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國經緯

 ,  描述: 經濟減速威脅改革 放水續來

  u; @, d0 V# U' x; }' V與其他大多數領域一樣,經濟政策也是行動較言語更具意義。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基準政策利率的措施,彰顯出中國政府對穩定政策(防止GDP增長跌逾7%左右的水平)的戰術性關注。
9 _7 M/ S" x0 c8 U- c  p5.39.217.76 實現這一目標是個不小的成就。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來自經濟轉型(轉向服務和消費拉動的新增長模式)以及周期性壓力(嚴峻的全球環境對舊的出口和投資拉動增長模式形成了壓力)。5.39.217.767 `4 Q0 Y/ U; ?6 i' w0 z
棄舊增長模式 跨中等收入陷阱
9 J( M  W5 G* s# R- g5.39.217.76 特別是周期性挑戰要比預想的更加嚴重。盡管出口佔GDP之比已經從危機前峰值35%大幅下降,但仍高達24%,這意味着中國仍深受全球增長周期的影響——特別是需求尤其疲軟的發達國家市場。( C+ F5 ^% q4 q  Q$ n' L
事實上,42%的中國出口流向了歐洲、美國和日本——這3個經濟體都在經歷長期停滯。其中最大出口市場歐洲,最為困難。5 \0 P* t# z# Q! a" B
當經濟達到中等收入水平時,發展戰略就會開始失效,而中國正在迅速達到這一水平,因此中國不能允許高企的周期性風險阻礙其結構型轉型。現代歷史表明,最容易使發展中國家踏入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莫過於糾結在原有的增長模式太久。
9 t& C1 O" j/ E' @# Q( q公仔箱論壇 事實上,只有結構轉型能讓發展中國家步入高收入發達水平。幸運的是,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決心實現這一點。
: F' G3 L- @, T" c& w1 F0 v習近平制定 經濟改革日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0 J# a( [9 h7 y
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承擔着推進改革和再平衡的領導責任。1年前,在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上,習近平和他的團隊制定了35年來中國最有雄心的經濟改革日程。這一日程和2011年的十二五規劃彰顯出當局對提振服務業和內需的決心。tvb now,tvbnow,bttvb* L, c5 J5 D- Y: U) d8 ^
債務過多 成持續增長威脅
: g1 F4 i( e+ _# A' D$ B5.39.217.76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將實施改革的責任,從過時的計劃部門(發改委),過渡給效率更高的黨內以市場為本之機制(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此外還有前所未有的反腐運動,中國的再平衡和結構變遷之路,也沒有回頭路可走。2 T2 M( C9 B: y0 H% [* Y
但周期性干擾的風險(如出人意料的全球經濟增長下降)仍然存在,這構成了中國的一個重要戰術性挑戰。它如何保持改革進程,免受短期增長嚴重減速的影響而脫軌?/ E$ x* Q7 `2 D
中國已不是第一次面臨這樣的挑戰。事實上,2008至2009年的環球大衰退,曾將中國推向衰退邊緣。全球貿易崩潰,中國出口年增長率從2008年年中的26%下降到2009年年初的-27%,面對這一情況,政府果斷行動,向經濟注入4萬億元人民幣。盡管這一措施使經濟在2009年底實現復甦,但也創造了新的問題,包括債務過多、房地產市場積壓和大量地方政府金融風險。
3 q% e5 k5 U& Z# R! @ 中國最不需要的就是財政刺激。今天的周期性干擾遠遠不如2008至2009年。此外,與在財政上十分鹵莽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認識到債務過多,是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威脅。
6 l2 a; m, q# A/ E: W1 `/ r# h2 u8 |公仔箱論壇 此外,主要發達經濟體已將政策利率下降至零水平,用盡了常規貨幣政策,而中國有足夠的貨幣刺激子彈,處理周期性干擾。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理由認為中國會更傾向於貨幣政策而不是財政政策。
+ P+ l; K6 M2 {0 M) v5.39.217.76 盡管如此,中國人民銀行的戰術性決定也存在潛在漏洞,因為這鼓勵了信用規模擴張,而中國正在竭力擺脫債務密集型增長。
& _! L! @- C, [: d5.39.217.76 一個關鍵的挑戰將是避免信用風險升級,破壞改革和再平衡過程。+ \8 v- N7 ?% D) p9 z9 Q
結構問題拖愈久 愈難解決
  B3 K& V2 K3 R" N' ktvb now,tvbnow,bttvb 首先,中國領導人知道,結構轉型和商業周期的互動將是複雜的。前總理溫家寶在近8年前就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愈來愈「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中國在解決問題上拖延的愈久,就愈難以找到辦法。
6 D# t8 `$ |1 @' _# h  f習近平和他的同志們決心堅持中國經濟再平衡的事業,與此同時也要保持對短期周期性風險的清醒認識。畢竟,中國之所以容易受到這些風險的影響,根源在於舊增長模式維持得太久。0 g; J0 i! ?3 u' [5 z# U7 k
最近的貨幣寬鬆表明中國當局正在劃定底綫,阻止增長過度減弱,此反映他們現將周期性干擾,視為對中國長期結構改革日程的真正威脅。由於這一擔憂持續,可以預期還會有更多的貨幣寬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