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興利與除弊並重 金管會跨出第一步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任滿月後,祭出振興股市三措施,並密集與金融業者展開雙向溝通,新主委的新作風讓外界看到金管會的改變,也嗅出對不同金融業別的監理差異,期待新主委在「傾聽之旅」結束後,能有更進一步的改革與開放。 新主委樂於聽取各方意見,金融業者紛紛按讚,但從幾場與金融業的溝通會議觀察下來,可以看出被視為「興利」主委的曾銘宗,並未一味的只向興利傾斜。例如與壽險業座談時,當場回絕RBC(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不足的壽險公司放寬投資的要求,對於壽險業想到大陸投資資產管理公司,也給「軟釘子」碰。跟投信業座談時,更以嚴厲的口吻「警告」所有投信業者,不能再有舞弊案件。可以看出,新主委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不同性質的金融機構有不同的監理思維。銀行、保險業向大眾吸收資金,證券市場也攸關投資人權益,亟需要主管機關的高度監理,替民眾、投資人權益把關,原本就應「興利」與「除弊」並重。 在第三方支付業者單獨做儲值爭議上,最後以電子票證條例架構做有限度的開放,讓金管會守住「裡子」,在金管會溝通誠意十足下,少數業者雖仍不滿意,但批評之聲也不再像過去一樣「發酵」。曾銘宗以柔軟身段、高度政治EQ,化解政策紛擾,止住了業界對金管會的不滿聲浪,這一個多月來,算是穩住了金管會,但許多金融監理問題不是一、兩個月內就可以解決的,外界更期昐新的金管會能有進一步的新作為。 首先,股市是經濟櫥窗,但近年來台股成交量已從亞洲前幾名變成落後,成交量不足將影響企業籌資、不利經濟,外資券商與金管會座談時就示警,提醒金管會應急起直追,日均量至少要衝到2,400億元以上才能追趕得上。以目前台股成交量大多不到千億元來看,如何重振台股量能,恐怕是金管會在觀察「曾三箭」成效、穩住政治風暴衝擊之餘,仍需深入思考的議題,尤其是在曾銘宗上任來不斷強調的回歸市場機制上,更應思索如何進一步減少管制,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重現台股活力。 其次,壽險業背負高達14兆的資金,資本卻偏弱,日前穆迪發表的報告就指出,台灣壽險業的淨值占資產比率平均不到4%,香港、南韓等亞洲主要地區都有5%到6%水準。不足的資本能否撐得起這麼大的資金規模,攸關保戶權益;加上多家問題壽險公司該增資未增資,保險監理相對未上軌道,都需要加以整頓。除此,政策希望龐大壽險資金導入公共建設,但業者投入有限,對投資不動產還是興致較高,如何善用保險資金,替國內經濟帶來正面助益,也是需要金管會再費心。 第三,攸關國內金融業登陸拓展商機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目前仍卡在立法院,兩岸金證會、金銀三會達成的協議,業者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眼看也對香港提供登陸設合資全照等優惠的香港CEPA第十份補充協議都快上路了,台灣金融業者莫不期待,金管會能設法替業者從政治障礙中突圍,看能否讓兩岸金融開放措施,儘量與服貿協議脫勾。 最後,曾銘宗上任後指出,國內有39家銀行,其中13家銀行的市占率低於1%,大方向來看有進一步整併必要。而公股銀行的市占率高達50%,對於敏感的整併議題,來自財政部的曾銘宗應有更深刻的瞭解,未來如何站在金融產業發展的立場,協調相關部會,提出更有利國內金融整併的方案或作法,以提升金融業競爭力,也是外界對新金管會的期許之一。 不論是銀行、保險、證券,期待金管會在一連串的「傾聽之旅」後,能擘劃出一個全新且「大開大闔」的金融產業發展藍圖與策略。
2 Q8 z5 ?1 F0 u  G; q
返回列表