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聯合國公訂的「國際老人日」,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盛會。在全球六十歲以上人口已超過八億一千萬人,而且預估十年內即將超過十億的急速增加趨勢中,社會高齡化確實是件值得慶祝的大事,卻也是必須面對的世紀大挑戰。 這場挑戰最大的難題,在如何改變十九世紀人口結構下舊式的脈絡思維,破除長久以來的老年歧視。 十九世紀,「人生七十古來稀」,社會的藍圖是以青壯年做為規劃的主軸。而今台灣均壽八十,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預估,三、四十年內,全球平均餘命將達九十歲;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現今七十五歲相當於過去的六十五歲。因此,我們不能用百年前的人口結構模式,來規劃未來社會的建構藍圖。 然而,在老而無用的年齡歧視下,老年從來不是希望的寄託。老人只是一群等待養護照顧、耗費福利的殘餘人口。一直以來,政府的老年政策大多在生活津貼、國民年金、養護制度上打轉,從未提出革命性的規劃,不曾去思考如何讓老年生命有「第二次收成機會」。 不僅如此,國家更訂定許多老年壓迫的政令規章,限制高齡人口的生命空間,強迫老人成為「依賴人口」。除了強制退休的規定外,現行公務人員各種考試並設定年齡的關卡。國科會的專題研究獎助,也會因申請者年紀太大而拒絕,即使曾得過傑出研究獎的學者也不例外。就連教育部的國家講座榮譽,也不頒發給高齡教授。 在老年歧視的意識下,許多人更進一步將老人汙名化,不斷恐嚇社會,老人潮將為年輕人帶來沉重的負擔。以前十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未來將只剩三個。老人會是吞噬國家財政、社會福利的怪獸。 其實,成為依賴的關鍵在於能力和意願,不是年齡。我們應該突破年齡本位的思考,從道德經濟學的角度,讓有能力的人養沒能力的人,這才是新社會的倫理觀。 台灣目前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二百六十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一點一五。經建會的推估,二○一六年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高於十四歲以下人口,老化指數超過百分之百。 面對老年人口急速增加的結構性改變,我們必須從革命性的觀點,以正向的思維和行動,迎接高齡化的時代巨流;停止並改變對老年人的偏見與歧視,積極思考人類平均餘命增加,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建立「全齡社會」,讓所有人都不會因年齡而被排斥、歧視,讓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共有、共存、共榮和共享,讓現在和未來的老年人,都能生活在充滿希望的世界。 ( ~6 e- t6 D) S8 i, c: e
9 v" W3 E& y- ~9 S# b5.39.217.76【2013/10/02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