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未署名文章,寫毛、鄧、習的政治邏輯一致性,在學者圈中引發討論,毛鄧習有沒有政治邏輯上了一致性?當然有,共同點在我看來,就是黨國政治模式下的個人威權管治模式,由個人威權來統領全黨全國人民,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志。他們希望引領人民過上幸福的好日子,物質層面的需要被無限放大,大同的夢想被畫成美麗的餡餅,懸在紅色的天空上,但總是無法落實到人間。政治家最應該致力於追求的憲政民主,卻被故意漠視與迴避。
: `6 d9 r( J F6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x9 Z$ D1 M! w4 g. P
當然,我不認為毛鄧沒有巨大的區別,毛認為只有合作化、人民公社、反市場經濟才能實現共同致富、不至於貧富兩極分化;而鄧時代卻完全相反,通過農民承包土地與市場經濟,來實現他認為的共同致富。鄧恢復了經濟常識,習呢,現在仍然走在集權通往極權的路上,個人極權可以向惡,也可以向善,如果能夠恢復政治文明常識,習將華麗轉身,使其與毛鄧有本質的區別,但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他轉身的跡象與路徑。! t. w8 Y& h3 A* d
& I0 t: ]. L* G3 G- _8 ?; I公仔箱論壇共同富裕這個概念或口號,給人非常美好的感受,其一是富裕,其二是共同,看起來非常平等公平,就像家族裏的一個長者,他說話要把一碗水端平,要全家人共同努力,把家裏弄富起來,每一個人可以平等享受財富。5.39.217.76- u" Y/ P)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5 B4 v4 m( c- x& z
國與家一體化,天下大同,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夢想,但每一個中國人躬身自問:什麼力量能讓天下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得到財富?什麼力量能保障財富被平等分配?什麼人能帶領天下人去共同致富?
! b' ?* F8 V7 j' Mtvb now,tvbnow,bttvb( |. i" B# u; p1 R: y1 F4 m3 R
既然有偉大領袖提出了偉大夢想,沒有人去質疑,更不會有人去反對,試想一下,誰會反對美好的共同致富呢?
! x1 E4 i. {3 v, V& W'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f u' Y( s5 C9 M- J1 [「共同富裕」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黨的正規文獻中是1953年,中共中央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決議指出:「為進一步地提高農業生產力,黨在農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善於用明白易懂而為農民所能夠接受的道理和辦法去教育和促進農民群眾逐步聯合組織起來,逐步實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業能夠由落後的小規模生產的變為先進的大規模生產的合作經濟,以便逐步克服工業和農業這兩個經濟部門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並使農民能夠逐步完全擺脫貧困的狀況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
" s2 v& F5 P) _( K5 jtvb now,tvbnow,bttvb1 n7 l3 M. Q; B! |- t* z
中共中央的決議是不是美好的構想?這一構想據稱在黨內外廣泛徵求過意見,特別得到廣大農民所接受。毛澤東說:「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我們卻「造成了一種可能性: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 1956年,全國工商界青年積極分子大會致毛澤東的保證書說:「我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和您的教導下,才懂得了資本主義腐朽的本質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選擇了使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e3 j, f: r* _: S2 l7 W' j
& m6 l# B% S# a3 Y B9 F7 R _公仔箱論壇我們對比一下1949年3月,毛澤東與黃炎培等民主人士談話,認為發現了民主道路,可以化解王朝興衰週期律,而剛剛建政之後不到二三年的時間,毛澤東完全忘卻了民主道路,改行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道路,黨不再帶領人民搞民主憲政,而是帶領人民共同致富。一個宏大無邊的政治陰謀開始啟動,為了這個宏大的政治陰謀,毛澤東需要一系列殘酷的政治行動相配合,三反五反、反右,使任何敵對者、異端、知識人都被全面打擊(當百萬人被人身消滅), 與聯合國在朝鮮戰爭之後,開始合作化,開始大躍進人民公社,人民成為人民公社裏的合法自甘奴。
1 {1 F0 j9 @9 Q& E4 z# t5.39.217.76公仔箱論壇) u$ \8 F/ e7 S! H4 v* C
農民得到的是虛擬的餡餅,失去的是什麼?是永久的土地,還有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態。小農經濟形態被龐大的政治性的人民公社取代,生產工具生產資料全部充公,就在這個充公過程中,大量的豬、牛、羊被屠宰,特別是耕牛被屠宰,人們幻想著進入公社之後,一切都會由黨和國家來安排,進入社會主義之後,就可以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天堂。糧食被集中起來在大食堂裏食用、還因放衛星而向國家多交糧,造成巨大虧空,天國的幻影很快崩塌,史無先例的大災難成為現實,三年人為災難,造成數千萬人被餓死或非正常死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5 X: q' ~$ x, u* `. n6 a2 c
5.39.217.76: k3 N5 ]+ f" ^: j7 j' ^, Q
共同致富、社會主義道路這麼美好的願景,為什麼釀就巨大的災難?tvb now,tvbnow,bttvb& p. s; W( l# _# W
9 c% O `. w3 @
毛澤東的中共想用幾年的時間,改變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生態,想用社會主義大家庭取代血親小家庭,如果要說共產主義社會,人類自從有了家庭,基本就實現了家庭本位的共產主義形態,當這種形態擴大到一個村莊、十幾個村莊共同體時,它必然出現變數,而這種變數,是一個領袖、一個政黨無法控制的。
7 C8 [' n! u* x# I: v1 N5.39.217.76. n' [( W! O) i3 a! q' ]5 v& D
鄧小平當政之後,放棄了階級鬥爭,結束了文革,但沒有結束毛時代共同致富的謊言,仍然在用虛幌的餡餅,來虛化文明社會對選票、憲政的真實需求,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民大眾最終達到富裕,但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我們要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讓先富帶動後富,實現共同富裕(共和國的本質是人民民主,毛沒有說,鄧也不會說,話題總在財富致富這一層次上無限展開) 。
% U6 }% R9 v( t4 w$ ]
+ M5 J3 j9 }, K% a不允許一部分人富起來,甚至不允許致富,是文革思維,鄧小平的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則是對文革時期極端反財富思維的否定,在當時有積極意義,鄧小平後面接著說出的話,則是虛幌一槍、無法落實了,先富帶動後富,實現共同致富。人們永遠記得,當學生與市民要求當政黨反腐敗,要求憲政民主之時,鄧小平悍然進行了鎮壓與屠殺。人們反對的是什麼呢,反對的是當權者通過權力,來發家致富,而這一點,鄧小平沒有致力去反,還有,官員財產公開公示,鄧小平也沒有去做。說了無數句共同致富,還是沒有將屬於農民的土地還給農民。讓農民承包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但卻不能還地於農民,還選票於公民。tvb now,tvbnow,bttvb' ?; f8 s7 f) \- R- @
$ S4 b# c4 g7 |% F# D3 U5.39.217.76當政治家不致力於政治文明建設,不讓人民有自己的代表,選票、自由發言權及正常的社會組織,只讓人民一心一意謀財富之時,這樣的政治家不是正常的政治家,而是陰謀家、無良政客。所有的財富創造與成果,都在極權者手中,孫悟空無論怎樣創造,都在如來佛手掌心,毛澤東玩共同致富,破產了,鄧小平玩共同致富,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是國家全面潰敗,從自然生態到道德生態,都在比突破底線,突破法治與人倫底線,腐敗從政治到經濟到人心浸透每一個領域層面。tvb now,tvbnow,bttvb' C( [ j" w' J
/ s7 g2 Y: }- ~6 T; `3 W$ `tvb now,tvbnow,bttvb鄧小平違背社會常識,卻無人說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個讓字,體現極權者的霸道心態,我可以讓你先富起來,我也可以讓你立即破產。而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後富起來的人或地區,實現共同致富,這是最荒誕不經的事情了,國家的責任在哪裏?國家應該通過稅收來平衡財富分配,富人多交稅,多交的稅不僅僅是用來養黨和政府的,也不僅僅用來用於軍備與維穩的,而是要更多地用在教育與醫療保障上,用在保障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補助上,個人富不富不是國王或當政黨要解決的問題,但貧困與疾病的保險,卻是國家政府應該急切要做的事情,一些人永遠不想勞動不想致富,你如何去帶動他們致富?先富起來的人或地區,還要花力氣去帶來後富,世界上哪個國家民族如此而為過?tvb now,tvbnow,bttvb+ A+ l# j+ ~. |- h$ n3 G
6 F0 e$ @ n/ m" F/ ]3 H% Ftvb now,tvbnow,bttvb習近平當政以來,在不同場合仍然習慣性地講共同致富,似乎不講共同致富,就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現在是習近平超越鄧小平的時候了,鄧小平說過,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在經濟領域回歸了人類常識,在政治領域,習應該勇敢地說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民主憲政,沒有憲政民主的保障,先富起來的人可能一夜之間財富蕩然無存,社會主義不僅要保障公民的私有財富的神聖不可侵犯,更要保障公民的政治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B9 M" g* Z! R3 |! R, T. l% T- Z5.39.217.76
; F3 i: B5 d( X0 R吳祚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