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新療法減中風復發率

有什麼病是成年人最怕的呢?很多人都會答中風。中風是一種急病,有些人會有稍微的徵兆,有些則沒有,然而若它來一個突襲,可以令人永久傷殘。中風是本港成年人永久致殘的主因,每年有平均超過2萬中風病人需要接受住院治療,當中更有3千人因中風而死亡。雖然病發後很多病人都會立即醫治,然而一年內復發率卻高於兩成,顯示沿用的藥物治療方案效果有欠理想。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為此行研究,發現採用較進取的藥物治療方案,病人能有明顯好轉。公仔箱論壇6 u/ A9 C/ T- }& g- y
中風大致可分為兩類型,一是由出血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另一則是由出血所致的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顱內血管粥樣硬化是亞洲人患上缺血性中風的最普遍成因, 約佔30至40%個案,相對於西方人患顱內血管粥樣硬化佔缺血性中風的比率少於一成多的比率為高,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在2006年至2013年間,招募了50位因高程度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的中風患者(平均年齡63.4歲)參與研究,針對粥樣硬化這個病理,評估症狀性腦動脈粥樣硬化在藥物治療下的演變過程,有助提供科學依據來了解中風復發機制及優化預防方法。5.39.217.764 w7 G+ v9 y" ]# R7 b+ q: D+ N( @1 u) z
進取式藥物治療公仔箱論壇6 h1 M+ C/ I) P3 `8 A* |
為了得到較佳的效果,病人會進行兩次3D旋轉血管造影檢查。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蘇藹欣醫生表示,以3D旋轉血管造影檢查可以清楚觀察到2至3毫米的基底動脈及細微的分支狀況。
. C0 `! a4 a1 T5 t  W此外,參加研究的病人會採用較進取的藥物治療方案。病人要在研究首4星期服用兩種抗血小板凝結藥物(阿士匹靈及氯吡格雷硫),以穩定病情,病情穩定後醫生會為病人選取其中一隻藥繼續服用。
; n- {# s+ y1 N% Z+ Y1 Ftvb now,tvbnow,bttvb中風復發率大減
2 m2 \; ^) k& Q0 Stvb now,tvbnow,bttvb除了藥物治療外,也會採用更嚴格的藥物治療控制指標作標準,例如將現時低密度蛋白膽固醇少於2.6mmol/L的標準進一步降至1.8 mmol/L、糖化血色素則由7.0%收緊至6.0%,病人的收縮壓也要調整,以嚴格的準則控制血脂、血壓及血糖等高危風險。經過一年的臨床及血管造影跟進,研究發現九成參加者的腦血管硬化閉塞沒有加重,甚至出現顯著好轉。6 C$ k+ o3 q7 L/ Q0 G. F* f: c5 A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國偉腦神經學副教授梁慧康醫生表示:「研究所提倡的新藥物治療標準成功令中風復發率由23%降至14%,顯示病人的腦血管硬化情況可以逆轉。我們期望此新標準能讓本港,以至亞洲更多中風患者受益。」
! n( E) E0 ]6 W1 P, |tvb now,tvbnow,bttvb他又補充,有別於醫管局建議缺血性中風病人服用單一的抗血小板藥的做法,計劃的首一個月會採用兩種抗血小板凝結藥物以穩定病人的病情,結果顯示得到很好的成果。用藥之餘再加上進取式的風險控制,一年內復發的機會便可減低。不過他強調,利用過多抗血小板藥會有出血的風險,必須經醫生密切的監察才行。% {7 a1 c2 {7 H+ n2 x
飲食節制見成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h' x* ^- F
67歲的盧先生,5年前出現右邊手腳麻痹徵狀,才發現是中風的徵兆,入院後確診中風。其後跟隨研究所提倡的新標準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等風險因素,血管硬化狹窄由79%降至58%。
* H  E6 O: d( [1 g( M: C#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說:「以往在飲食方面沒有節制,因為從事木工的關係,每日『三茶兩飯』少不了,而且我是為食之人,剛吃完飯聞到附近食肆香噴噴便會走進去再食,有時真的飽兩次,不過患病後便開始驚,所以遵從醫生指示,定時服藥以控制風險指標,現在如常活動也沒有問題了。」
# @3 w! x' n' y2 [  }9 J0 T2 B6 B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