) N: `( C1 I0 [
  更麻煩的是,主管政策的政府相關部門,竟然也選擇向這種偏激的少數意見看齊!自去年3月學運之後,成立新媒體小組也就罷了,還督促各單位將網路上的意見,引以為施政上的重要參考,甚至演成“婉君治國”的奇特現象,殊不知這些每天量產的意見,很多都是偏激的少數意見。如果決策者全要將這些意見都當回事,許多政策可能前後矛盾、左右失據,甚至違背法理,最後自失立場,政府功能大概也都要停擺。 % R6 W7 v9 d5 U1 }4 W+ O0 w( V

5 p6 c, V/ ~" E$ [! H; t( B5.39.217.76  隱性選民還是可能發揮關鍵作用,很多時候在意見市場上占有壟斷位置的偏激少數,經常會在選舉中遭到隱性選民教訓。遠的不說,最近英國大選的結果,事前包括民調、專家、網路等幾乎都沒猜準最後的結果,原因就在於誰都估不出隱性選民究竟占多少比例。台灣何嘗不是如此? 
2 K. i& s1 S: `# A: x: \: W
4 y: R$ D* F7 O1 k9 G) a# o9 S7 N" c& _$ [  ~公仔箱論壇  社論說,多數人忙於生活,對政治冷感,很容易受媒體觀點的操控。過去幾年台灣陷入統獨惡鬥,社會漸失理性,許多人雖不贊成媒體通行的觀點,卻選擇明哲保身。本報時論廣場日前刊登資深媒體人楊艾俐一篇專欄文章,題為“隱性支持者,2016站出來”,對此現象心所謂危,乃針對終日忙於工作或家庭,對政治冷感的中間選民,呼籲他們不能再聽任網軍主導台灣未來,應該站出來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緘默不語,甚至放棄投票,就等於把自己未來主宰權拱手讓人了!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