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2013年11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的歐盟兩天會議上,突然宣布拒簽《歐盟政治和自由貿易協定》的計畫,引爆烏克蘭2004年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以來最嚴重的街頭抗議。 近百萬親歐人民上街頭示威,要求亞努科維奇照計畫進行;但亞努科維奇回應指出,烏克蘭要在歐洲聯盟提供經濟和金融支援後才會協議。部分分析家說,這純粹是亞努科維奇棄歐親俄的手段;然而也有人說,這是經濟現實使然,怪不得他。 蘇聯「皇冠上的寶石」 政經、文化深受俄影響 烏克蘭原本就是俄羅斯前身蘇聯重要一員,有蘇聯「皇冠上的寶石」之稱。工業為主的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政治、經濟與文化都深受俄羅斯影響,也是亞努科維奇的大本營,他親近莫斯科並不令人意外。 令人擔心的是他背棄民主。分析家葛瑞哥利(Paul Gregory)就說,亞努科維奇不准政敵尤莉雅.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保外就醫;加上執政黨通過一條修正案,可能讓長期旅居國外的國家英雄、拳王維塔利.克里契科(Vitaly Klitschko)無法參選2015年總統大選,這些舉措代表亞努科維奇有反民主、獨裁傾向,因而不願加入歐盟,深化民主制度。 但葛瑞哥利忽略亞努科維奇雖然在蘇聯時代崛起,但就學、就業、從政都在烏克蘭。亞努科維奇的父親是白俄羅斯後裔,母親是烏克蘭護士。他在1969年進鐵工廠工作,七年時間當上總裁,但至1980年才從大學畢業。 1996年從政,一路平步青雲,原本被培養成前總統庫奇馬(Leonid Kuchma)繼任者,但2004年總統大選疑似選舉舞弊,亞努科維奇被迫下台。但他沒有發動流血抗爭,反而是在2006年國會大選帶領地區黨贏得大選,在政敵、也就是當時總統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同意下,堂堂正正登上總理寶座。 從另一方面來看,與其說亞努科維奇擋住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腳步,倒不如說,他從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出發。 歐盟標榜須做文明的選擇 烏克蘭面臨抉擇難題 烏克蘭2015年7月之前必須償付600多億美元外債,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三分之一。但是歐盟僅願意援助10億歐元。不僅如此,烏克蘭還必須接受歐盟的法律、標準,並推動一系列改革。 但歐盟並沒有承諾烏克蘭最後可以成為歐洲聯盟的一分子,而且即使只是短期,也不願在經濟與財政上幫助烏克蘭。另外,歐豬五國(PIIGS)的例子,證實歐盟要整合經濟體質不一的國家確實會造成問題,烏克蘭經濟體質虛弱,若加入歐盟很可能成為下一頭歐豬。 相較之下,俄羅斯則願意直接將現金挹注烏克蘭,希望這顆寶石能加入2015年全面運作的歐亞聯盟(Euroasian Union),在政治、經濟、軍事都更緊密的結合。而且俄國還是烏克蘭亟需的天然氣供應國,2006年1月寒冬,俄羅斯以烏克蘭前債未清,切斷天然氣供應,令許多烏克蘭人凍死的事件,恐怕讓亞努科維奇都還記憶猶新。烏克蘭還積欠俄羅斯數十億美元天然氣負債,如果與歐盟簽約,俄國肯定馬上要錢,歐盟又不伸出援手,烏克蘭肯定倒債。 烏克蘭到底要投入歐盟的懷抱,或是俄羅斯的臂彎,陷入兩難。但其實這種狀況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紐約時報》評論家裴卓(Nicolai Petro)說,把吸收烏克蘭的事情弄擰了,完全是歐盟的錯。 亞努科維奇原本希望與歐盟簽訂協議,同時加入俄國主導的歐亞聯盟,如此歐盟商品或許可以透過烏克蘭賣到俄羅斯。莫斯科起初並不反對,倒是歐盟拒絕。此外,歐盟還標榜烏克蘭必須做「文明的選擇」,言下之意,是將俄國當作不文明的一方。最致命的是歐盟談判人員忽略雙方在傳統與宗教價值的歧異,以及因而可能造成的疑慮,對此,歐盟根本完全沒想要努力化解烏克蘭的憂慮。 俄盤算整合歐亞聯盟 再一起加入歐盟 進一步擴大來說,歐盟不該將烏克蘭是否簽署協定當做是忠誠考驗。畢竟,皆屬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與烏克蘭都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如果歐盟允許烏克蘭同時加入俄羅斯領導的歐亞聯盟,或許未來連俄國都會加入歐盟。因為俄羅斯的算盤是整合歐亞聯盟,再一起加入歐盟,團體的議價能力當然比較好,條件比較好,不會像現在烏克蘭得到的協議好像城下之盟一樣。 這就莫怪分析家恩道爾(William Engdahl)要在《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為文振振有詞地說,歐盟根本就是美國的馬前卒,千般計謀想要孤立、圍堵俄羅斯,無意與莫斯科為友。 長久而言,加入歐盟對烏克蘭會有正面影響;但加入歐盟、得罪俄羅斯的立即危險,烏克蘭無法承受,更不用說俄國在軍事上提供的保護。歐盟的核心遠在西歐,但俄羅斯就在隔壁,烏克蘭到底應該向西走或向東走,就像東西烏克蘭人民之爭一樣,幾乎要把這顆寶石一分為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