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累計登革熱個案4.1萬宗,廣州佔3.4萬宗。廣州當局為大舉滅蚊,嚴防登革熱疫情繼續擴散,近日在河涌、湖泊等投放5.4萬條食蚊魚。當地專家批評當局投放外來物種,會危害當地生態。
d' b; ]/ h/ N" i0 D5.39.217.76
' e" N# \3 G: s. M3 h食蚊魚源自北美,1924年由菲律賓引進中國,早在2006年,廣東當局已投放食蚊魚滅蚊。不過廣州市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管理站救護部部長劉漢生稱,食蚊魚是外來物種,吃蚊幼蟲又吃魚,會影響河涌生態。他認為本土的小型鯽魚、斗魚、鯪魚等都吃蚊子幼蟲,根本不必大舉投放食蚊魚。5 S' }$ D# d2 o1 P3 y
5.39.217.76+ e2 {7 ~, ?! ]* N
廣州市水利部門表示,食蚊魚在珠三角已「定居」數十年,今次投放的魚也是來自廣州周邊,適量投放不會影響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