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說案演成政爭,從任何角度看都是台灣的不幸,無論對馬王雙方或一般民眾都是引以為憾的事。唯一對此感到大喜過望的則是民進黨,蘇貞昌立即趁勢吹起「彈劾馬總統」的號角,關說案主角柯建銘更嗆聲要求馬總統道歉自省,一派正義凜然的姿態。 此事演變成今天的模樣,如果關說事件的是非全被遺忘,馬總統和特偵組被妖魔化,關說者繼續笑傲廟堂之上並伸手關說,而國會的政黨政治被一股嶄新的「跨界結合」挾持,我們難以想像台灣政治將變成什麼樣的一池渾水。當正邪的天平如此倒錯,社會又要如何追求正確的價值? 民進黨這次的角色扮演,從敲邊鼓、搧風點火、聲請釋憲、發動倒馬,一路展現它見縫插針的本色。尤其,對於大黨鞭柯建銘在關說案中的角色,民進黨自始至終毫無檢討,更暴露了它膜拜的只是「機會主義」之神,過去自詡「用最高道德標準檢驗自己」的高調已化為灰燼。試想,一個放棄「道德感」與「羞恥心」的民進黨,卻在那裡高喊「程序正義」與「捍衛憲政」,民眾能相信嗎? 根據本報民調,儘管有六成七的民眾認為國民黨對王金平的處分「太重」,但也有四成八的民眾認民進黨應該以「黨紀」處分柯建銘。然而,民進黨對此置若罔聞,也不以為意。游盈隆在「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中還說,王金平應該「感謝」陳水扁所受的「苦難」,讓台灣社會對特偵組產生嚴重質疑,才能使王金平在關說案中沒事。如此離奇的「阿扁苦難說」,難道就是民進黨六年來浸淫扁家貪瀆的奇恥大辱,所練就的厚黑神功? 民進黨在關說案中極力「挺王」的脫軌表現,黨內也有少數人抱持不同看法。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最早看出不妥,認為黨中央將關說案定調為「非法監聽」或「司法干預」,使得蘇貞昌看起來「像王金平的辯護律師」。他認為,黨中央過度定調「政治鬥爭」,將失卻法律的立場。其後,綠委段宜康也公開提醒,民進黨身為最大反對黨,「不可變成王金平的親衛隊」,更不能見獵心喜到忘了自身危機,而應在維護民主法治上尋取立足點。遺憾的是,這些聲音,全變成狗吠火車。 民進黨之所以全力「挺王」,究竟是因為「挺柯」而「愛屋及烏」,或者是為了感謝王金平多年來在立法院的「愛護」而「知恩圖報」,或者純粹是看中了其間可以操弄的「反馬」巧門,我們無從分斷,也不想細究。我們關切的是,一向無論如何狡辯也要把「道德」及「正當性」掛在嘴邊的民進黨,這次卻為了貪圖一個打馬機會,把它標榜的價值完全拋到九霄雲外。馬英九不識時務的鍘王,至少展現了端正風氣的決心;相形之下,民進黨投機至上、私利為先的策略選擇,只是讓人鄙夷。 事情發展至此,民進黨給台灣社會留下了三個巨大的疑問:第一,如果當初王金平代為關說的對象不是柯建銘,而是任何其他藍營立委,民進黨仍會選擇不遺餘力地挺王,並指控特偵組就是馬英九的「東廠」嗎?第二,如果馬英九用黨紀來剝奪王金平的立委及院長資格是不符比例原則,那麼,民進黨藉機對馬總統發動「彈劾」攻勢,又符合比例原則嗎?第三,經過此役,民進黨和王金平共同形塑的「關說無罪」標準已告確立,柯建銘的關說行為自然不必再予追究,被妖魔化的特偵組則如同點上死穴;那麼,民進黨可以宣稱這就是它對台灣民主與法治的貢獻嗎? 從「挺王」轉向「倒馬」挺進,民進黨這種機會主義萬歲的作風,其實源自於它內在民主信仰的虛空化。當年藍綠爭國會議長寶座時,民進黨將王金平指為「黑金」,說他就是「查黑中心」正在偵查的對象;如今時空丕變,「黑金」變成了「盟友」,「關說」變成了必須捍衛的價值。這也顯示,民進黨的反對黨立場,只剩下「唯恐台灣不亂」的心願。就此而言,民進黨的信仰危機,恐較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 民進黨一向不懂如何扮演「忠誠的反對黨」,不知道如何向國家忠誠,向人民忠誠;今天看來,它連維持對自己民主進步信仰的忠誠都放棄了。
; v. \; w2 q$ z( {. D7 p
* l1 n2 W5 K4 t9 t公仔箱論壇【2013/09/16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