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畸念不改 日本魔性難除# w# ~! G( S. @# Y' t
5.39.217.769 {! x3 r. R- Y# R4 i$ P
八月十五日,是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六十九周年紀念日。在一些歷史學家眼中,日中近代以來不斷兵戎相見的根源,在於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的衝突。值此重要紀念日前夕,安倍政府決定在全國中小學進行「海洋教育」,為兩國島爭烈火再添新柴。日本精英階層如堅持操弄民意,而不改變所謂的海洋文明觀,將會再度把日本帶至危險境地。
5 @' G S* {2 `+ X8 ~) s7 q* ]7 x2 B* k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又同屬東亞儒家文化圈,原本可做相安無事的友好鄰邦,但回看數百年來,先有明朝時倭寇南侵,在中國東南沿海燒殺搶掠;繼而與清朝水師對陣於甲午,導致當時中國的海軍主力幾被全殲,清廷被迫割地賠款,以飼強鄰;再於中華民國時期發生全面侵華戰爭,陷中華兒女於亡國滅種之險境。每一次戰爭的爆發,火種皆由日軍鐵甲跨海攜來,在神州大地塗炭生靈,劫掠財富。
, y. { S; a$ d)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 x M, k- G% v, a# I% i; p: M
而今安倍政府又不斷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實際行動,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使得中日間那片曾經血影翻飛的海域,在安享了近七十年和平光景之後,再度籠罩上濃重的硝煙氣息。中日之間的矛盾,看似陷入無解的循環。
& M/ G/ t* }; p; W9 o3 ^
- c1 R) ~% K& x5 ~+ Y6 O2 h* Dtvb now,tvbnow,bttvb在一些歷史學者看來,中日間的固有矛盾,源自兩國濫觴於不同生存環境的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之爭。而在島國心態之下,一直處在資源匱乏、空間有限環境之下的日本,生存的危機感與為了生存而不斷掠奪的特性,乃是「與生俱來」。日本當初遭西方列強以艦砲逼其打開國門,簽下不平等條約,但迅即轉而向美歐強國膜拜,展開「脫亞入歐」的進程。% g4 P! Q$ h* U
3 Q+ k7 p$ e$ ^+ U$ ^
明治時期以福澤諭吉為代表的思想家,將慣用堅船利砲征服世界、擁有海洋霸權的歐美強國的文明史觀奉為圭臬,視自身所在的亞洲為野蠻之壤,甚而認定侵略擴張也是傳播文明的形式,認為日本也應效仿西方,加入瓜分中國的行列,並將日本獲得甲午海戰的勝利,視為「文明對野蠻的勝利」,展現出赤裸裸的強盜邏輯。這正是不少史家所認為的,日本多次對外侵略的思想根源。
: K) @/ p2 k0 e7 r4 [; h
; S, l; t3 ]4 W8 N4 _" [% Q日本自近代開始探索海洋立國的方略,明治維新後,部分統治精英認為海洋是日本的生命線,堅持主張應向南擴張。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雖無權擁有軍隊,但統治階層內部對海權與海軍的重視,依然佔據上風。1 g8 `6 G) v+ z# t& y
/ y! R/ T6 p3 C; u至本世紀,日本已發展出以日美海權同盟為核心的國家海洋戰略,不但目標及方向日益明晰,且不斷輔之以具體的決策行為與政策措施,試圖以重塑國際海洋秩序的方式,實現其海洋大國之夢。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的爭議不斷升級,正是兩國各自在海洋施展拳腳之下發生的。
9 a$ G, c0 w8 O9 g5 @公仔箱論壇
0 U6 I" t2 l4 b9 H' Z8 r" T公仔箱論壇中國近現代的國家、民族災難史,充滿海洋帶來的黑色記憶,因而在國力日盛之後,要不斷強化維護海權的力量。日本的海洋大國之夢,卻是在拒不承認二戰侵略史的基上,對內擴武、對外大秀肌肉,如何能不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眼下在中日關係依然緊繃之際,日相安倍雖放出風聲,表示日本戰敗日當天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但他早在三天前已為其外祖父、甲級戰犯岸信介掃墓;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更公開呼籲國民為「戰歿者默哀」,「我國的和平與繁榮背後,有著二戰時心系祖國與家人、在戰場倒下的各位戰歿者的崇高犧牲。」
" ^* }6 n- `8 S6 g0 P) v* G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1 e' @' o& {5 Q/ k5 a3 [
在二戰之後,居於統治階層的日本精英,從未全面、深刻地反省二戰歷史,反而不斷操弄相關議題,以「維護和平」為幌,行推行右傾之實;以「崇高犧牲」為鉺,美化將無辜民眾充作戰爭砲灰的罪惡;更以推動本國「和平與繁榮」的正當性,遮蔽侵略他國的滔天罪行,如此種種,無一不是福澤諭吉般的強盜邏輯。老話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b, e- J& M7 g, ?(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_* E k0 V. e( O6 G9 }) E% C
歷史已進入二十一世紀,所謂的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之爭無解的「宿命論」,在國家間各自努力展開正向競爭與合作的基礎之上,完全有可能被改寫,而國與國之間的領土爭端,也可以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日本的政治精英如果仍然坐持固有的所謂「海洋文明」,抱殘守缺,一味透過射擊瞄準鏡來審視周邊的世界,不但動輒訴諸武力的魔性難除,更會自種下禍國殃民的苦果,何去何從,當慎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