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歐洲] 量寬是如何造成英國人延遲退休的?

2月5日電/退休金計劃曾經是退休人士最值得依賴的東西,但這些日子已經過去。養老金文化已進入艱難時期,但問題並非僅出於人口老化。 . `  a6 A+ o) t' X
1 F9 o) I3 q# z: I1 d
  據南華早報報道,隨著利率多年來接近零水平,加上主要經濟體的政府債券收益率超低,都為養老金提供者造成重重挑戰。對於許多希望有充裕退休金的人士來說,前景並不樂觀。而近年來量化寬鬆政策帶來的影響,也導致很多問題。
! N* H& S0 h" R. utvb now,tvbnow,bttvb
1 \9 a, I, U) E0 Ptvb now,tvbnow,bttvb  毫無疑問,如果英、美、日三國近年沒有推行量寬,全球情況可能會更差。央行買債導致新資金大量流入市場,激活了全球經濟,避免觸發金融浩劫。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受惠。 公仔箱論壇2 j5 I( W$ }# @. Z" ^) y/ ]
/ N' _. u! k/ ~% F% f+ m
  短期利率跌至零水平,借貸成本下降,債券回購導致長期利率屢創新低。這種情況對經濟復甦和貸款人有利,但對儲蓄人士及與長期債券收益率掛鈎的退休計劃來說,則是一個大災難。
" h0 Z2 ?) o4 k# {& X& p! p
2 q  v3 v8 i+ G- m& w7 m5.39.217.76  英國的養老年金(即為退休人士提供固定收入的保單)多年來一直在貶值。養老年金回報率通常與15年期英國國債回報率(gilts)掛鈎。   R/ G+ l& p7 N
公仔箱論壇5 k* @4 b2 T/ r9 X( e
  英國央行推出量化寬鬆買債計劃,影響甚大。央行向銀行、保險公司及養老基金買進大量國債以減少市場供應,結果推高國債價格,導致回報率急降,使退休人士領取的養老金價值持續下降。 0 t7 \3 J# z& G  R& V6 Q: s/ |
5.39.217.761 m/ N* c' b* {
  2009年3月,英國推行第一輪量寬措施時,年金收益率升近7%。過去6年來​​,平均年金收益率接近約5%,但預期會再下跌,令儲蓄起來的金錢不夠作養老之用。
/ t4 O0 {1 r5 B8 y2 E, R.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x7 h; F1 |, F9 d( k: D# a
  基於幾個原因,英國國債收益率將繼續面對下行壓力。英國央行正開始改變為英國利率政策“正常化”的時間表。雖然英國央行計劃今年收緊利率,但計劃卻因為經濟突然陷入通縮而被拖延。若銀行要有效減少資產購買庫存,相信還需要很多年時間,令國債收益率及年金收益率難以迅速提高。 / [5 a5 t1 ^$ z4 R

4 X  A6 C, h" I公仔箱論壇  尋求更佳投資回報的歐洲投資者,對英國國債需求極大,這也對英國國債收益率構成壓力。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推出量寬,已成為過去幾個月德國國債(bund)收益率被拖低的主因。若投資者將德國十年期國債轉換為英國十年期國債,將可以獲得3倍回報。這次國債轉換潮相信會延續一段長時間,尤其是因為歐洲央行的量寬政策仍在實施之初。15年年期的英國國債收益率已經跌到1.7%的歷史新低。英國養老年金收益率今後有機會跌到3至4%水平。
9 }% k2 J. ?+ y" T( n0 M0 R7 N: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X- N+ S8 K1 |
這個情況扭曲了就業市場, 英國人不能提早退休,須延遲退休年齡,扼殺了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 H' r* Y$ q6 l2 a' C* S% Q6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0 x& [8 ~  _5 Y. H
  經濟環境需要的是高增長、高通脹、更大的預算赤字,美聯儲及英國央行也需要開始清理其龐大的債務,這樣全球債券收益率才有機會回升。
( ?) F! Y3 B4 y1 e0 [tvb now,tvbnow,bttvb9 R& ]; \+ M3 U/ s
  但短期內出現上述情況的機會很低。全球經濟增長已開始放緩,通縮日發嚴重,緊縮經濟政策繼續推行,央行繼續維持量寬買債政策。主要政府國債延續了34年的大牛市還未有見頂跡象,人們的避險心態令債券市場更興旺。
  A3 r2 @* H8 v
+ H! u! E2 P2 y0 y7 etvb now,tvbnow,bttvb  領養老金人士面對的困境短期內未有解決跡象。
; G$ z- @4 \4 d( F+ {公仔箱論壇
. [2 C" _, [8 m) H9 t  Q4 c' a  大衛•布朗(David Brown)是獨立顧問公司New View Economics首席執行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