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陳嘉文﹕古井翻開 宋代九龍城

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掘出六口宋代古井,遺址範圍之大,轟動香港考古和歷史界;有人甚至說,這或會改寫香港歷史。9 E, Z! C7 ^5 p

, M$ @" p7 c6 ~/ W) b0 {% ~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所謂香港歷史,我們總脫離不了「一八四一年開埠」這個故事開端,而在成為殖民地以前,香港,傳說是個漁村。
- L- h' E- N) l! y) B, L
# x$ f# c" N: [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是,這顯然是被極度簡化的香港古代史,歷史學家其實早就發現,遠在英軍登陸之前,香港是來往東南亞的必經海灣,推斷是個重要港口。
& F$ g: Z1 |5 f" R9 o8 C- X5.39.217.76
' Q& k& y0 C- F* T  Y4 ^( E3 o. p* w! ztvb now,tvbnow,bttvb雖然不是空白一片,但香港古代歷史裏的確有很多留白的地方。tvb now,tvbnow,bttvb5 H% b# c/ J7 |; u4 S

7 `% M& Y1 |7 z; W' I% t公仔箱論壇同樣坐落在九龍城一帶,同樣關於宋代,我們其實也有宋王臺、侯王廟,南宋小皇帝落難九龍的故事也家傳戶曉,若與古井連繫起來,究竟在訴說一個怎樣的香港宋代歷史?
9 Z1 B9 `  R0 a5.39.217.76$ E; N6 @( F, R
香港史學會會長鄧家宙博士說,若古井真是北宋古蹟,那麼後來南宋皇帝落難時,他所駕臨的九龍,肯定「唔止係個漁村咁簡單」。這裏,該是一個有規模的商埠,附近有衙門,村落的人有學識、有財富。
  W0 {  J! ]" T' C+ V1 e, z- f& u4 b公仔箱論壇
, G0 r  s9 g  f公仔箱論壇「海上絲路必經香港」
  }3 F# x$ W# a3 ?2 B& e. E5.39.217.763 I" x5 }+ G, a2 a4 B
「在魏晉南北朝後,已經有船要經香港去東南亞。」古代,除了北方有一條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南方其實也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文獻上有很多當時的航海資料,提及很多途經的地點,包括屯門,只是當時並未有「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也沒有什麼文物可以證明。這條路線,東至日本等地,經上海、福建等,再到廣州,然後向西南方向駛至越南、泰國等地。「屯門,是作為進入廣州前的第一個『哨站』,所以外來船舶都要在屯門檢查核實。你看地圖就知道,屯門的地形,凹了入去,打風落雨可避,所以用來屯兵,是個軍鎮」。
1 p" S4 P7 e) N
8 m: t7 ]! z/ G$ s5.39.217.76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商貿繁盛的地方,商品來往「南洋」,都會途經此地。在唐宋的官史當中,可以看到廣州是「巿舶司」的重地。巿舶司,是個官方貿易機構,「類似海關,負責海上貿易的事。宋代,政府設有九個巿舶司口岸,把它們連成一線的話,就知道海上絲路必經香港」。
# v7 Z+ Z3 W; j8 e5.39.217.76
- m1 y7 e0 r' x: }公仔箱論壇鄧博士說,香港其實並不止有作為廣州關卡的一個角色,「西貢大廟的宋朝石刻,已證明香港曾經有官富場、有鹽官」。官富場,即是官方生產鹽的地方,「第一個有紀錄的鹽場,在大嶼山」。香港歷史學家蕭國健教授在《香港古代史》中也提及,北宋末年,官富鹽場就在現在的九龍灣西北一帶,並有防止居民販賣私鹽的摧鋒軍守衛。「鹽官辦公的地方,推斷在九龍灣一帶。」鄧家宙說,所謂的九龍灣,並不止是現在淘大花園那兒,「是九龍山下的整個海灣,包括現在掘出古井對出的海灣」。3 H& ^5 r5 N( I$ R" O0 q, a!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9 |+ B' k1 D2 t
皇帝來得有理$ N$ `+ P7 t0 @# U$ x# L$ K&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8 P1 z8 A- \0 @- V* Z7 h8 D
有衙門、有古井,「後來小皇帝宋帝昺逃難,選擇在這裏的聖山落戶,看來就很合理了」。鄧博士說,這次找到的古井,可以證明這裏並不是一般的漁村。六口井,說明這裏住的人數很多,「新界一條村幾百人,只用一個井」,而最新發現的四方井,井台建築講究,工地也發現有一排房屋地基,「漁民不會有這種經濟能力,造出這種水平的井」。他分析,漁村的人,少上陸地住,而即使為方便而在陸上建屋,建的都是較簡單較矮的屋,「井不需要這種大石建構,地基不需要打得咁靚咁厚」。
$ x+ n. K) [- s- ~2 @1 Z% }  dtvb now,tvbnow,bttvb% |' c/ _% |' X! P, f
擁有至少六個井的村落,「人數多,有財富,有學識」;衙門也不是文官辦案,而是與經濟商業有關的官府,村落這麼大,可以想像有很頻繁的商業活動。所以鄧博士推斷,土瓜灣站工地一帶,原本就是個規模不小的商埠。8 Q8 j0 Y3 m* D7 U$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0 }5 A9 K. ^7 f9 Y
方井 有井台 好講究
7 L: D$ I3 U% ^
( c2 m. {  v9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次掘出四個圓井、兩個方井的地方,就在宋王臺與啟德發展區之間的土瓜灣站工地,考古報告稱估計為北宋年代的古井,可是暫時就只有兩個方井會保留,其餘四個圓井已經拆毁。方井,為什麼保留價值就高一點呢?港大房地產及建築系潘新華教授說,方井所用到的石頭,大塊而工整,而一般圓井的構造,則可用較小而形狀不規則的石塊砌成,所以方井所要的技術比較講究。而這兩口方井之中,其中一個更有井台,而且井台的石塊是以放射式鋪成,在實用性以外,還顧及了美觀。- d6 w/ V( T+ J" z( i4 B/ {
tvb now,tvbnow,bttvb* b+ P$ |, x* W5 b# k
在《清明上河圖》之中,也可以看到有方井的出現,但潘新華說,清明上河圖裏的方井,若仔細看的話,井台雖屬方形,但它其實是個圓井。而這種方井台的圓井,在南丫島也有。「那條村,據說已有二百年歷史,我曾經問過村裏七十多歲的婆婆,她說在她小時候已有這個井。」5.39.217.76% ^( N3 |/ Q$ k+ x) n
公仔箱論壇$ Y$ E9 H/ s" ~/ D! f
至於井是否有既定的建造方法?是否可以從結構看到古井屬於什麼年代?潘新華提到,宋代有一本「給建造業的天書」,叫《營造法式》,裏面有詳細列明一個井應該有幾寬、用什麼井石等,不過他並未有機會逐一查證土瓜灣的六個古井是否有跟足標準。要是都一一符合標準的話,大概可以判斷,這些井是否由當時的官衙建造。
" U2 B) C  t5 A' j5 |$ btvb now,tvbnow,bttvb
- L8 b5 ]- l6 z/ M公仔箱論壇宋王臺 宋帝落難記
. Q: S9 K3 ?+ p0 r- K公仔箱論壇
- @3 s) |8 e5 {+ w" \2 Xtvb now,tvbnow,bttvb宋王臺,算是我們最認識的一個關於宋代的遺蹟。據史載,南宋末年,元軍南侵,在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四月,年僅十歲的帝昺南逃,來到香港,在官富場一帶建立海上王朝。官富場,就在現在的九龍城一帶,清代嘉慶年的《新安縣志》中的地圖,九龍的位置就只有「官富山」一個名字。5.39.217.76+ {, P/ s1 u! N" ^! ]
tvb now,tvbnow,bttvb3 [2 U- p; ~3 W$ F5 A& Z+ m
鄧家宙說,相傳宋帝南來,在後來啟德機場跑道附近的小山崗居住。這山據說並不高,只有海拔一一四英呎。後來宋帝昺經長洲移師崖山,最後死於該處。後來人們為紀念曾有皇帝居於此,就在山上的大石刻上「宋王臺」。這石雖與宋史有關,但其實在元朝才有此石,「宋朝滅亡,元朝開始,所以即使立石的時間是元朝,也是合理的」。
% E1 ^& H3 {. H  w
: ^! I. @8 f7 E- `( |公仔箱論壇至清末,宋王臺一帶有不少居民採石,日漸殘破。雖然已是殖民地,但人們對於這段歷史依然非常重視,後來一批文人學者倡議保護宋王臺,最後在一八九九年通過了專為宋王臺而設的《保存宋王臺勝蹟條例》。只是到了日戰時期,因日軍要擴建啟德機場而把這山炸掉大部分,只遺下這刻有字樣的巨石。一九五九年,為這石而闢的宋王臺公園,終於建成。
( p- z0 F/ M5 s, d. R5.39.217.76
0 h5 u  V$ t. L7 m. g6 c; ~這次宋王臺附近有古井出土,數目更有六個,可見當時這裏在南宋皇帝來到之前,已經是個規模不小的村落。「若古井的確屬於北宋,這樣南宋皇帝選擇在這處落腳也是合理的。」
: \3 V0 @9 Z& o" Y2 S3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V$ l( ^3 q9 U: l8 B% k
福佬村道 福佬原是皇帝保鑣
& h# q4 {! o8 M+ qtvb now,tvbnow,bttvb9 V: R0 r3 n7 `
當時的宋帝昺,落難逃至九龍後,住在山上,「山上是他的行宮,護送他來的守衛官兵則住在山下。所以現在九龍城裏有條福佬村道」。鄧家宙說,據說這班福佬、即是福建人,都是護送皇帝南來的人。「皇帝沿海逃難,去到福建時,有一群福建人護駕他繼續南下,送至這裏。」這些福建人做官兵,守在皇帝的山下,形成一條村落,所以叫福佬村。5.39.217.76& L2 u; n4 b! Q! S% c' B& L* f-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j. F$ r" x9 q1 I
九龍城有條福佬村道,長洲也有條「鶴佬巷」,而故事其實是相連的。「他們後來再護送皇帝,經長洲到崖山,直至南宋滅亡。有一批人到達長洲後,沒有跟隨到崖山,就在長洲躲起來,然後落地生根。」不過,他說這段故事都是傳說,沒辦法證明。公仔箱論壇$ n0 I" ~# C4 y$ Y
tvb now,tvbnow,bttvb! q1 I3 x" z# E
侯王廟 追念忠臣
+ S3 ~4 @) P!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5 L* U2 N3 T4 r; z3 m& N
位於九龍寨城公園後方的侯王廟,看上去與我們一般看見的廟宇差不多,鄧家宙也說,從外觀看這廟宇也不屬於宋代建築。根據古蹟辦的描述,它建於屬於清代的一七三○年代,廟裏的記載指是為紀念南宋忠臣楊亮節。楊亮節據說是宋帝昺的舅父,當年同樣為護送宋帝逃難來到九龍,生前獲封為侯,死後再追封為王。
0 B: L7 O5 q6 c) Y9 E: ?) K0 f8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0 q. Q6 G' N3 \! q6 q# K
雖然建於清朝,但鄧家宙說,這也有可能是從宋代起就於此處供奉侯王。「往時要供奉,不一定要有大型廟宇建築,放個神主牌、裝支香,起間屋仔,就當係。然後過些時日,附近居民覺得它靈驗,才開始集資建廟。所以建廟時間滯後了,也可以是合理的。」
7 c2 L9 _$ j8 e& o2 E" t5 x+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w* _, N6 T# A* Z  s
衙前圍村 徽宗有關- p: w, J7 D2 B. C8 O
% H0 Q  U0 t, L
即將清拆的衙前圍村,名字中的「衙前」,就是在衙門前的意思,所以鄧家宙說,從前這裏附近有衙門,是可以肯定的。雖然衙前圍村在一三五二年、即元朝立村,但相傳它村中人都是宋帝昺的隨從,當年跟隨皇帝南逃至九龍。不過,張瑞威教授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認為這些說法只是現代的其中兩代後人的版本,族譜等文獻均對這段歷史沒有記載。他們的祖先,與宋帝有關的事迹,則可能在宋帝昺前二百年的宋徽宗年代。衙前圍村的三個氏族中,吳氏淵源本在中原,後來南遷至廣州,據說是為了招兵營救宋徽宗。後來出師未捷身先死,後代就繼續南移,後來定居九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