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電/中國22日公佈了一幅拍攝於3月18日的衛星圖像,顯示在南印度洋海域漂浮著一個22米長、13米寬的物體,疑似與失聯的馬航客機有關。此外,澳大利亞方面3月20日公佈了一幅拍攝於3月16日的衛星圖像,顯示有一個長24米的物體疑似與失聯航班有關,並因此展開大規模搜索。
4 R. k. J0 P6 [; c* ^
" y0 C0 A ^!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新華社報道,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何衛星圖像要4天才得以公佈。記者22日就這一問題專門請教情報學方面的專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和國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翰·布拉克斯蘭德博士。 tvb now,tvbnow,bttvb5 s/ D6 K3 S2 V8 i4 u
+ L$ I O, r: n' ?( G公仔箱論壇 布拉克斯蘭德說,衛星圖像確需一段時間才能提交,衛星圖像從來都不是實時的,不是這邊衛星剛把照片拍下來,那邊的分析師就能夠收到。在收到衛星圖像後,分析師需要一張一張照片加以分析鑒別,還要放大圖片,一寸一寸地分析,來決定圖片上真的有物體,並最終確定是什麼樣的物體。這需要技能和堅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5.39.217.76( ^3 _3 L% l2 \
6 ~8 V& I" c7 Q% H# s1 m" g' l 此後,還需要對所看到的圖片進行回看,查看是否還有其他類似的碎片等。在公佈圖像之前,必須完成所有數據的分析和研究。以前曾有過將不完整的信息公佈之後不得不收回的先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7 A# p+ L% _. T
* y2 X I& L: T2 T6 p0 o 布拉克斯蘭德說,如此多的步驟必然導致時間上有些滯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這種滯後更突顯了現場飛機偵察的重要性,因為從衛星圖像上不可能得到那種實時的畫面。必須能夠在現場看到物體,而只有飛機能夠確定殘骸的準確地理定位。之後,才能派出船隻進行打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