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未竟改革 第五代不能迴避
8 D* m6 N. p9 T7 d# i$ p- j( V6 q* t5 B3 |! M$ z
中共最近高調紀念鄧小平,當然,鄧在中國當代史上的確值得紀念。 ?- \5 F$ h) `1 k; m" D4 p2 `
% Q4 i# A1 j; k( s對中共來說,紀念政治人物從來都是「古為今用」,第五代高調紀念鄧小平,無非想表明他們才是鄧開創的改革大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繼承者,要完成鄧未竟之業,帶領中國實現現代化,用中共的話說,即「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
v& r% k+ T8 u/ O公仔箱論壇5.39.217.76% L6 A* N) K6 {6 R- C- c3 X0 x7 l% y/ B
如果說,鄧的歷史成就是扭轉了中國發展的方向,使中國和現代文明相擁抱,那麼,習要確立自己的歷史地位,就必須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下,去滿足人民的自由、民主需求。公仔箱論壇6 B( R: x9 G) v
2 |* X6 U5 i p( @2 I- t+ G必須看到,自由和民主並非西方專利,要實現自由和民主,也並非對西方的發展道路亦步亦趨,但不論強調中國有多少特殊性,民主的實質需要在接下來的改革中逐步予以體現。公仔箱論壇& R3 q* f* C0 X- N' x
tvb now,tvbnow,bttvb, |1 N# J) }% M" x' f. \( k
法治是保障自由民主最好的手段。鄧小平的撥亂反正,不僅是對過去錯誤的思想理論和路線的清理,也是對法律和秩序的重建。新的改革和發展如果說與過去有本質區別,就是中共要依法執政,政府要依法管理,社會要依法而行,國家的秩序要受到法紀保障。但今日中國在依法治國方面,還差強人意,這是大小「周永康們」不斷出現的原因。
9 K0 B) H F0 @: l) L& Q1 {$ i/ b! I5.39.217.76
' X: i% U' n$ {* \) Y% Y1 \社會改革 優先位置
: d1 r% V) X5 m$ O5.39.217.76
0 |9 M/ b# v3 m6 W與法治相聯繫的是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政治體制。這個體制既要促進市場自由和人權,又能有效維護社會秩序。5.39.217.765 l) R# b0 @, R-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G- @% s" }8 Y/ k& g& F
鑑於中國是一黨制國家,在政治改革中,黨的改革與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對黨的改革,鄧小平曾非常關注。他在一九八二年所作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至今仍是中國關於政改的最重要文獻,但講話中有關權力過於集中和黨內民主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b4 L7 o: d% R6 c
9 D9 f+ x5 [8 h& Stvb now,tvbnow,bttvb中共雖然宣稱不會走西方三權分立之路,但這並不等於不需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權力分立和制衡機制。這個分權和制衡機制,就是在完善黨內民主的基礎上,將黨委變成決策機構、政府變成執行機構、人大變成監督機構、政協變成建言機構。tvb now,tvbnow,bttvb' \1 j8 G, P3 u* B( {/ h
5 [: e, }1 U% N" F' H! @ q5 e
中國的改革號稱五位一體。其中,社會改革具有基礎性作用,因此,在接下來的改革中,社會改革也要放在優先位置,重點是建立社會民主,發展各類自治組織,強化公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社會民主若能與黨內民主結合起來,就能形成一種對公共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此外,經濟改革也要繼續推進。0 D6 y& x9 C# e6 d
( q2 i9 Q7 m: @% Y
上述改革是鄧小平未竟的改革大業,第五代要青史留名,就不能迴避這些問題。自由民主乃人心所向,世紀潮流,需要全體中國人共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