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張鐵志: 從「債的歷史」到佔領華爾街

張鐵志:從「債的歷史」到佔領華爾街tvb now,tvbnow,bttvb' c; u% O$ ~6 |! v

, F1 b5 J. K" O1 z* e5.39.217.76
9 Y. V2 F# ~8 S* N6 k  P# a9 S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4 ^, K( W8 [" q" Z8 Z
5.39.217.76- B: n1 I, O5 o9 i
圖:current.or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u6 m2 n, Q, c/ j+ t9 `5 D- e6 @, g

# u1 U5 x, b' [$ _- n/ A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A8 s" g0 u% k# @! ~$ ?- u
2011年三月,阿拉伯之春仍然炙熱,尚未褪色。人類學家David Greaber接到加拿大雜誌Adbuster邀稿,請他討論在歐洲和美國發生革命運動的可能性,文章名字叫做「等待奇妙的火花」。
+ s( s1 m. G# s! E6 K  c/ X/ q: T9 r6 W2 ^9 l) o3 y
七月,他出版新書《債的歷史》。
1 s% [* @9 I5 U6 [5 {  w! v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2 P& ?& p9 B9 \& y6 Y: [
他一定沒想到,幾個月後,就出現了他所等待的革命,而且是驗證他所談的「債的歷史」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他是這個運動關鍵的參與者:佔領華爾街運動。
; S' V) z' Z- n% [" G6 u' o2 X. @「從他的積極行動和著作來看,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說。或者說,由於這本《債的歷史》和他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的角色,David Greaber成為這個時代又一個左翼學術明星。
4 F+ F- G' C, p# o- O4 V公仔箱論壇
5 U. g2 X4 z) a公仔箱論壇雖然他自己最愛的身分可能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5.39.217.767 `7 m: K% B7 O+ n$ v* N

" _$ j! D1 q8 I0 |3 O# E( H公仔箱論壇他自稱,從16歲開始就是無政府主義者。在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時,他想要參與左翼運動,但主流的左翼團體對他來說都太過於階層化,讓人窒息。然而,從1999年的西雅圖反世貿運動開始,出現一個「全球正義運動」(Global Justice Movement)── Greaber反對「反全球化運動」的提法,認為他們其實是「反新自由主義」──而這正是他夢想中的無政府主義運動。此後,他一方面以紐約為基地積極參與各種反叛的直接行動,另方面在專注「無政府主義人類學」(曾著有《無政府主義人類學片簡》(Fragments of an Anarchist Anthropology))(1) 。
8 Z; V; C8 H9 P6 u! ?tvb now,tvbnow,bttvb
; R% ^5 h! d' I- ~& d+ E7 x但這個無政府主義運動者身分卻帶給Greaber坎坷的學術生涯。他從1998年開始在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任教,在2005年卻沒有被續聘,後來聘期延長兩年,仍沒法拿到終身職。在這期間他申請了十幾間美國大學,都沒有結果,即使學界許多人認為他是非常優秀的學者。不少人和他自己都認為,這些學校不聘用他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激進政治(2) 。2008年他受聘於倫敦大學Goldsmith學院,今年轉入倫敦政經學院。
- }4 o4 @8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後金融危機中的2011年成為他的轉捩點。七月出版的《債的歷史》受到很大迴響;接下來幾個月,他意外踏入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籌備(這個運動最早就是Adbuster雜誌發起的):這個運動一方面證實了他對債務的反抗政治的分析,另方面在組織上也實現了他對於無政府主義的理想。5.39.217.76/ K5 o1 b0 x+ n

' d7 ^) j# c( a; f8 r在《債的歷史》一書中他說,歷史上大部分的革命、反抗和動亂,從創造希臘民主的騷亂到美國革命或其他任何反殖民抗爭,在某程度上都是和債務有關。但是要聚集債務人成為一個運動是很困難的,因為負債在本質上就是孤立的,且其所引起的不安和屈辱更成為一種意識型態,所以很難產生集體行動。公仔箱論壇. d! s4 E) J3 G) r, F5 X
5.39.217.765 K: P, r% w2 B0 d- G7 ?
然而,佔領華爾街卻成為這樣一個「債務人」,一個「債務世代」的運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4 s' A% {- |* o% l
7 R6 y- x( w6 b* x4 P, d/ M6 n
David Graeber和他的同志們創造出席捲全球的新口號「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九」(3) ,而「這個口號是要提出美國自經濟大蕭條之後沒人做過的事:讓階級力量成為政治議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4 x. D: Y& c) `0 j7 c

$ d; {9 a9 p9 n3 v* ]  c+ C(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David Graeber認為,在美國這個缺乏階級政治傳統的地方之所以可能發生,是因為過去幾十年美國出現了階級力量的本質性變化──這個變化是因為美國資本主義的「金融化」。過去,這個過程被視為一個抽象的過程,一般人難以理解;但是佔領華爾街運動讓人們認清這個體系的本質就是一個榨取債務的巨大機器,「金融化真正的意義是政府和金融機構的合謀以確保越來越多人陷入債務」,這是他在今年出版的新書《民主計畫:歷史、危機與運動》(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所說的,這本新書就是將他對債務歷史的探討應用到他對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分析上。* V' t% y8 [+ u7 D

3 D% |8 k$ x9 d( F5.39.217.76因此,百分之一的人就是債主:是那些能把他們的財富轉變為政治影響力,然後再把政治影響轉化成財富的人。大部分的佔領者或多或少都是美國債務體系的受害者:目前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都有某種形式的債務,而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是被債權人討債。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努力念書,卻發現畢業後沒有工作、沒有未來,只有滿身債務。
$ F7 C' F- h! ~. Y公仔箱論壇, A9 r7 r: G* g" x1 c0 N( T
雖然許多人批評佔領華爾街運動沒有具體訴求,但Graeber認為這個運動本來就不應該是關於改變政策。「佔領的力量在於讓體制去正當化:訴求許多美國人的共同感覺,亦即我們的政治階級是如此腐化以致於其無法處理一般公民面對的問題,更何況處理世界問題。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民主系統只能是一切從頭來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p! |: V9 W. ?9 U9 k
: b% k% R4 S1 c6 x0 {/ Q
所以佔領華爾街不只是要改變這個我們眼前不公平的經濟體制,也是要改造我們的民主。5.39.217.76: Q! m* {, P, y7 D' r
* r* g; w+ @4 N; b- L
兩年前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結束了,華爾街或者整個體制似乎被撼動有限,但Graeber在《民主計畫》一書中樂觀地認為,一旦人們的政治視野與想像被打開了,改變就會不斷下去。
/ B0 C' T2 L8 p  ?& c2 ~我們也這麼相信。起碼,不論是國際或是台港的新一波青年反抗運動──同樣是要求社會正義並同樣不信任現有的民主體制,正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斷地洶湧發生。
$ j# R. [: ^6 w& Y佔領行動是不會停止下去的。
$ C! g0 N: Y! T# [
" J  X8 R$ n& R- n(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文為《債的歷史:從文明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導讀)
) _- E" E: h* o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r# ^& F) c+ V
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Z1 p: a  T) l% C% Q
tvb now,tvbnow,bttvb# \! u6 P, U9 A  a# R" B0 m
1)他在2002年於「新左評論」(New Left Review)上發表一篇文章「新無政府主義者」,介紹了新無政府主義運動的主要特點。
) G* G( @( s$ o1 Q: M# b$ a2)《高等教育紀事報》討論了他的學術流亡,可以參考萬毓澤教授的中譯版:「一位激進人類學家David Graeber的學術流亡」
2 L& T' k# n% W" F6 _3)這部份是受到經濟學者Joseph Stilglitz在2011年五月的一篇文章「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所影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