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起開始對美國為期8天的正式訪問,安倍獲得在美國會發表演講等“高規格”的禮遇,日本輿論為此顯得很興奮。受到美國重視,越來越成為日本主流社會最大的自信心來源之一,美國對日本的意義顯然大於除美國之外的整個世界。
) J0 t* b0 `3 Q1 P4 D. m Gtvb now,tvbnow,bttvb
% M7 `4 C) b8 W% htvb now,tvbnow,bttvb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出,美國民間甚至政壇對安倍還是頗有微詞的,那些負面看法主要集中在安倍的歷史認識上。美國多家大媒體在安倍訪美前夕發社論要求安倍正視歷史,此外安倍訪美時間雖長,但奧巴馬只陪他一天,反映出美國社會對這位日本鷹派領導人的真實態度“很複雜”。華盛頓最看重的恐怕只是他和日本的利用價值。
0 V% X0 u8 Y$ a: H2 M8 r) }4 Y% A7 P
如今世界上最“忠於”美國的國家,大概就是日本了。被美國當地緣政治杠杆用得最順手的國家,可能也是日本。考慮到日本是個頗具實力的國家,這種局面無論如何是不正常的。
: `1 }& p! d l' ~ ]' n5.39.217.76% K7 I: _5 e# F" R( `# N
亞洲地緣政治或許提供了日本加緊“巴結”美國的某些動力,但事實上每個國家都面臨向某個外交方向傾斜的壓力,而大多數國家都會更看重對外關係的平衡。比如美國和西方的壓力促成了中俄走近,但中俄並沒有讓彼此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產生某種排他性。即使菲律賓這樣力量小得多的國家,其外交的“獨立性”看上去也要高於日本的自主能力。 tvb now,tvbnow,bttvb, w' r3 z. i! Q/ j: J/ p. Z
/ J3 k& K \ c9 A 日本與中國這些年的關係緊張有著內在原因,日本的方案是把加強美日同盟作為牽制中國的主要手段,其結果是它與中國的矛盾和它與美國同盟的升級相互刺激。這屬於20世紀甚至更早的國際政治遊戲,它在21世紀的高強度運用難免會導致諸多問題,必將有些玩不轉。
9 a- M8 `9 z0 C+ {
/ `, e2 J6 T2 W" t& ^) K 中美關係對華盛頓來說畢竟更重要,在中美之間失去平衡能力的日本,意味著不夠格與中美共同組成一個“大三角”。它將逐漸墜落成美國對華戰略的一個砝碼。這時候的美國,無論怎麼對待安倍來訪,都非美日之間“大國外交”的結果,而更像是前者高高在上“調教”後者的一種方式。
( Y. v2 G4 _. Z: o公仔箱論壇
o7 w& o" H1 p. x& A+ s# U$ u 日本一直致力於成為“正常國家”,但它的自身表現非常“不正常”。比如在對待歷史問題上,它一直強調自己讓外界普遍看不懂的“特殊性”。其經濟現代化和國內強悍民族主義之間的反差也是發達國家裡最突出的。日本似乎在用把美日同盟推向極致來彌補自己一些不尋常的缺陷。
; q4 S W# G3 _' L
8 u) z8 [3 `& q. {公仔箱論壇 安倍訪美已經談不上是什麼“大事件”。東京大體失去了主動影響美日關係的能力,這次訪問將是華盛頓單方面把握“賞賜”和“教育”日本的過程。此外,美國在不斷努力把日本拉進TPP,華盛頓將借這個機會進一步要挾安倍政府。
3 L, i) G, q- e0 `2 S/ j0 e# t# B# ?7 p7 \& q/ |/ j6 g) J
美日關係的加強已經被打上“牽制中國”的烙印,這種牽制意味著中國的一定麻煩,但這不是亞太地緣政治的決定性方向。因為中美關係的直接性不可取代,任何“棋子”都只能是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