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張鐵志: 漢娜鄂蘭與「平庸的邪惡」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0-29 02:29 AM 編輯
7 S0 U" Y0 Q( m+ G9 z6 d/ V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9 @" X* D( W1 O, ]" U$ U, o4 K
張鐵志: 漢娜鄂蘭與「平庸的邪惡」
1 s7 k' o( ~3 `! O$ btvb now,tvbnow,bttvb
+ x' |& ~! e* d3 @$ G+ Q公仔箱論壇
' D3 Z) A* ~0 W; B9 t- ^7 X# W0 t1 P; d6 j  o

5 v8 y" A- H) ?: x- e6 u" V公仔箱論壇" }9 X9 p. f& \0 W
納粹軍官角色的阿道夫•艾希曼將上百萬的猶太人送上朝向死亡的列車。        
6 V0 ~. |" m  a: z# i: b$ w5.39.217.76但艾希曼說,我無罪。
5 _  J' X- z* _2 J" C9 N" g        - T. W: N# J5 X( a
納粹政權倒台後,他逃到阿根廷。1960 年,他被以色列特工綁架,次年在耶路撒冷受審,全球關注。出生德國、流亡到紐約的猶太裔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接受《紐約客》邀請前往採訪審判過程,在雜誌上發表五篇文章,結集為《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平庸的邪惡》。
6 l) w$ z0 x' q, ^7 y3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4 e9 t2 U( P: K. j* m
艾希曼認為因謀殺罪起訴他是錯的:「我從來沒殺過猶太人,也沒殺過非猶太人,就這個問題來說──我從來沒有殺死過任何人,我從來沒有下令殺人。」        
. q  N6 |* M$ y  \+ ftvb now,tvbnow,bttvb在獄中時定期探訪他的牧師也說,「他顯然既沒有對猶太人恨之入骨,也不是個狂熱的反猶太主義者。他『個人』從未有任何反猶行為。」        " {) w' N  c/ o6 _. |
連精神科醫師一致認為他很正常;他對妻兒、父母兄弟姊妹態度「不只正常,還堪稱為理想典範。」公仔箱論壇# W3 T; V8 z& L6 d. c. j3 r
        公仔箱論壇4 m) u$ m- W. N- g/ m5 r8 b6 }- ]
他認為自己只是個守法的人,他的一切行為都只是在履行職務,而他在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偶然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取而代之:因此幾乎每一個德國人都有罪。        
* @. C/ q$ Q5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漢娜鄂蘭在書中描述他的最後陳述:「他從來沒有憎恨過猶太人,也從來沒有殺人的意願,所有的罪行都是來自對上級的服從,而服從應該被譽為一種美德。他的美德被納粹領導人濫用,但他不屬於統治階層,只是個受害者,受罰的應該是領導階層。艾希曼說:『我不是那個被打造出來的禽獸,我是謬誤的犧牲品。』」
/ n* J) ~% L: V. p5 }, ^: v8 R1 s公仔箱論壇
1 Y( ~4 c+ Y& G3 ~: i0 `3 N" p鄂蘭同意。她說「艾希曼既不陰險奸詐,也不兇橫,也不像理查三世那樣一心想做個惡人;艾希曼格外勤奮努力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想晉升,而我們無法認為這種勤奮是犯罪……. 他並不愚蠢,只是缺乏思考能力——但這絕不等同於愚蠢,卻是他成為那個時代最大罪犯之一。」
1 f6 {0 Y1 o$ {) ?: R3 [& Xtvb now,tvbnow,bttvb
9 _* f% w2 M) y& x. }/ O- D的確,這是漢娜鄂蘭在本書中要提出的:「艾希曼在臨終一刻,似乎總結出我們在人類漫長罪惡史中所學到的教訓──邪惡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無法言喻、又難以理解的惡。」        8 `$ {$ t8 ^4 Q: g+ ?- I
艾希曼不是惡魔,而只是小丑。
( i! Q7 V9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2 q1 r! @8 H* G# b4 jtvb now,tvbnow,bttvb鄂蘭真正要指出的不只是邪惡的平庸,而是其原因:艾希曼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沒有思想能力(thougtless),而這就是平庸。在後來「思考與道德思量──致 W.H. 奧登」一文中她說,「大規模犯下的罪行,其根源無法追溯到做惡者身上任何敗德、病理現象或意識型態信念的特殊性。做惡者唯一的人格特質可能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淺薄……是一種奇怪的、又相當真實的『思考無能』」。5.39.217.76$ O9 G! m& |! K8 y, b9 }
        
. S* u# r  w  B' Dtvb now,tvbnow,bttvb如果一個人毫無犯罪動機有可能做惡?我們的判斷能力是取決於我們的思想能力嗎?無能思考與良知的失靈,是同時發生的嗎?鄂蘭相信,思想能力,亦即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可以醞釀出良知,因為可以確保人的道德完整性。因此,「這種脫離現實與缺乏思想能力,遠比潛伏在人類中所有的惡的本能加總起來更可怕,這才是我們在耶路撒冷應該學到的教訓。」  Q# L- j" y9 h2 s

* s: T) B+ @7 x" V/ p& Z8 ]《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平庸的邪惡》在出版後引起很大的爭議。首先,許多人認為艾希曼並非真是一個沒有惡意的平庸官僚:早在 1932 年以前,艾希曼就已經參加了反猶太組織;在納粹倒台後,他還在匈牙利參與了在歐洲屠殺最後一個猶太人的活動。尤其,艾希曼曾對同伴說:「我將高興地跳進墳墓,因為 500 萬個猶太人死了讓我很極端滿足。」對此,阿倫特說他只是在「吹噓」。似乎,她對艾希曼智力和語言的鄙視蒙蔽了對他的判斷。5.39.217.767 G6 ]2 n& m$ ~/ m1 ^" B& b

9 ~2 p! P2 i' }7 l( r6 k& l- T其次,鄂蘭在書中追究德國和波蘭與納粹合作的猶太人領袖──用鄂蘭的話說,「猶太領導人的角色無疑是整個黑暗的故事中最陰暗的一章」,這讓很多人批評她對猶太人沒有特殊的同情,去批評受害者是非常無情的,尤其她曾和支持納粹的哲學家海德格有戀情。
/ n& F- ]5 a" ~- a$ p$ L公仔箱論壇( ]. I: h: `6 ], x+ C8 U; F0 s" M* H
對於有人批評她不愛猶太人,她的回應是:「你說的很對──我並不被這一類的任何『愛』所打動,原因有二:(首先)我這輩子不曾『愛』過任何民族或團體──無論是德國人、法國人、美國人,還是勞動階級,我真正愛的只有我的朋友們,並且,我所知道和相信的愛僅僅是對於一個個具體的人的愛。」
8 _) ]* Y' v# l. w) w$ Y& S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W: K6 E* M$ O! h5 v& h
著名學者 Judith Butler 詮釋說,她的確不「愛」猶太人或「信仰」他們,而僅僅是「屬於」他們。. J- R4 n5 V# j# g

0 R$ o* f7 ]  o, Z" O/ F總結來說,《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探照出邪惡的平庸性,及其與人的思考能力的關係,這補充了她之前的巨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中的關於惡的理論。在該書中她將極權主義界定為「激進的邪惡」(radical evil),會徹底改變人性,但在《艾希曼》一書中,即使人性本身沒有改變,卻依然能製造巨大邪惡。
. I% J7 s1 \: i*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1 M# y6 |7 `. i9 q
不過,另方面兩本書還是有某種共通性;《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中強調極權主義的一個基礎是個人在群體社會中的「孤單」(loneliness),因而激起對權威的忠誠:「只有當他屬於一個運動,他在政黨中是一個成員,他在世界上才能有一個位置。」因此,可以說探討的是極權主義下個人服從的社會心理基礎,而在《艾希曼》中則關注了人的缺乏思考使他把服從當作唯一目的。      
6 E( }+ v+ ]1 m+ r/ ~  T5.39.217.76 (不過,雖說此書對惡的理論有重要貢獻,但鄂蘭卻強調這本書其實只是一部對審判的觀察報告,而非探討邪惡本質的理論。)
2 l9 Z+ Q# b1 D( T) \" Z
) j: C0 T, D% @2 z3 d公仔箱論壇《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的另個重要貢獻,是探索極權主義下個人責任和罪行。tvb now,tvbnow,bttvb8 V, p5 Q" ]7 ]
        tvb now,tvbnow,bttvb" S; \& x  v: k
「艾希曼們」往往辯稱自己只是一個小齒輪,只是服從法律和命令,而不能算是犯罪,並且如果他們有罪,人人都都可能有罪。事實上,戰後的德國人的確背負著強烈罪惡感。在另本著作《責任與判斷》中,鄂蘭就說,戰後在德國道德混淆的本質在於,那些全然無辜的公民確認他們彼此和整個世界都感受到罪孽,然而那些罪犯卻少有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但鄂蘭說,「沒有所謂的集體罪惡或者集體的無辜,罪惡與無辜只有針對個人才有意義。」
' z' L: G3 c* p/ h" J: e8 [tvb now,tvbnow,bttvb
: \- U) {: n5 Q0 G$ U7 R; i9 @2 |她也認為法官不應該把這場審判視做是對猶太人苦難的審判:「如果被告僅僅是個更大議題的象徵,我們就必須低頭認同艾希曼及其律師的聲名,亦即他之所以被繩之以法,是因為這件事需要一個代罪羔羊,不僅是為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是一個代罪羔羊來解釋整場浩劫和其原因──反猶主義、極權政府、人類的原罪。」
- B- E  M, v$ {& f" R' S5 u$ a公仔箱論壇        1 c1 p, e$ h0 Z% U
而漢娜鄂蘭在本書的核心主張就是,只要你參與了執行,你就要負起責任,就是有罪。        
& q6 k) c4 L6 R0 _& i8 h- N在本書最後一段她說,法官應該有勇氣說:「我們關注的重點是你實際的作為,而非就你內心和動機是否可能無罪,也並非你周圍的人是否有犯罪的可能。」「我們假設,你之所以成為這個大屠殺組織中的一個工具完全是出自壞運氣,但這不影響你執行,從而積極支持大屠殺政策的事實。在政治中,服從就等於支持。」因此就要負擔責任:「這就是你必須被處死刑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 l7 _0 l, b5 d3 K: O4 q' U1 A公仔箱論壇' k/ t+ `+ _9 \/ X  j( Y  f5 P9 S

& Q- i2 u- v% [* O+ Qtvb now,tvbnow,bttvb
, t/ x2 ~. p8 h/ A) _3 J3 j% {9 h
$ W7 Q! o6 [; D2 \公仔箱論壇
/ v( k  L/ @" F原文刊於Tech Orange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