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祭」升格 大陸彰顯重錘' I0 \4 h' @! ]3 I) P+ M) u4 P
tvb now,tvbnow,bttvb/ }, Y% [; T; Z# t# [
十二月十三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北京罕有地以國之重禮,紀念二戰時在南京遭侵華日軍屠戮的三十萬死難同胞,凸顯官方的嚴正姿態。比照民間普遍存在的戲說抗戰史、淡化抗戰艱難的嬉戲語境,官方的此番莊重,不無以「禮」凝聚民族尊嚴,喚醒奮發精神的深意,但成效尚待觀察。公仔箱論壇' f! ?1 z4 X" q- W% ^9 J2 F( h
3 i/ T% A7 q9 U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江蘇省、南京市以地方規格銘舉辦,已有整整二十年,今年升格為「國家公祭日」。這個「國家公祭日」刻著中華民族被外敵侵佔的切齒痛史,是億萬中華子孫先祖的血淚共難,也是中國用以還擊日本政府篡改和美化二戰侵略史的歷史重器,因而北京隆而重之,不僅中共最高領導人嚴裝素服,前往紀念現場祭奠,在公祭舉行前,主辦方更對參加者明確提出諸多禮儀要求。
9 c* O" q; h" ^5 G/ M7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s5 [1 ^' N6 k2 f
官方將這些禮儀細節規定得如此詳細,彰顯公祭儀式的莊嚴,以及北京待之以國禮的鄭重態度;但另一方面,也同樣凸顯中國社會歷經數十年文化斷層,已從千古傳承的禮儀之邦,變成了「禮失於野」的禮儀寥落之邦,以致就連參加南京大屠殺公祭這一國難性質的重大紀念活動,需持何種舉止、作何等裝扮這種最基本的禮儀,也不被民眾瞭解。
* P: I; i, a* H2 e/ btvb now,tvbnow,bttvb3 f" P4 l0 V: L
這既是文化斷層的悲劇,也是日軍侵華史未能在當代中國人心中刻下烙印的真實寫照。
7 v. Z, m, W) P- X3 Atvb now,tvbnow,bttvb
, b) s' R, w+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與官方之「莊重」取態相對照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中國民眾對待日軍侵華這段民族痛史,往往不自覺地流露「嬉戲」的態度。2 l M4 k! A7 |9 P/ w! j$ g
中國各地電視台播放的抗戰題材劇數不勝數,但能真切展現歷史原貌、還原當時中日力量對比之懸殊的作品幾近於零,這些製作粗劣、情節雷人、嚴重歪曲抗戰殘酷性與艱巨性的電視「神劇」,雖深受詬病,卻一直長演不衰。
8 E6 q/ f: s' o4 V& b" ?2 G
4 E# g/ F! F+ B$ j! ?$ h* Z ~5.39.217.76文化產品造成的負面影響,自然會留下現實的痕跡。早年在個別旅遊景點,甚至有中國人穿著租來的侵華日軍服裝,耀武揚威地拍照取樂,而旁觀者亦多撫掌大樂,不以為痛恥。近年中國從北到南多個城市,曾在「九一八」紀念日當天鳴響防空警報,以警示國人莫忘國恥。但這邊廂警報長鳴,那邊廂民眾照常穿紅著綠、歌舞昇平,許多人還埋怨:甚麼聲音,這麼吵?$ ?1 ?4 B$ r7 s3 N! G
& I* k* d: P* k: Y+ B- L! x0 ^, T
中國民眾對待這段本民族空前慘痛的歷史,為何如此取態?其一是大陸曾經一度弱化甚至淡化對日軍侵華史的國民教育;其二,正是因為上述不良文化產品與社會現象的交互影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2 h' h9 L1 H3 N. B3 ?
& {! x: _* O4 F( v0 F5 g& W& `tvb now,tvbnow,bttvb當一代代年輕人從書本中學不到全面真實的抗戰史,現實中也感受不到她的痕跡,這段凝聚著先祖血淚的痛史被遺忘、被淡化、被戲說,也就不足為奇了。5.39.217.763 K8 E$ L x$ B5 @% C, @
( N( ]# V7 H0 y& y! q5.39.217.76據聞孔子曾說:「禮失而求諸野」,意指一些延續中華文明的古禮,雖經時代變遷,仍能在阡陌之間保存,因而想尋找失散的禮教,要向偏遠鄉野問詢。公仔箱論壇0 P9 e8 {& [7 e: `; G! V
! m! E( h7 X1 b- V' l5.39.217.76中華文明的禮儀,本是由宮廷傳諸民間。這種自上而下的「禮」的傳播,奠定了社會秩序,也形塑了社會的文化凝聚力。孔子時代的「禮」是如此,當今社會的「禮」也是如此。tvb now,tvbnow,bttvb, X4 V! y+ j0 K3 u' G/ _
" c: p' V/ V2 r+ W n. b/ D
民眾不知在「國家公祭日」上執何禮儀,不懂對國家、民族的苦難史待之以禮,恰是因為之前數十年間沒有相應的「禮」自上而下傳諸民間,因而如今只有「禮失於野」,無法做到「禮失而求諸野」。而一個如此對待自己的國難日的民族,又怎能贏得他國尤其是昔日強敵的尊重?!
) a# m% @6 x$ v. k" t5 L' K公仔箱論壇9 I+ F& h1 J( i2 ^' V) w$ m1 ?
北京選在首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以格外莊嚴的方式舉行公祭,折射出為了以國家大禮之「莊」導正民間失範之「諧」,教育國民銘記國恥、振奮精神,同時警告日本右翼,向世界展示捍衛主權與和平的決心。這一前所未見的禮儀,凝聚著國家與民族的尊嚴。但這種官式導引能否彌平官民之間「莊」「嬉」的巨大落差,還得看官方在持久的文化建設上是否得力,有沒有更深切的功夫。
8 b- v, x0 w3 q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