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五十,冠蓋雲集,道盡台灣電影在華語圈的半世紀風華起伏。這次台灣作品未能奪得主要獎項,評審團主席李安不失惋惜地說,台灣電影氣虛了一點,難成大氣候。 所謂「氣虛」,有兩種解讀。一方面,是外在條件的限制:如李安所說的缺乏電影基礎工業,格局小、技術差,乃至市場規模狹小,拘礙了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另方面,是內在精神的問題:台灣近些年因政經環境的擠壓,社會氛圍變得有些內縮,乃至氣餒。影響所及,新一代電影人傾向從身旁的人情趣味題材去尋找靈感,從而缺少突破的銳氣或大敍事的宏圖。 當然,許多民眾和電影工作者未必同意李安的「氣虛說」;相反的,不少人會覺得台灣電影產業正在走向「復興」。例如,從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重新吸引觀眾重新走入戲院,到這兩年的《艋舺》、《陣頭》、《雞排英雄》、《大尾鱸鰻》、《總鋪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輕易破億的票房,顯示台灣電影觀眾正在回流。其中,《那些年》更橫掃香港,創下賣座最佳成績。 然而,在閃亮票房佳績的背後,為何李安仍覺得台灣電影工業「氣虛」?除了技術與市場因素外,主要應該還是格局與深度的問題。從近年幾個賣座強片看,取材和主題都十分貼近庶民,也認真刻劃本土精神,但在強調娛樂趣味及討好市井口味之餘,似乎無法深刻處理品味、精神及人性,這是氣虛之處。 台灣社會近年流行的「小確幸」,反映的也是一種「氣虛」狀態:因為對大環境的無力,而產生偏安自保心理。要知道,「小確幸」絕非補品,服多了有害身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J7 ]$ l$ [2 F5 j. B3 b+ g9 s5 X6 X
+ ]0 ~7 u! l- m. t9 k* a6 i6 vtvb now,tvbnow,bttvb
+ A5 w8 T D3 }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 T" h1 d% ?; @) W1 V, r. t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