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線現破洞 擴權迎敵勢難阻
) n8 c7 F8 B6 I3 n8 w) ]
% S7 x) ?7 @7 o3 Z/ N5.39.217.76法國《查理周刊》巴黎辦公大樓遭受恐襲,總統奧朗德為緝拿在逃嫌犯歸案精銳盡出。行動陣容再大,也掩不住嫌犯為「漏網之魚」的事實。法國以至全歐人心惶惶,面對反恐不力批評之聲,各地執政者或跟隨美國步伐,獨沽一味擴權反恐、揚湯止沸。
. l) Z `- X+ e" ?/ h8 k/ H6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v2 Y) ~0 Z$ a* ^
正當各方為恐襲遇害者哀悼,恐襲是否無從防範之爭議愈演愈烈。美國官員披露,疑兇賽義德及謝里夫兩兄弟,早被列入禁飛名單、不准乘機入境美國,賽義德曾於一一年前往也門接受當地阿蓋德的戰鬥訓練。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於電台中盛讚施襲者為英雄,往法國朝野傷口撒多幾把鹽。
( Z/ J2 N4 a2 R; m0 O%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z, q7 X! K1 L/ ?* _
賽義德之弟謝里夫曾因協助武裝分子前往伊拉克加入阿蓋德,○八年被判入獄三年,刑滿前獲釋。謝里夫一○年捲入越獄案,核心人物是阿爾及利亞回教極端組織成員貝卡森,他因參與九五年巴黎地鐵炸彈襲擊,○二年被判終身監禁。tvb now,tvbnow,bttvb6 L. E1 Q4 }& ^, U( i* c
% K! e7 D) v& H0 U h5 N
美監控行動或添支持5.39.217.76# n5 W: x% Y* s6 O3 ]" G) z( p
7 Y/ [# A0 _8 k7 z
賽義德與謝里夫惡名昭彰,法國保安當局對他們絕不陌生,他們未及阻止二人血洗《查理周刊》辦公大樓,令人懷疑是保安情報失誤所致。法國智庫法國情報研究中心負責人德尼斯稱,執法當局不可能同時間全天候監察所有危險人物。一拒表露身份的反恐專家附和,稱每日二十四小時監控可疑人物,而對方同時使用三、四部手機通訊,至少要動用三十名警員,資源有限,因應監控目標危險程度排優先次序,勢所難免。
& R* U6 |- F/ s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b# y: J0 b) b
法國總統奧朗德案發後稱,恐襲威脅來自四方八面,過去數周已有數宗恐襲陰謀被搗破,既為執法當局「走漏眼」一事辯護,也給法國政府推動立法擴大反恐權力留下伏筆。法國和歐洲各地極右勢力借題發揮,將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回教移民視作洪水猛獸,奧朗德政府為阻恐懼情緒蔓延,或祭出更嚴苛刑法迎敵,九一一恐襲後法國出現的反恐立法潮或重現。
( U# C8 {+ U$ n' `tvb now,tvbnow,bttvb
o/ @" F9 Q( P& Y* Z6 g3 S+ Q歐洲執政者被極右分子與恐怖勢力兩面夾擊,美國無遠弗屆的互聯網通訊秘密監控行動,恐一下子從失道寡助變成得道多助。巴黎恐襲衝擊的除了言論和出版自由,還有人權與網絡私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