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這已是我國自2005年起連續10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 c' q2 V1 g E3 k$ q) R- i; H- ~' W
tvb now,tvbnow,bttvb+ G) {9 t$ R) p. x
5 Y8 E9 T( w; D8 l+ J/ y# Stvb now,tvbnow,bttvb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個人、單位與政府三位一體的養老保險籌資體係,但這一體係發展得不健全、不平衡甚至不公正。社會養老面臨著資金空缺的經濟難題,在養老政策的經濟理性方面,制度不全,機制不活,體制不善,適應時代需求的社會養老政策亟須開創和革新。
! \# K. m( L, @3 n6 N- M公仔箱論壇' w9 N0 Y! ?6 D* e
2014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突破2億,到2025年將突破3億。中國社會的“養老之困”持續吸引著各方關注和憂思。如何在養老政策的經濟制度安排方面革舊布新,同時強化社會養老的人文關懷,做好養老改革的頂層設計,讓社會的老人群體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就此話題,南都記者專訪了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唐鈞。
2 B2 D; u5 H. K& h* c
, \6 V3 w- K. F( g養老保險機構養老保險費入不敷出
7 j3 h% R; k; Y. z$ I. Gtvb now,tvbnow,bttvb4 a+ S- ?! K: A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您能否介紹下目前我國養老保險資金體係的構成情況和運作模式,同時分析一下這一體係或模式在當前新形勢下的利弊優缺? tvb now,tvbnow,bttvb' H8 s8 f9 T- m- y, D
7 {7 [+ N f4 E# d* g
唐鈞:我國養老保險採取的是“社會統籌+個人賬戶”的運行模式,但是這個模式意味著正在工作的一代人,既要為已經退休的人提供養老金,又要為自己積累養老金,這幾乎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因此,實際上養老保險機構每年從個人和單位收取的養老保險費是入不敷出的,這個“缺口”從1997年的50億元逐漸增加到2011年的2200多億元。但《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保險基金是由個人、用人單位和政府三方籌資的,所以在國家財政給予補貼後,這個“缺口”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因為每年都把個人交費和單位繳費籌集的資金都發出去了,所以就形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 Y% s' j7 B, \) |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9 G4 c' k2 Q8 `" v
有研究表明,養老保險的“空賬”已經達到1.7萬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實際上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一直是“現收現支”的,就是當年收取的費用,當年就發出去了。“社會統籌+個人賬戶”只是一個養老金領取的計算方法。所以,所謂“空賬”也並不是特別可怕的事情。當然,從長遠看,我們的制度也應該進行調整,更加適應老齡化發展的趨勢。
9 n9 \" I" ]# K/ W8 U" x8 R8 w* Z# y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H) g1 m/ c9 N: A2 m7 \( E
南都:在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經營方面,主要面臨著哪些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
; |2 {7 O' ?# O, Z&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i1 s, K3 K# M, J" O# l
唐鈞:在養老保險金的管理方面,曾經有過問題,譬如貪污和挪用,但目前來講,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養老金的投資增值,沒有找到一條良性循環的路子。因為國家對此還是不夠重視。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的市場基本上已經被瓜分了,一筆新的投資要進入,要掙錢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政府下決心的話,可以指定一些領域、指定一些地方來投資,這些領域和地方,投資是肯定掙錢的。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處理好。
1 N9 P. Y+ M' m7 i1 g& D
6 R6 T; Y7 r8 H8 ~1 O1 y南都:圍繞養老政策的改革,近來“延遲退休年齡”、“延遲養老金領取年齡”、“延遲養老金繳費年限”等政策動向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而據相關會議討論成果顯示,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成為當前的政策共識。對于這一拋棄前兩者選項的政策選擇,您作何評析? , p4 ?. C2 T' n" E7 c) X# O
tvb now,tvbnow,bttvb8 O; j U8 T$ ]! y8 j* \7 [
唐鈞:我覺得這種政策取向不是一個很令人鼓舞的成果,它解決不了多大問題。雖然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的繳費年限是15年,但在至少我所知道的一般的地方,比如上海、廣州,基本上是不可能繳到15年就不繳的,現在基本的政策是必須繳到60歲,繳到退休了才可以不再繳費。所以現在絕大多數人的繳費是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的。也不知道這個政策會將繳費年限延長多少年,是延長到20年、30年,現在還不知道。
# S# ~$ s, `# n9 I7 z! g8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f( P0 h/ l1 }7 T$ x9 p- e4 ~
南都:在養老資源配置方面,目前的現狀似乎是公辦機構一床難求,民辦機構身份尷尬,居家養老缺乏服務體係。您對目前我國養老政策的健全性、靈活性如何評價?
, b5 C, ]! C8 I9 {tvb now,tvbnow,bttvb
6 @% n) {( M4 x& F+ h+ D唐鈞:當前我國的養老政策肯定是不健全的,不健全的話就很難談靈活性。目前養老政策關注經濟太多,算計太多。其實老齡化對于中國來講是一個特別大的事情。在老齡化的前提下,要使中國老人的生活至少還過得去的話,首要的就是政府不能光想少花錢,而是要加大投入,如果不遵循這個原則的話,問題就大了。因為中國的老人大多是中低收入階層,城鎮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只有1800多元。同時,在中國,一旦涉及收入的平均數,通常是2/3的人在平均線以下。現在很多官員、學者,經濟理性過甚,自身利益考慮得很多,所以問題就出來了。 tvb now,tvbnow,bttvb9 q' _2 L' n2 q# `, n" ^! G$ `
( G6 d) Q% q' U. b1 x; H+ {
基本養老制度必須依靠政府 5.39.217.766 ]6 O% D- |, g k+ d
: {0 t8 r9 c6 i4 G2 {4 @! X
南都:在更有效配置社會養老資源方面,政府似乎將更加借力市場化的社會力量。《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就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這被外界解讀為政府試圖打破養老“包辦”的格局。您覺得社會資本介入養老服務,可能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對養老問題的解決能奏效幾何? 3 D$ }! j* X% ~7 h/ c
5.39.217.76+ U+ d& c# }; B- `5 L! x
唐鈞:市場化介入養老服務也許是很有問題的,因為市場化的結果總是會有“馬太效應”,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是無法避免的。如上所說,中國的老人大多數不富裕,相當多的人的生活還很困難。如果一味地市場化,大概只有20%-30%的老人能夠得到服務,而大多數老人就會被排除在外。所以,我們的對策可能應該是創造非營利的社會服務的“準市場”。
" p7 U8 k2 Y$ r/ W# Mtvb now,tvbnow,bttvb9 F, k+ X% y$ p# h
非營利不是不收費,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成本核算,收支平衡。但是要做到完全的收支正好相抵,顯然是十分困難的。所以也應該讓非營利機構有微利,譬如3%-5%。你想掙很多的錢不可能,但是經營得好的話,可能會有超長期的穩定收入,這樣才可持續。但是政府沒有把事情說明白,所以現在所謂的引進民間資本,大多投入到養老地產上,瞄準的是中上等收入人群。這些社會群體,其實不用政府操心,市場會對他們格外青睞。但是對于中國佔人口60%-70%的中低收入人口,其實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很好的有效、有用的政策。
7 M9 a. J, o- X R公仔箱論壇5.39.217.76; ^3 f4 q# ~0 D* U+ v% B$ b+ c
南都:既然社會資本介入到養老服務,可能只對中高收入人群起到作用,那麼在施行這些政策的時候,為了更好覆蓋到中低收入人群,您有怎樣的政策主張呢?政府在社會養老方面的職責或者基本責任又是什麼呢? tvb now,tvbnow,bttvb1 V* H5 O% p) K8 X7 i
0 e& {6 s7 O e d! x唐鈞:非營利的養老“準市場”需要政府的投資和介入,這是民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政府的一個基本職責,這個職責是推卸不了的,因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它是關係到基本生存的事情,所以政府只能做好這件事情。
7 O9 y6 F( t {3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n& O" b1 h1 F* ]+ a9 s
南都:您曾稱,延遲退休年齡雖然能填補養老資金空缺,但是未考慮到低齡老人在照看家庭長輩和孫輩後代時所享受的人倫之樂和發揮的社會功效,所以推遲退休忽視了養老的人文關懷。對于近期媒體報道的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而非延遲退休的政策動向,您怎麼看?是否呼應了您之前文章中的政策呼吁? 公仔箱論壇$ l; o; g' E v- v
# E% @0 N: z( S+ w% ~2 ktvb now,tvbnow,bttvb唐鈞:我的呼吁是微不足道的,只是出于專業的良心做的一點點事情。最近的相關會議沒有再提推遲退休年齡,或者推遲養老金的領取年齡。但是,會後馬上有專家和官員都還是堅持要延遲退休年齡,如此看來,我們還是要堅持講道理,繼續講一些常識性的理論。至于延長最低繳費年限,據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影響的面應該不大。《社會保險法》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所以最受影響的是到退休年齡時仍達不到最低標準的個人或群體。一般來說,在大多數地方,不到退休年齡是不能停止繳費的,否則就可能會遭遇領不到養老金的風險。所以很多失業人員,咬緊牙關節衣縮食要把最後幾年的養老保險費繳上去。既然已經都在繳費,所以我認為影響不會太大。現在調整最低繳費年齡,如果一下子調整幅度太大,很多本來夠了的人也會面臨繳費年齡不夠的難題,所以應該考慮對老人、中人和新人採取不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