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j6 _, I* G5 E |* E#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學苑》的歷史重要嗎?對許多人來說或許不重要。就連袁源隆亦坦言,「香港大學好似有兩個圓圈,大的包括所有人,關注時事的則只有裡面一個小圈子」。最近《學苑》火紅,或許會讓人有個印象,即這本刊物某程度上反映或帶領香港年輕一代的學生思潮。然而對於這一點,就連袁源隆本人也沒太大把握。事實是許多港大同學連《學苑》是甚麼也不明不白。就在訪問前一天,還有學生來敲學苑 soc 房的門,問關於影印 notes 的事。他們不知道般咸道的「學苑影印」原來與港大《學苑》是了不相關的兩件事。 ' j- Q. t i' B. x' u7 l公仔箱論壇2 n ?5 T1 I/ w. Z7 `! q N tvb now,tvbnow,bttvb4 O0 ~ s0 w- d$ g5 e
tvb now,tvbnow,bttvb5 x# B! U5 h) L$ B7 S5 l# Q7 [
但,《學苑》的歷史重要嗎?要是你從歷史角度講,它卻無可否認反映了一代又一代學生歷經的集體記憶。反殖意識的抬頭,到認中關社的思潮,到民主回歸的呼聲,到八九六四導致整代港人對中共以至學生議政的希望粉碎,到今日「香港獨立」的本土意識崛起,每一個年代的學生思潮都印刻在《學苑》的白紙黑字裡。而今日,有份塑造這些思潮的許多學苑人,已經在香港的政治、學術、傳媒,或者文化領域上,成為意見領袖。從這個角度講,很難說學苑不重要吧。 " w. ^& c( F6 M0 l& f5.39.217.765.39.217.76. K# r' v' w% H, Y4 H3 `: T
基於這一點,我們想追尋,整理這段歷史能否為今日香港的社會討論帶來啟發。《立場新聞》新專題【五代學苑人】,將描述近半世紀以來幾代學苑人的故事,追溯香港學界的政治思潮演變。「慎思」與「敢言」,是學苑近年相傳的不成文格言。《學苑》被梁振英打壓之後,編輯部便是以這四個字發聲明回應特首。但追本溯源,這四個字到底從何而來?就連梁繼平也不清楚。tvb now,tvbnow,bttvb5 o3 w% Z; [8 J1 E$ J
公仔箱論壇' r! q" V$ {! j1 |6 W2 w
翻查資料,「慎思」「敢言」最早見於 2008 年 2 月號那一期。那一期總編輯劉泰志說,這四個字是他和莊員在傾莊閱覽學苑舊作時發現,因此拾遺重用,作為宗旨,卻未料沿用至今。公仔箱論壇/ T4 ~* o* I0 j/ ?- c. t$ l' ?
莊名「鋒」,又為先鋒、前鋒,代表我們莊願持一腔熱誠,盡己之綿力,充當學儕文字傳媒之橋頭堡,報人未見,道人所遺。縱使一年來我們遇上不少難題,曾接到讀者的投訴,也曾獲得同學的讚賞。但憑藉信念和慎思、敢言的宗旨,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該期編輯室欄目)tvb now,tvbnow,bttvb" K- i: E7 n2 K' s. [
5.39.217.76- f' Z' _$ b/ f% S4 z& r8 A 8 l5 P! F( X, ~. I*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08年2月號《學苑》末頁* x# G1 ~0 B) H' W7 h
2 p: ^9 c% N" U+ F. @. c% x5.39.217.76這期專題講北京奧運,開篇卻有這麼一段:5.39.217.76* i9 b* @' }. G+ |4 p8 ~9 @+ Y
1977 梁泰康5.39.217.76* b. f+ T- \1 s {
1978 陸乃明公仔箱論壇# M" R2 n5 ~- {# Q8 ]" v7 O
1979 吳俊雄! D5 y& Z0 Y7 ]4 R4 l8 c' k, b
1980 呂大樂0 I! c0 L. n6 Q: \) M — 《學苑》歷任總編輯5.39.217.76" u6 F: x$ Z& x8 b
怎樣的總編輯,就有怎樣的《學苑》。吳俊雄記得他前任兩位總編的脾性,更記得那幾屆的《學苑》,正在經歷怎樣的轉變。3 M) E# X1 Z1 f
「梁泰康莊比較多中國嘢,同當時的氣氛都有點關係……」他開始回憶。 * `- ~1 Z6 E5 I; ttvb now,tvbnow,bttvb「而陸乃明本身是一個『好香港』的人,不是那些熟讀中國歷史,一講就講三個鐘的人。」那一屆的編輯,大多對中國缺乏認識,因此根本無能力像學長一樣,從容探討大陸議題,立場亦因而被此前幾屆偏離中國,趨近香港。「我想我們有少少變,開始對香港事務關心比較多,可能大家都是由小販區行出來。」跟陸乃明一莊人共事過的吳俊雄,依然記憶猶新。 6 Q3 A# L- O$ g: J$ q- c* l到1979年,他正式接了陸乃明的棒,上任總編輯。這個「中國 — 香港」轉向,開始愈來愈明顯。* r* p/ G/ M S% @ N
先由「中國」談起。! \% M) t4 x+ ?6 C
3 P; N, P0 ^ a (四)解不開的情意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T3 w1 @8 k9 A) C
在國內不斷變動的前題下,在香港盲目的愛國、先設地否定香港社會制度,肯定國內社會建設,而不去探討兩者的社會本質,客觀上只構成一個麻醉作用,消極地馴服在現存香港的體制當中,真正的愛國意識也會被窒息而無從發展。所以學苑在加強認中的方向上,應要避免重犯這些錯誤。 2 J1 F8 X% a+ P$ t. k' Z9 \— 吳俊雄閣《再談「我們的話」》1979年1月《學苑》 ( s/ b. Z- v$ @7 _, a7 l, K
吳俊雄記得,他那一代人,對中國始終有種情意結。他任內的第一篇「社論」,大字標題「正確評價文革和毛澤東」,文章首句就是:「作為中國的一分子,我們都希望國家能夠富強壯大。」放在今天的大學校園,恐怕已被人打上「親共」標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N' M; c, p2 r3 K. y1 h
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這番舉動,已經算得上十分進步。畢竟,1976年的《學苑》封面,還是這樣的: ' E* p& J0 l& R5.39.217.76* p( M' b' x) j n8 t6 P: R3 B
tvb now,tvbnow,bttvb8 H, o! O k# j/ Q4 f( p$ a6 _6 `7 q % q. V# }- q, a- @
/ N) C- O$ \- ?' h" E0 \tvb now,tvbnow,bttvb 4 q% X0 ]2 j4 L& B8 D" Y0 h4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h; ~& P" W! s7 e: I" ttvb now,tvbnow,bttvb吳俊雄則走了另一條路線。「有少少秉承了社會派那種看法,今日就會叫做『民主回歸』,即是對中國不會全盤否定。事後睇返,成班編輯其實都係廣義地愛國,譬如他們一有機會去旅行呢,會返鄉下、返大陸,一定唔會去歐洲。」除了因為窮,更因情意結作祟。「覺得人既然要旅行,梗係睇下黃河係點先啦!」tvb now,tvbnow,bttvb, i0 g; {$ M' s3 K$ [$ v
這份情緒,不是很矛盾嗎?我問吳俊雄。他笑一笑,然後搬出時任《學苑》專題版編輯呂大樂的親身經歷。 ; b/ ]8 W* g8 G( Y" b* q5.39.217.76 9 {* z. O, S( R& \. a) X公仔箱論壇「呂大樂在學苑房差不多每日都講架喇,毛澤東過身那陣子,他曾經去過中國銀行門口憑弔,跟住人龍在旁觀,但一路睇一路睇,就覺得自己毫無感覺。」理性上,那代人覺得中國是「一件事」,「但其實又無人家口中的感覺,咩『見到毛澤東你會喊』,吓?真係唔喊喎,覺得好悶咋喎。」既關心又懷疑,對於中國,那一代大學生就抱持著,這樣的一份心情。 $ r( s+ o# u3 w4 Z' i ! N) p4 i# ~% j* O+ U- I6 i公仔箱論壇所以才有「正確評價文革和毛澤東」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大中華膠」的路線。「毛澤東都死了,四人幫又倒了台,文革咁大件事,是否可以重新評價?可不可以挖返一些不好的東西出來講呢?但態度,就不是今日(大學生)呢隻囉,咩『中共係妖魔』,不是這種。」公仔箱論壇. w' _$ y5 Q2 m% V. C" F; F! u2 G
怎樣不同?「抗拒的想法或者程度都有些不同。我們not so much係抗拒,反而是質疑的成分比較多,同埋大體上覺得,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政治命運擺脫不了,不可能行開,文化上甚至覺得要積極認識返中國。」吳俊雄強調,當年不是「抗拒」,而是「質疑」、「批判」,甚至「認識」。而今天的學生,「就算會『認識』,都是因為想睇吓怎樣更好地抗拒,主流個情緒都係咁。」5.39.217.76' D! k$ L7 K' g
6 y, e U" W4 v3 ]1 E(五)本土意識未來臨 6 n& V; H& _% R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9 Y, |' O% L' O
質疑中國,同時開始肉緊香港。& O N7 _1 j( v9 D; s
吳俊雄任內首期專題,叫DISCO MANIA,針對的,是當時香港社會的流行現象。「當時大家一齊舉手話,『我一定批判disco架,落去跳場舞先寫啦!」吳俊雄形容,當年血氣方剛的學苑編輯們,都喜歡這些貼身的本土題材。5.39.217.76 H! O0 }5 ?. b8 {/ @
2 h ?% f) f4 e2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後,就連在學苑房出入的學生,也逐漸變得「香港」:「以往多些穿拖鞋,甚至唔著鞋,鬚又唔剃的同學,在學苑房流連。由我們那屆開始,多了『四正』少少的人,趙來發咁樣,好靚仔,好有活力的。」# q2 X! G3 j8 D2 Q
這份「香港意識」的出現,既因為它貼近生活,亦源於這班呂大樂口中的第二代香港人,逐漸視香港為家。「當年是香港開始入黃金期的時候,麥理浩十年計劃的尾聲,公屋起咗喇,九年免費計劃剛剛來,反貪污捉葛柏之後廉署成立喇……一些好大的問題,你發現政府原來不是搞唔掂。」當然編輯們仍有很多的質疑。「依然有好多問題,始終覺得它是殖民地、殖民政府。」但終究是錦上添花式的評論。 6 Z. h9 [4 @: `9 e0 K 0 g& h. n* e% x" s3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9 z9 w( Y; F$ {- u
慢慢在大學生群體散開的這股香港意識,跟今天的本土主義、民族論,甚至港獨論,不是有點相似嗎?我問吳俊雄。 6 |/ C O, J# U4 n他不同意。「當年我們沒有本土的概念,對眼前的香港事覺得肉緊、得意,於是入去批判或者欣賞,但就無包起成件事叫做『香港本土』,你可以叫佢做生活事、社會事,都得。」吳俊雄舉出同事江紹棋博士的同志研究:「50至70年代有同志運動,但是無『同志』個名,無這個label呢,你就不會將同志做的十件事加在一起。」同樣地,當年香港社會沒有「本土」標籤,「唔會將小販、房屋、電視劇加加埋埋一齊,話這個叫『本土香港的全部』。」 ; ]7 j: d" r: X4 Ytvb now,tvbnow,bttvb1978、1979年的香港,尚未成為「本土」。 ' }0 `$ i8 q' V+ b4 C. g5.39.217.76「《獅子山下》首歌都未改,今日大家膾炙人口的羅文版本都未唱。」那時候的獅子山下,只有橫頭墈、老虎岩等徒置大廈,沒有「同舟人」、「我哋大家」、「不朽香江名句」,更沒有「我要真普選」的黃色直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5 v) X8 ?- l1 x
只有顧嘉煇的悠揚旋律。 ; `7 e2 J1 H1 P7 J「我們當年就是站在這樣的一個,轉折點。」吳俊雄像想通了什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9 x- J' Y; e( i1 K
「我們由《步步高》行去純音樂,再去真是articulate到某種獅子山下的說法,其實只是三年間的事,我們剛剛站在那三年,陸乃明係小調,我就係煇哥的旋律,到呂大樂就真係『煇黃合璧』。」到82年香港前途問題被擺上談判桌,「慢慢有一種香港versus中國,命運是點樣點樣,那時『本土』先至形成,個label先形成。」公仔箱論壇. ~( D! U0 `1 Z- q2 X5 E- v
面對「本土」,兩代人的取態亦有所分別。 7 t8 G6 [' v+ L! U# Z+ `「譬如我當年廿歲,面對慢慢出現的『本土』,其實不太知是什麼來的,好含糊的一種感覺。」吳俊雄說。「今日的廿歲仔見到『本土』這個字,自動可以彈出三十條對『本土』的分析、想法,要什麼不要什麼,自覺好多。」2 o% }8 D' i! N8 Y' d: @
" a6 o1 g, D* t. p公仔箱論壇(六)繼任人 + L5 Z8 _ N" N8 P吳俊雄在《學苑》的繼任人,是呂大樂和趙來發。「兩個其實都是城市觀察者,平日唔讀書就會出旺角女人街睇招牌,然後樂此不疲地回來講返。」吳俊雄掛念趙來發。「他張張刀都利,畫畫又叻,同他傾計傾一日都傾唔完。但他很少講中國,很少講四個現代化、鄧小平,好多講招牌、漫畫的筆法。」至於呂大樂,眾所周知,鍾情觀察香港社會。; H7 ?: A2 x. N6 Y
兩人接任後,《學苑》的「本土化」於是來得更徹底。 / W* t+ v2 ^+ D3 D% Q' p公仔箱論壇8 F' X% T8 g( u4 `; Z
「成個版面都很不同,好年青、好城市。題材都是香港入面微觀的事,以小講大……那種氣氛好強,真是(加強)對香港的探討、認識。」吳俊雄說。 - Q- }( J1 ?- }3 Q$ L6 }, u;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上,連呂大樂自己,近年也曾回顧那一段《學苑》歷史(以及懷念趙來發的離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x0 a) Q; k; s6 w6 F
上莊之前,我跟「發仔」詳談過要搞一份怎樣的學生報。當時的結論是從本土社會出發(所以誓死在5 月號不搞「五四運動」專題)、具備可讀性的學生雜誌……他(趙來發)在最後一期合刊裏寫了一篇 2萬字的〈太平之龜:香港1841-1980〉,香港百多年的歷史,娓娓道來。時為80 年代初,社會大眾對本土社會、歷史、文化的注意仍然十分有限。他能夠寫出那兩篇很有氣勢的文章,殊不簡單。公仔箱論壇+ {) J9 `( a# L8 B! w# y I7 X! r — 呂大樂《那年,1978》刊於《明報》2009-01-19 + e, Q5 m" P" ]" X% d
現在重新翻開那一年《學苑》,會發現這種「香港人盤點香港事」的取向,甚是明顯。而這一年的編採路向,同樣奠定了八十年代下來的《學苑》風格。 2 c* A; `" E. j# ]0 `" G1 f G5.39.217.76獅子山下的香港故事,由此開始。 * k4 P3 v$ v! H; E# c- Ktvb now,tvbnow,bttvb7 P5 s; E. U( z8 x; J7 R% m; w Q4 M'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5 b4 g5 w9 b: w) w
3 d2 M" ]( u8 z s2 F( G; x: z) J- M8 p! \& g' n (七)轉折後,巨輪流轉 & ^0 d9 F4 H" c/ w5 H9 X時代巨輪繼續轉。tvb now,tvbnow,bttvb# k! h. d2 C( p; w7 G
1981年,吳俊雄於港大社會學系畢業,選擇留校讀碩士,研究題目竟然棄香港,取中國,做The labour process and worker participation in China,「認認真真做學術的時候,唔會做香港的電視囉,而是義正詞嚴,研究中國工人當家作主。」吳俊雄回想。「想處理中國前途問題,多過諗香港九七時會點。」 9 l9 A1 ^; T( g$ f' R5.39.217.76初衷偉大,但過程處處碰壁。吳俊雄帶著美好的期盼北上神州,卻發現祖國不如他所想般自由,「以前覺得會做到一些事,那次是第一次覺得,原來在中國,有些事是做不了。」之後他遠赴英國讀博士,然後回港教書,做研究。自此,再無提及「內地」,反而愈發「本土」,苦心鑽研普及文化,報答大眾媒體奶水,跟叮噹、木村拓哉、周星馳、許冠傑、黃霑交朋友,直到今天。 - e' ~, i$ l3 m y6 ]! k* K, y#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當吳俊雄北上大陸工廠,研究「中國前途問題」之時,戴卓爾夫人就在人民大會堂外跌了一跤,「香港前途問題」正式被擺上官方議事桌,以及百姓茶几上。 & Y1 k8 M" E8 @/ q$ r6 s4 v公仔箱論壇當年,就連黃霑 — 這個看起來只懂風花雪月的「fussy佬」 — 那一兩年也開始在報章專欄有意識地、全天候地談中英聯合聲明,評論民主政制。這是黃霑書房主理人吳俊雄近年翻揭舊報紙的發現。 9 t- E# k' b/ h2 R0 t; k0 r+ p之後的事,我們都心知肚明。香港社會的歷史軸線,刻上一個又一個轉折點:聯合聲明,八九六四,九七回歸,零三七一。時代巨輪轉完又轉。公仔箱論壇, D) P* V( ]6 [, {. Y0 s& ^6 N
《獅子山下》一曲同樣歷經轉折,由電視機喇叭傳出的家傳戶曉主題曲,變成官員離地唱出的「不朽香江名句」,最後傳入夏愨道街頭,萬人合唱,黑衣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5.39.217.76. F9 U0 C' \+ A# I
3 ^6 Z% e- Y1 j! O6 J. z6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八)二零一五,香港 3 |# J1 l n5 Z7 p" K. V' \/ ~6 v《學苑》同樣走過蜿蜒曲折的路。告別火紅七十和香港八十,它開始跌跌宕宕,陷入低潮,直至最近幾年。* [5 K* }$ f6 t8 v# y# m
就連平日在港大校園行走的吳俊雄,幾乎也忘掉這刊物,「有段時間好像在有出與無出之間,看起來不是太認真去搞份報紙,是有點洩氣。」這位大師兄慨嘆。5 V1 r T$ @1 I, @) w: E. J! Q9 i, {
直至這一兩年,情況有變。「你真的要sit up,似樣喎。文章大件頭,紮實咗,有紋有路。」吳俊雄不盡同意所有觀點。「但在公在私都要睇啦,譬如我上堂還在教這些東西。他們用的參考資料,我們教書都不夠他看得快。我有時見到,呀,呢個參考都幾好喎,可以用在Nationalism那一堂。」他欣賞他們的認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G5 ^- D+ v
以及自覺。「我記得以前我們就是將書搬落去(文章),通常八成係書(的理論),兩成講香港。」著吳俊雄比較兩代人的寫作。「他們現在第一件事就是眼前發生了一些事,要想想怎樣分析,『遇到這難題可不可以借Hobsbawn來幫幫手』,個出發點有點不同。」上一代探討理論,這代人借助理論來表達觀點。 8 a2 p! z' d* m, P1 m0 S0 ^" a r; \公仔箱論壇「還有,他們的社會感好強。好多東西都是從運動裡面反彈回來,好lively,不是閉門造車。」吳俊雄那代人,處於火紅年代的尾聲,參與過的社會運動,不是金禧事件,就是艇戶事件,不算大事。「但這一兩年的香港,每日都是急風驟雨,無論是在街上佔領,抑或在傳媒上旁觀……in movement的感覺都比當時(七十年代)的文章強。」公仔箱論壇- L$ [! L, H) F/ N2 z, \
1 v* | E8 r1 C+ b' X) m3 c5.39.217.766 S" V e3 p# L! o, B# K! z i
亦因如此,梁振英才會出手(或口),抨撃《學苑》,殺一儆百。, a8 W x$ P+ a0 t8 W
作為《學苑》大師兄,吳俊雄心情如何?我追問。結果,他沉默了許久。 * W& k" a5 J. K0 _) V# i, I4 c) Vtvb now,tvbnow,bttvb然後徐徐吐出一組又一組詞語:「奇怪啦,唔贊成啦,過分啦……」然後又是沉默。 7 F; j C h2 ` }, i( c4 W5.39.217.76「事後睇返一連串的東西,真是好像寫了劇本一樣,政府是有心做這件事,這個(整頓學苑)是第一步,第二步對陳文敏,第三步是什麼,就不知道。」tvb now,tvbnow,bttvb: r! ~# U! `2 N( v
他沮喪。 . d5 w- Q `2 A& I/ f9 Y3 ?「道理只是很簡單,《學苑》一班脫離群眾的同學去討論一個題目,無論如何都不至於被批評囉,尤其是施政報告。這件事出哂位,但個政治形勢就係咁。大家可以赤膊上陣,一些所謂潛在的規矩都不用理,什麼叫得體,什麼叫適合,都不理……這只是一種鬥爭策略底下發生的事。」 % S. M) B) l4 Q! s$ o, l7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唔鍾意見到咁。」這一句,吳俊雄說得最為斬釘截鐵。( V$ W# c: U7 d& F5 k4 [/ x
5.39.217.76! j5 [9 R, P3 C/ Q5 ~ (九)尾聲,我們想起霑叔0 `/ r W7 O! @; I
訪問尾聲,因為獅子山下,我們又談起黃霑。; l" t% v6 y6 q1 O' `
吳俊雄跟黃霑亦師亦友,霑叔生前在港大讀博士,專程旁聽吳俊雄的「香港普及文化」學科,還堅持坐第一排,不時舉手發問。課堂以外,二人不時聚首,到飯堂吃雞翼,黃霑請教吳博士文化理論,吳俊雄從霑叔口中得知香港流行文化工業的種種。, z: z, q2 S: j* U7 ?
直至黃霑零四年去世。吳俊雄受黃家所託,走入書房,結果發現寶藏、黑盒,還有一個事實 — 原來黃霑也當過《學苑》編輯,時為1961年。' A5 E& @% h( C, l
你之前沒有跟他相認嗎?我禁不住問。 : T; c" _. v1 l) H$ P" R「對住張相講囉。」他苦笑。「原來大家都係《學苑》的。」眼神裡,好像有幾分遺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 e- k e8 B
然後,我把視線移向吳俊雄的書桌,桌面是一塊玻璃,裡面夾著黃霑書桌的top-shot相片。乍看來,不同時空的兩張書桌,彷彿合而為一。 / @2 d+ j1 h5 @獅子山下的香港故事注定在轉,但一代與一代學苑人之間,隱約有種精神,在傳承。 9 R1 b$ A8 ~) M) c3 G5.39.217.76黃霑到吳俊雄如是,第二代人到被時代選中的這一代,也如是。
從邊緣的少數民族看中國,首先我們知道少數民族問題在中國現代歷程中絕不邊緣,甚至可以說對現代主權國家的建構絕對重要。正因為重要,中心對邊緣絕不會放任或袖手旁觀。歷史上我們看到中心對邊緣的參與和干預,要打造中心「理想的」邊緣,更甚地,自我想像或自我表現為邊緣。 7 t2 W; J$ x2 v) N, t% [0 O公仔箱論壇— 羅貴祥《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收錄於《邊城對話》,彭麗君編tvb now,tvbnow,bttvb* M1 H& L: O# o! c; e
這幾年,羅貴祥醉心研究中國的少數民族,結果發現,所謂「民族」和「少數民族」,又或「中心」和「邊緣」,從來都是被定義、被建構的概念 — 而這,恰好呼應了他自大學時期以來,對民族主義的質疑。$ D9 _" v1 p1 v( M; d( }; M1 `6 m. n5 m W
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從中看見香港。# K+ O) a6 O* w& Z5 n
在羅貴祥眼中,中國以「民族主義」呼召香港回歸,但當到手後,又將香港視為邊疆的少數民族般看待。「你睇返傳統的中國,back to 清朝甚至更遠,對邊疆地方向來都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處理,所以嚴格來說,一國兩制並不是鄧小平發明的,而是早在清朝已經有。」毛澤東對西藏亦是如此。「他反而提出高度自治,當然我們知道是empty promise來的,at the end,但當時確是這樣提出,所以這套方法,不是共產黨發明啦一定,而是中國的中央政府處理邊陲地方的方法。」5.39.217.769 z; {+ r# ^! B6 ?& L
9 b o* v# C) d3 W公仔箱論壇就連今天中央對香港的種種「恩待」,也跟她對少數民族的處理,如出一轍。「你眼見中國現在的政策都是咁,比好多優惠少數民族,只是都無法子籠絡他們的心。」如此證明這套策略根本無效。「又或者有更大的力量,令這些economic incentive唔work囉。」羅貴祥分析。公仔箱論壇3 a0 D0 q7 K' R q% c
6 E2 v( M6 d5 ]% c他甚至認為這是中央一直以來的計劃,只是香港人無知無覺。「settler colonialism 其實中國做了很久啦,她最鍾意就是派漢人去西藏,去新疆,殖民嘛其實就是。香港都係啦,九七之後,單程證每日一百五十人,還未計優才、專才和投資移民,population policy其實跟對新疆、西藏,是沒分別喎。」只是現象變得愈發白熱化。「當香港提出不合作,甚至抗爭的姿勢,它更加變得白熱化囉,真的當你是新疆問題、西藏問題去處理囉。」 7 E; L; Q- [5 A, J* U$ I 0 S8 E) W; P S' G d: Y0 S7 J; ~6 K& k公仔箱論壇所以,羅貴祥才對梁振英抨撃《學苑》,毫不意外:「中國的高官,尤其是新疆那些省委,慣咗係咁鬧,話自治區裡面有好多分離主義出現,要警惕呀,一點都不出奇喎!」 ; K4 F" O+ P7 C% Utvb now,tvbnow,bttvb話雖如此,羅貴祥也不同意《香港民族論》。「當然現在梁振英走出來打,你要同情這班人啦,但我都覺得這些言論是很有問題。」公仔箱論壇& Q4 a% k8 B5 S0 \" [
他不擔心港獨,只憂慮重蹈覆轍。「如果香港只是想到一套重複中國的方法來對抗中國,我覺得好可悲囉。民族主義其實是一個dead end,你睇見中國民族主義所出現的效果,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政治藍圖。如果香港只是重覆中國這一套動員人的力量,其實不是一件樂觀的事。」 : p* d/ O f* w! c公仔箱論壇三十年來,羅貴祥對民族主義的質疑,從未缺少過。「(民族)只是一個想像的身分,這些想像其實亦都有壟斷性,將很多不同的聲音壓下來,本身亦有好大的排擠性……如果你走一條這樣的路線,對香港是否一件好事呢?」5.39.217.760 g4 o, D& d7 T a; S; C9 `& _
在他眼中,香港人身分的特徵,正正是其包容性、曖昧性和flexibility。「所以探討問題是好的,但如果走上了這條窄路、老路,變成了鼓吹民族國家,以對抗另一個民族國家,這樣的話,對香港來說其實很可悲。」; q) O0 A, M8 B2 T' ]' `
$ D G# H0 m) F4 U0 L* Y% Z& H! |" R8 g
* * * - \/ q" s, c% `5.39.217.76% x% G; [) Y- C0 V0 z2 G 尾聲:香港西藏,一線之差 7 `$ M& A, Z5 s6 \tvb now,tvbnow,bttvb作為學者,羅貴祥的分析有如當頭棒喝。但我始終想多聽他作為普通香港人的所思所想。 2 V( z+ V) i* g. u9 A8 G8 f「從未這樣想過。」他只是聳聳肩。「個人來說,(心情)其實都幾複雜……當然香港不可以同西藏人、新疆維吾爾族人比較。」因為香港仍有優勢在手。「你想一下,如果我們真是新疆、西藏,佔領運動一早已經封殺哂啦,他們做不到嘛,他們好多資金在香港,擔心利益受損,所以不可能做到那一步。」tvb now,tvbnow,bttvb0 j: u3 V$ U: i. |& P9 W& |% b0 C
他選擇審慎地樂觀。 5 Z3 ]8 u6 e) a3 s4 c2 B) E2 F2 S 3 |+ C& c X+ v& |7 {5.39.217.76「你話怎可能封殺香港的internet的訊息呢?現在做不到嘛。如果做到你估佢會唔做咩,一定做!新疆自從2009年uprising之後,有一年用不到internet,可以做到咁絕喎。」西藏亦然。「現在好多外國記者投訴,去北韓都容易過西藏。」至於香港,是情況險峻,又命懸一線。「正正知道佢做不到,所以我們相對上多點信心。」 * z8 |" L) B( t/ H- k4 h香港特首與新疆省委、香港特區與少數民族……可能只是一線之差。 9 p( C! y& W& ^9 |5.39.217.76 3 [2 p+ h0 D+ j3 v! K/ M文/亞裹
8 P: \/ N9 s9 M8 E X Q% |3 s" X% [' I+ J2 O6 i ' _2 Y& ^5 p8 k+ J. k 0 y( h! h) R) F5.39.217.76或許生命的本質就如現代社會,也內含某種所謂「盲目發展」的邏輯。 2 g* n4 y1 N1 L u8 Y L比如當我們提到一個人的成功,想像到的往往就是他有多努力。彷彿努力可以讓24小時變48。tvb now,tvbnow,bttvb' B+ @4 S9 J/ g {3 e6 i
而事實當然是一天終歸只有24小時。無論你多努力也是24小時。換句話說,當你選擇努力去做一件事,即意味著你必須放棄其他東西。比方說,努力讀書的代價是陪少女朋友幾個鐘;努力賺錢的代價是睇少幾場心愛的英超……5.39.217.76( C. a S4 \; p. N
2 C& O0 N, E0 _3 R, N* H3 y! i
% d) U4 e0 D; ?! R! Q. P' t9 I( n然而人類 by default 的問題卻總是:你得到甚麼?好比見工面試時的 CV,Please state your academic achievements。從來沒有 CV 會問:Please state your sacrifices.% e+ G5 ~/ p0 x, Y6 t5 h- E/ g
2008 年,《學苑》總編輯成曉宜和她的莊友做了很多 achievements:重新把《港大報》和《學苑》合併;特急製作《零八憲章特刊》聲援劉曉波;事隔十二年後重新再做《六四特刊》……公仔箱論壇% M1 {1 c: z4 [+ s
Achievements 之多,《學苑60》主編袁源隆說,那是《學苑》自沉寂中甦醒的一年。 * M& F% o4 h' H- {- j3 P& f8 O公仔箱論壇* * *: B* e+ b1 J7 ~$ K$ e& }
2009年4月9日,香港大學校園。數十名學生圍攏講台上的三人。左邊是劉慧卿,中間是程翔,右邊那個依然年少氣盛的男生如是發言: ; B8 W) d, m o9 s7 s8 R, S(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